◎ 文/劉艷萍
“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 文/劉艷萍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深化,稅制改革為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很大保障。“營改增”是我國稅制體制改革中重要一環,對施工企業來說,營改增的實施不僅為施工企業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本文分析了“營改增”為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影響,為強化營改增下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議。
營改增;施工企業;財務管理
(一)“營改增”概念分析
1994年開始,我國開始引入增值稅制度,并且開始對經濟單位征收增值稅。增值稅是一種流轉稅,是將商品或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征稅依據的征稅方法,征稅范圍廣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營業稅征收方式的弊端開始顯現出來,常常出現重復征稅的現象,加大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對國家經濟的發展造成了阻礙。在此背景下,國家明確提出了要擴大增值稅的征收范圍,調減營業稅等稅收的指示,2012年1月1日,上海被選為營改增首個試點,自此,營改增范圍不斷擴大,施工企業也被納入營改增范圍之中,當前,我國施工企業營改增后的進項增值稅稅率為17%,銷項增值稅稅率為11%。
(二)施工企業“營改增”的意義
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有利影響主要包括避免重復征稅、促進生產方式轉型、促進財務管理水平提升三個方面。重復征稅方面,我國對施工企業以往對工程成本原材料及施工設備等購買業務上需要繳納增值稅,還需按照計價收入的3%征收營業稅,這就造成了重復計稅的問題,營改增則避免了這一問題。此外還包括分包工程的稅額抵扣等。在生產方式轉型方面,過去施工行業多為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技術含量較低,在勞動力成本上漲的現狀之下,“營改增”的出現刺激了固定資產更新及構建新施工設備,這就會促進施工企業生產方式的變更,提高施工企業的競爭力。在財務管理水平上,稅制改革前施工企業營業稅繳納與企業管理水平的好壞沒有直接關系,在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業務進項稅額可以進行抵扣,這就會使施工企業強化內部管理,使企業對內部組織結構、采購管理模式、業務模式、票證管理等方面進行優化,從而提高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一)強化施工企業認識
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在資產總額、會計核算、工程造價預測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會對企業資產負債率、營業收入及利潤、現金流、增值稅進項、輔助材料抵扣等造成影響。這就要求施工企業轉換思想,深化認識,變更稅務思維以及財務管理方法,針對施工企業經營管理及業務流程,做出管理意識上的變化。
(二)確定增值稅納稅主體
施工企業一般實行大區域管理,各個區域的公司只是概念上的分公司,并不進行工商注冊,而增值稅以工商注冊的分公司為納稅主體,因此,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需要將下屬公司分別進行工商注冊,才能夠確定為增值稅納稅主體。
(三)調整公司相關制度流程
在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以營業稅為基礎的項目制度都應該改為增值稅為基礎的制度。首先,施工企業需要改變《項目工程財務管理辦法》,將增值稅發票管理、增值稅稅金承擔資金預扣、材料支付等內容添加,同時調整辦法中賬務處理內容。此外,施工企業還應該對企業財務信息化處理辦法、《會計核算制度》等進行調整,需要增加《項目增值稅管理辦法》,從而實現項目增值稅主體的確定。
(四)合同管理方面的調整
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項目施工方面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在業主、分包、材料供應方面有一些改變,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對合同管理制度作出一些改變,從而實現企業自身與業主的配合。首先,施工企業應該將合同中稅收內容進行變更,在營改增之后,增值稅需要由施工方進行繳納,業主不能代扣或者代繳。第二,施工企業需要對甲供材料方面進行變更。由于甲供材料對企業施工的稅收有著重大影響,因此,施工企業應該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就應該將甲供材料的相關處理辦法規范下來,要明確甲供材料發票應該開給施工方,不能開具給甲方,避免抵扣錯誤。第三,施工企業需要對發票的條款進行調整,按照營改增之后的變化,施工企業應該將有發票開具時間、類型、責任等規定。
(五)增值稅臺賬建立
營改增之后,承包工程的施工企業應該明確相應項目的增值稅,一般的,施工企業的項目具有分布分散的特點,施工所產生的項目增值稅繳納點并非施工企業所在地,因此,在對最終稅負進行確定時不能簡單地將各個稅目相加,而應統一交由項目部核算,建立相應的增值稅臺賬,從而明確施工過程中的經濟責任。
(六)投招標過程變動
營改增會極大地加強發票管理混亂企業的稅負,在進行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可以將營改增作為投招標環節的談價籌碼,適當根據營改增之后的稅收變動將造價提高。此外,對于營改增后投招標造價計算出現的變動,企業應該提高重視。
(七)項目部資金成本
施工企業在進行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項目部的資金成本,主要包括項目經理對于銀行、施工企業借款的利息,在這一環節中,利息支付無法取得增值稅發票。因此,項目部應該調整資金利息的運作方式,調整資金利息的支付方式以及盡量減少資金利息的產生。企業可以通過匯票方式來實現材料款、資金利息的轉換,使得這類款項能夠開具增值稅發票。
(八)項目管理人員工資變動
項目管理人員的工資如果直接進行支付,無法形成增值稅的抵扣,在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對項目管理人員的工資發放可以選擇交由已經完成營改增的勞務公司代發,這樣就可以將人員聘用關系轉移到勞務公司上,從而取得增值稅發票,減少施工企業稅收。
(九)項目班組及勞務分包變動
在施工企業項目施工的過程中,一般會有較多的項目班組對勞務或者工程材料進行承包。營改增之后,班組工作的材料承包一般可以作為增值稅發票的抵扣進項,因此,施工企業只要對勞務做出變動即可,可以按照需求,對勞務公司進行增值稅改革,將工資發放交由勞務公司處理,從而實現增值稅抵扣,降低企業稅負。此外,勞務分包是政府提倡的方式,雖然,如今已經有許多施工企業已經實施勞務分包形式,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勞務分包還是不多,一般以項目班組的形式存在。因此,在處理勞務工作的過程中,如果勞務公司已經完成營改增,則勞務工作無需變動,若勞務公司沒有開展營改增,那么施工企業就應該盡量選擇多種方法,將勞務轉為可抵扣項目,同時減少勞務分包額度,降低分包引起的稅負增加。
(十)材料采購
施工企業營改增之后材料采購方面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鋼材、水泥、商品砼、砂石、周轉材料以及輔助用料等。首先,施工企業施工中,鋼材水泥占據了材料成本的大部分,且這部分采購可以實現增值稅抵扣,在對鋼材水泥材料進行的處理中,主要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假發票開具。因此,鋼材水泥的采購中,施工企業應該加強對發票的檢查力度,強化票據管理,避免因假發票導致的法律處罰。第二,施工企業在采購商品混凝土的過程中,商品混凝土的稅率為6%,水泥無法作為抵扣項,因此,施工企業可以使用委托加工的方式,將高稅率水泥用于自身抵扣。第三,對于砂石等輔助材料,施工企業應該嚴加重視,由于砂石等建設材料來源于眾多小規模納稅人,不具備開具增值稅發票資格或者根本來自私人,無法實現抵扣處理。因此,施工企業可以盡量選擇正規單位合作,或者要求提供方開具專用發票。此外,在進行材料采購時,施工單位應該盡量選擇材料集中采購的方式,這樣的方式既能夠提高材料來源的可靠性,又能開具增值稅發票。在營改增之后,運輸業可抵扣率為11%,因此,施工企業應該將材料運輸工作交由材料供應商,從而減少稅負。
營業稅改增值稅是我國“十二五”規劃中的重要項目,是中國稅制改革的先導部分,建筑行業作為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先驅行業,應該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來進行規劃改革,改變之前固有的營業稅納稅觀,強化對增值稅的相關規定和稅率等問題的把握。靈活運用納稅統籌策略,強化內部管理,從長遠的角度看問題,提高風險意識,逐步實現建筑行業的“營改增”,規范行業管理,降低稅負,實現建筑行業跨越式發展。
[1]胡志華.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J].財經(學術版),2014.
[2]張璠.建筑業營改增試點的應對措施[J].財會月刊,2013.
[3]陳瓊.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面臨問題及應對策略[J].山西建筑,2013(16).
(作者單位:成都市路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