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程順華
現代管理環境下的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
◎ 文/程順華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傳統的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影響著企業集團的正常發展,分析并解決這些問題,是當前很多企業集團工作的重點。
現代管理環境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
在我國市場經濟體系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我國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模式對企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尤其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十余年時間里,我國的企業集團面臨著世界經濟大潮的沖擊,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的弊端已經顯現,企業集團唯有進行財務管理模式的改革,才能使企業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競爭的考驗,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現代管理環境的管理模式有非常多的創新,有些是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有些是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還有些對管理模式進行了更深層次的創新,綜合了集權模式和分權模式的共同優勢,形成了混合型財務管理模式,現代管理環境使得企業集團面臨著不小的考驗,企業集團必須深入的分析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為企業集團帶來的考驗,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提高。
(一)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模式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
由于企業集團規模龐大,很多企業集團的下屬部門并沒有進行統一的財務管理,而是僅僅由各部門單獨進行財務管理,例如,一些大型房地產企業集團,由于機構龐大,部門眾多,而不同部門之間的財務管理方式并不相同,財務信息的核算工作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財務管理的配套設施也不盡相同,導致最終制作出的財務信息報表存在差異,企業集團的高層領導人無法從各式各樣的財務報表中準確了解企業集團的經營發展現狀,并對問題制定出解決措施。目前,我國一些企業集團對下屬子公司缺乏足夠的股權控制,還有的企業集團的股權模式較為特殊,這些企業集團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難以科學的設置管理機制,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崗位要求設置不明確,使得企業集團難以對下屬子公司的財務運行情況獲得充分的了解,并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
(二)企業集團沒有做好財務管理權力分配工作
有些企業集團沒有科學的做好權力分配工作,集團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大致分為集權式管理模式和分權式管理模式兩種,有些集團企業沒有下放財務管理權力,所有下屬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全部由集團公司總部進行處理,企業集團的子公司幾乎不擁有財務管理權力,這種財務管理模式被稱作集權式財務管理。還有的企業集團將財務管理權力下放給下屬子公司,集團總部僅僅對子公司的主要財務運行決策進行影響,這種財務管理模式被稱作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集團的分權管理模式缺乏科學性,很多下屬子公司掌握著很大的財務管理權力,卻沒有真正行使好這一重要權力,而集團公司總部缺乏足夠的干預下屬子公司財務管理工作的權力,造成很多企業集團的下屬公司財務管理工作質量低下。
(一)創新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
企業集團應該組織全體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模式的改良進行探討,充分征求企業集團所有工作人員的意見,并參考世界先進國家的財務管理經驗,制定出新的財務管理制度。要在制度中規定企業集團下屬子公司要定期將財務管理信息提交給企業集團總部,以便集團總部的領導人和決策機構能夠及時了解下屬子公司的財務運行情況,并給予下屬公司相應的幫助和指導。要規范企業集團下屬公司的財務信息報表,所有的下屬公司必須使用企業集團總部規定的統一格式的報表,將下屬公司全部的財務信息詳細的記錄在報表內,使企業集團的領導人能夠從報表中直觀的了解下屬公司的財務信息,以便參考信息制定企業未來發展戰略。例如,以房地產為主的多元化企業集團,由于下屬部門眾多,業務種類繁雜,財務信息統計較為多樣,企業集團總部要充分考慮每一個下屬機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的財務信息報表,報表要涵蓋每一個下屬機構的財務信息范圍,以便企業集團的全部下屬機構,都能夠在報表中完整的體現本部門的財務管理信息,為企業集團總部提交完美的財務信息報表。企業集團還要嘗試著動態的財務信息監督機制,對集團下屬機構的財務運轉情況進行隨時的監督,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避免企業集團出現較大的經濟損失。
(二)科學處理企業集團集權和分權的關系
1.根據企業的規模確定管理模式
企業集團要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如果企業集團的下屬機構擁有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且集團總部不太方便直接影響下屬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則可以考慮使用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如果企業集團的下屬機構財務管理能力較差,不能單獨勝任財務管理工作,而企業集團總部比較容易對下屬機構進行直接的財務管理,企業集團就要使用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集團公司普遍存在著財務管理權力較為分散的狀態,因此,企業集團應該在選擇財務管理模式時優先考慮選擇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但是無論采用何種模式,企業集團都必須對財務管理細節進行規范,只要企業的每一個財務管理機構都能夠嚴格按照規范行使職責,企業的分權模式和集權模式的優勢就能夠同時發揮積極作用。企業集團的領導人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應對復雜的財務管理工作,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對企業現階段經營發展有利的財務管理模式,并根據形勢的變化隨時做出轉變。企業集團還要對企業產權進行明確的劃分,明確企業的產權法人,確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并且保證集團總部能夠有效地控制集團全部資產,為財務管理模式的改良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加快轉變企業管理模式
要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為科學的處理集權與分權的關系打下基礎。要對企業集團的資金運轉情況進行全程的監督,企業要組建專門的財務管理監督機構,聘請具備專業監管能力的工作人員擔任重要職務,并且定期組織監督機構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使工作人員獲得足夠的科學的監督能力。企業要聘請經驗豐富的監督工作人員作為培訓活動的講師,并且為學員創造良好的交流借鑒的機會,使每一位監督人員能夠以科學的方式對企業的資金運行全過程進行密切的監督,切實保證企業對資金的運行情況具備嚴格的掌控。
3.科學的進行監管人才的選拔和任用
企業的領導人和決策機構要加強對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重視,在監管機構的人事安排方面,要使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專業監管人才的選拔與任用。首先,在監管機構人才招聘的過程中,要任命企業監管機構的主要領導人和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作為招聘工作的面試官,不僅要考察應試者是否具備企業財務監管方面的理論知識,還要考察應試者是否具備相關監管工作的工作經驗。要將有一年以上財務活動監管經驗的應試者作為優先錄用的對象,切實提高企業財務活動監管機構的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應該首先考慮集權模式和分權模式的優勢,如果企業的規模較小,領導機構便于直接對下屬分支機構進行領導,則要考慮優先選擇集權模式。如果企業的規模較大,企業的領導層不便于直接領導全體工作人員,則要采取分權模式。企業要根據產業規模和員工數量的情況進行管理模式的選擇,切實提高企業的管理質量。
我國的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工作是決定企業集團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分析當前我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領域的問題,并處理好企業集團總部與各下屬機構的權力配置關系,提高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人員對新時期財務管理外部環境的認識,并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對企業集團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李曉梅.淺析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J].現代商業,2014(2):15-17.
[2]劉紹忠.我國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時代經貿:理論版,2014(8):23-24.
[3]徐淼.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分析及預警初探[J].會計之友(上),2014(7):8-9.
(作者單位:廣東利海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