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買官 高 博 李崇勇
(中國石油遼陽石油化纖公司機械廠 遼寧遼陽)
吸附塔是變壓吸附工藝中的關鍵設備,工作過程中需要反復承受內部壓力波動。編號C921的吸附塔投入使用后不到3年便發生了泄漏。經檢測后發現保溫層托圈與吸附塔筒體連接處出現了裂紋。分析裂紋產生原因,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吸附塔如圖1所示。容器內直徑2400 mm,主體材料Q345R,壁厚 26 mm,容積 39.49 m3,設計壓力 2.97 MPa,設計溫度60℃,工作介質原料氣(H2、CH4等),正常工作壓力 0.02~2.6 MPa,最高工作壓力2.7 MPa,工作溫度40℃,設備操作重45 290 kg。

圖1 吸附塔
外操人員在不間斷巡檢時感覺有聲音異常,根據經驗判斷出現泄漏;經氫氣報警儀進行檢測,確認C921吸附塔泄漏。在保溫去除后發現罐體中間出現一道裂紋,長度23 cm。用肥皂水試漏,發現大量氣泡,確認塔體出現裂紋。
裂紋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缺陷,雖然從斷裂力學的角度看,允許存在一定尺寸的裂紋。但壓力容器內外表面的裂紋與腐蝕介質(工作介質或大氣)直接接觸,很容易發生腐蝕擴展,而且其擴展速率一般難以掌握,所以從偏保守的角度,不允許存在裂紋。裂紋大多存在于焊縫金屬內,當局部應力超過材料極限強度時,母材中也會產生裂紋。裂紋處總伴隨有不同程度的應力集中,往往由母材或焊縫金屬幾何缺口和冶金缺口的應力集中所誘發。

圖2 C921裂紋照片
針對現場裂紋產生部位,建立吸附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計算和分析內壓工作載荷和自重載荷作用下吸附塔應力分布,按照JB 4732——1994《鋼制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標準》附錄C的方法,對吸附塔在0.02~2.6 MPa交變內壓作用下的疲勞壽命進行評估,從而發現裂紋產生的原因。通過對吸附塔進行有限元應力分析、強度校核和疲勞壽命評估,結果表明5點。
(1)如果不考慮保溫層托圈局部區域影響,根據名義厚度計算,在正常操作情況下,吸附塔的上、下封頭和筒體均滿足強度要求。
(2)吸附塔的外接不連續保溫層托圈會引起嚴重的應力集中,上、下托圈區域最大應力集中系數分別是4.92和6.18,均出現于托圈環板不連續端面與容器殼體連接的角焊縫根部中心。
(3)0.02~2.6 MPa交變內壓作用下,吸附塔上托圈區域最大疲勞交變應力強度幅值為256.41 MPa,下托圈區域最大疲勞交變應力強度幅值為324.23 MPa,均出現于托圈環板不連續端面與容器殼體連接的角焊縫根部中心。
(4)根據JB 4732—1994《鋼制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標準》附錄C,0.02~2.6 MPa交變內壓作用下,上托圈區域最小疲勞循環次數為1.08萬次,僅為設計疲勞壽命的1.1%。下托圈區域最小疲勞循環次數為0.53萬次,不到設計疲勞壽命的0.6%。
(5)吸附塔外接不連續保溫層托圈結構會引起嚴重的應力集中,從而顯著降低吸附塔的疲勞壽命,這是吸附塔出現疲勞失效的主要原因。
經各專業研究,結合現場實際,最終決定去掉筒體和封頭處保溫層托圈,打磨殘余的角焊縫至母材齊平,保證修磨區的平滑。使用砂輪修磨清除裂紋,滲透檢測或磁粉檢測確認裂紋清除干凈,見金屬光澤、除去滲碳層。焊接坡口及兩側各25 mm范圍內除去影響焊接的油、銹、污物、滲透檢測藥劑,清理、清洗干凈后再進行補焊。

圖3 保溫層托圈與筒體焊接示意圖
采用焊條電弧焊補焊,焊前對坡口及兩側≥100 mm范圍預熱至80℃,焊工持證SMAW-FeⅢ-6G-12/75-Fef3J,不允許使用工藝所給以外的大直徑焊條。立焊時,采 用 E5015,Φ2.5 mm 或Φ3.2 mm 焊條,焊接電流I=70~90 A/90~120 A, 焊接電壓 U=22~32 V, 坡口 V焊=36~42 mm/50~55 mm/根。 焊前預熱至80℃,層溫80~120℃,焊后砂輪修磨補焊部位與周圍母材平齊。

圖4 砂輪打磨后示意圖
無損檢測。檢測范圍在返修范圍兩側端部加大50 mm,按JB/T 4730—2005進行100%超聲Ⅰ級合格,100%磁粉Ⅰ級合格。外觀清理。徹底除銹,涂底漆2遍,鐵紅醇酸底漆,每層漆膜厚度 35 μm。
對吸附塔產生的裂紋,分析裂紋產生原因,確認吸附塔外接不連續保溫層托圈結構引起嚴重的應力集中,從而導致吸附塔出現裂紋。經多次研究,采取相應修復措施,取得圓滿檢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