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逆作法技術是一項新興的、將地下結構設計和施工設計緊密結合的基坑支護技術。事實證明,無論是高層建筑多層地下室還是其他多層地下結構利用逆作法進行施工都會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文就逆作法施工工藝的具體應用做出分析,詳細討論了逆作法的設計和施工技術。
【關鍵詞】逆作法;現場;建筑施工;技術
隨著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城市建筑呈現密集化趨勢。為了減少用地面積,高層建筑不斷在密集地區建設,這就要求在開挖基坑時,必須慎重考慮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逆作法作為一項新興的基坑支護技術,對高層建筑的建設有重大意義。
1.逆作法現場建筑施工技術困難
1.1逆作法土方工程施工
因為土方施工和結構施工的交叉進行,使得土方施工變得相對不簡單,上層開挖對結構施工產生直接影響,對工期也有較大的影響,逆作法施工的首要問題是對土方施工的科學合理的組織。
1.2統一臨時支護結構和永久性結構
因為順作施工是開敞式施工,臨時性結構是支護結構,在工程結束之后將會失去作用且成為地下障礙物,為地下工程的施工造成障礙,另外,臨時支護結構的成本較高,不易拆除,容易使周圍地區沉降。然而通過利用地下連續墻和中間的支撐柱進行逆作法施工,統一臨時支護結構和永久性結構,不僅為工程造價方面提供了選擇性,還可簡化對鄰近建筑物的安全保證的處理。
1.3監測支護結構和中間支撐柱
為保證在逆作法施工時基坑的穩定以及結構和周圍建筑物的安全,必須要加強監測土層、支護結構以及中間支撐柱,隨時掌握支護、支撐結構體系在施工過程中的受力狀況以及變形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處理。
1.4中間支撐柱施工問題
中間支撐柱的重要作用是在基礎完成之前承受來自地上部分以及地下部分結構自重和施工載荷,是逆作法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間支撐柱一般與永久性結構統一,既可以作為臨時性的,又可以作為結構柱的一部分。對中間支撐柱的設計,不僅要考慮施工時的安全問題,還要保證施工方便,對后續施工中的節點處理以及支撐柱垂直角度影響得考慮,當然也需要考慮經濟性問題。
1.5地連墻接頭漏水、露筋
地連墻接頭形式有很多,但大都不是盡善盡美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鎖口接頭雖然施工相對簡單,但是連接強度較低,比較容易發生滲水問題,而十字板剛性接頭連接強度相對較高,不易發生滲水現象,但是很難保證施工質量,且容易出現露筋現象。
1.6地連墻和主體結構之間的連接強度問題
地連墻和主體結構的連接一般是作為承重結構存在的,一般采用預埋鋼筋或者鋼筋接駁器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砼是分開澆筑的,在連接地連墻和主體結構澆筑時一定要保證其連接強度。
2.技術優化問題
2.1地下主體結構施工測量以及鋼筋工程
總體軸線定位原則是先整體,后部分。在進行軸線定位測量時,要根據客戶提供的招標藍圖、明晰的測繪資料以及有效的規劃紅線標志。因為施工現場狹小,因此在坐標網格設置時,要盡量在施工現場外設置,選擇位置要安全并且堅固,從而避免使坐標點發生位移現象或者受到損壞,還要定時進行校測和復核,保證測量的精度等級。在測量完成后需請監理單位、業主或第三方檢測單位認可后才可進行后續施工。
對于柱、板墻的接長鋼筋不僅要求垂直、間距均勻,還要求上下層鋼筋左右要交替。樓板主筋布置一般是上層為長向筋,下層為短向筋,在搭接主筋時要按照圖紙說明或者是規范要求搭接。鋼筋接頭采用搭接綁扎連接在直徑22毫米以下的部分,采用電渣壓力焊接頭或者錐螺紋連接直徑22毫米以上部分,而采用焊接連接地下豎向直徑22毫米以上部分。在進行驗收時,不同接頭形式的鋼筋均采用施工驗收規范進行驗收,同時做好物理實驗檢測等工作。施工現場的鋼筋,除驗收合格以外的鋼筋,其他每捆必須要有標牌,如果整理成堆,要對標牌進行重新設置,并在標牌內注明使用部位。
2.2各種節點處理
柱與梁板之間的節點施工時采用一柱一樁和一柱雙樁法,在柱施工之前,要先對格構柱施工到設計標高,挖土后要對其頂部進行加設風頭板,同時在封頭板上加設錨筋,接著對進行柱、梁以及底層梁、板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要在柱位置預留柱插筋和硅澆搗孔。地下一層和其他各層挖土流程類似于自行車夾層,當土體全部施工結束后可以進行大底板施工,并對柱位置進行預留插筋,人可以上大底板后,可以對地下三層柱進行施工以及從地下三層向上逐層進行簡體剪力墻施工。當豎向剪力墻和柱達到設計強度時,對格構柱進行割除。
地下室頂板、梁連接節點,因為地墻頂浮漿需要鑿除,頂圈梁需要施工,因此可同時對頂圈梁和底層梁板進行施工,梁、板鋼筋課直接錨入地墻。而附壁柱,在地墻施工時需在地墻內預留柱的箍筋,等柱施工時可鑿出使用。
在地下各層施工過程中,要連接梁板和地墻,因為梁鋼筋普遍較大,所以地墻中要按梁的位置預留鋼筋接駁器,在兩上下皮鋼筋位置左右兩側增設接駁器用來預防因施工誤差而造成的接駁器偏移所造成的影響。
可以通過預留在地下墻中鋼筋接駁器連接底板鋼筋,需要對地下連接墻施工的精度進行嚴格控制,保證地下連續墻內預留埋件和鋼筋接駁器的位置準確無誤,并有效連接。另外,板澆搗混凝土之前,為方便底板與底板混凝土之間的連接,要對地板連接處地下連續墻進行鑿毛。
逆作法施工結束后,要將豎向載荷從格構柱轉移到永久柱,一柱一樁可直接在鋼管立柱上進行永久柱施工。當格構柱或地下墻的實際沉降超過規定指標時,要及時停止上部結構施工,加快地下部分施工,直至封大底板。施工過程中要盡量保證樁受力均勻,避免過大的荷載差異出現。格構柱拆除時,需按照預定的施工流程、分層、對稱的拆除,盡可能地減少因拆除格構柱時應力變化對結構的影響,保證結構正常工作。
3.現場施工監測
沉降觀測要采用高密度的水準測量,測定監測點的高度,軸線投影法或者小角度法測量平面位移;孔頂假設不動點法可用來監測連續墻體斜度和土體側向位移,用孔頂平面位移值作測斜修正值;對支撐應力、土壓力以及立柱應力進行測試,一般采用應力傳感器的頻率變化并通過公式換算。
4.結束語
逆作法要求地下結構設計和施工設計結合在一起,不再是單純的施工技術。逆作法施工過程中,地下結構承載體由地下連續墻和支撐立柱共同構成,地下連續墻和立柱不僅在施工過程中做臨時支護體系,還可以作為地下結構的永久結構體系。逆作法設計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施工監測,監測過程中要對實際數據和理論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處理措施。
【參考文獻】
[1]張海波.淺談逆作法現場建筑施工技術[J].民營科技,2011,(5):290.
[2]謝丹丹.淺談逆作法現場建筑施工技術[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4,(5):131-131.
[3]王裕蘭.淺談逆作法現場建筑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