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成秀亮
預算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 文/成秀亮
從企業的戰略角度看,一個好的企業,不僅要制定出好的戰略規劃,還要將企業的長遠目標和年度行動計劃很好的聯系協調好。全面預算管理能將企業的所有關鍵問題融于一個管理控制體系,促使管理者認真地規劃未來,監控企業的目標實現程度,建立績效評估體系。本文從全面預算管理的概念、特征、作用、編制方法以及全面預算執行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
全面預算;績效評價;預算編制;預算分析
全面預算管理是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的預算管理。是針對企業內部各部門財務及非財務資源進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組織和協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完成既定的經營目標。預算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通過預算管理,可以初步揭示企業下一年度的經營情況,提前暴露可能存在的問題,有效控制經營風險;通過預算結果,公司高級管理層可以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因素,評估風險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的損失,并有針對性的采取合理的措施來規避或減少風險,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企業的總預算由運營預算和財務預算組成。運營預算主要有: 銷售預算、生產預算、直接材料預算、直接采購預算,制造費預算以及銷售預算、管理費用預算等,這些預算以實物量指標和價值量指標分別反映,直接描述收益的產生。財務預算有現金預算、資本預算、預計財務報表等。這些預算以價值量指標總括反映經營預算和資本支出預算的結果。
一個好的企業應該制定出好的的長遠戰略,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通過全面預算加以細化和量化,預算的編制與執行應該與企業戰略目標相一致,使戰略和年度計劃相協調。全面預算管理對現代企業的意義可以概括為:規劃企業未來;改善內部溝通;對企業有效監控,確保企業目標的實現;績效評估,激勵職工。預算的編制方法有很多,例如定期預算方法、增量預算方法、零基預算方法、滾動預算方法和作業基礎預算方法等,不同的預算方法有著不同的適用條件,企業在選擇具體預算方法時,要綜合考慮諸多因素,例如:內外部環境是否穩定;原有業務是否合理;編制預算的人力物力情況;企業成本控制要求等。只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確定預算編制的方法才能達到預算管理效果最大化。
預算編制的方式:主要有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和上下結合式。其中上下結合式編制預算是最為合理的方式,這種方式體現了全員參與的預算宗旨,使企業各個層級的管理者和擁有專長的普通員工都能夠參與進來;能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和詳細的年度運營計劃很好的溝通協調;通過集思廣益,最大程度的激發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全面預算的特點:(1) 細化企業戰略,使戰略具備可行性。 (2)使企業各部門整體協調,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3)以定量方式明確企業各層級目標。(4) 把握市場規律,以市場為導向。 (5)企業全員參與。(6)以財務管理為核心。財務管理是企業預算管理的核心和基礎,是企業預算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中間力量。企業預算管理的所有環節,包括預算的編制、預算的執行、預算的控制和預算的評價等,都離不開財務管理,預算的執行情況分析:預算分析是預算控制的基礎,通過預算與執行情況的對比和分析,找出差異并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為預算決策提供依據,促進企業挖掘內部潛力,修正預算,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達到最高效率使用企業資源,挖掘內部潛力,評價各執行單位工作績效,以及為下一步行動計劃提供信息,提高預測的準確性。企業應當綜合運用各種分析方法來揭示預算執行的情況。預算的分析方法眾多,包括差異分析、對比分析對標分析、結構分析、趨勢分析、因素分析、排名分析、多維分析等。企業在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時,還要注意幾點:1、取用數據的真實性;2、要結合行業變化和宏觀經濟情況;3、要選擇恰當的評判標準,要判斷預算完成情況好壞的最終標準是能否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預算控制:預算控制是一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控制。編制預算屬于事前控制。實際運行過程中,通過制定控制標準,實際與標準的差異分析,了解預算偏差的原因,要及時采取糾偏措施,結合不同的差異性質,應采取不同的糾偏措施:如果是由于工作質量造成的偏差,就應加強管理,嚴格獎懲;如果是由于所用標準不符合實際,就應該修正標準;如果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這時還應該修正企業戰略。事后控制是對已經出現的差異,通過考核、獎懲制度共同作用,激勵并約束相關主體盡可能縮小差距。編制全面預算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對企業環境變化做出的理性分析,從而保證預算控制標準切實可行。
企業要做好全面預算管理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預算管理的組織機構由三部分組成:預算管理決策機構、預算管理日常工作機構、預算執行單位。要做好預算工作,就必須有組織和制度上的保障。組織機構的設置包括各預算機構的設置、各機構的職能、責任單位的劃分、企業相關部門的職責。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是依據預算管理的原則、方法、流程和程序編制企業的預算,實施預算管理并依據預算對責任單位和個人進行考核。通過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可以簡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明確員工責任,提高決策效率,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要。
企業的預算目標應當與企業戰略相協調,預算指標體系要科學合理,并與績效評價體系相一致,此外還要注意編制方法的選擇要適當。成本、費用與相應的成本動因相匹配,使成本與費用的支出更加合理。
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要及時地分析預算執行情況,綜合運用各種有效的分析方法,找到差異的原因后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由各相關部門提供的信息資料要切合實際,如對銷量的預測,要根據歷史的產品銷售數量,結合市場趨勢和產品定價,制定年銷售量的預測;對價格的預測,要結合政府部門對產品的限價、公司定價策略、本年的實際價格以及銷售部對未來市場的預測等因素制定價格預測;對產品成本計算,要根據銷售量計劃,結合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物料單,詳細計算產品的成本并分析成本構成;預算要符合公司面臨的市場環境的變化,運行中要根據市場的情況進行調整,
企業在進行預算控制時應當根據項目的重要程度適當選擇剛性控制或柔性控制,對于重要的項目,要審核其支出的合理合規性,嚴格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實行剛性控制;對于一些與經營活動相關的輔助業務,如差旅費、辦公費等,應當采用柔性控制,允許適當超出預算,但也要提醒相關人員,查找預算差異的成因。
[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弟21號.
[2]《高級會計實務》.(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編).
[3]余富芳.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踐與思考.中國西部科技,2006(25).
[4]馬可薇.淺談全面預算管理的功能及其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甘肅農業,2006(6).
[5]吳井紅.財務預算與分析[M].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0.
(作者單位: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