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喬 宇
會計管理體制及其模式探討
◎ 文/喬 宇
會計的管理體制在適應時代發展中所進行的創新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將對具體的會計管理體制及其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描述,并且提出幾點有效的建議。要適應當下中國經濟發展,會計管理體制創新和模式的選擇,就需要對傳統的會計管理體制中那些不能夠適應當下經濟發展要求的因素有透徹的理解,并且用有促進作用的新因素作用到其中,總結出能對會計管理體制發展有指導性作用的方法和模式。
創新;模式;會計管理體制
由于時代的發展,世界所有國家都在對會計活動進行一定的操控。也就是說,會計管理體制的問題不僅僅只是出現在中國,它其實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國家政府對會計活動的操控,就是在建立會計管理體制,各國政府之所以這樣做,是有其原因可以追溯的。
(一)提高國家宏觀調控效率
各個國家政府對國家經濟的調控都采用了經濟、法律和行政三種強有效的手段。其中的經濟措施是一種先行手段,它是結合國家當下的發展戰略和對未來的國家經濟規劃,共同考慮后得出的結果;然后是國家政府采取對實際情況進行的調控,它的依據則是當前國家政府所能采集到的財政、金融方面的信息;最后是對前兩種調控措施進行完善的調控,這個調控是根據國家的戰略進行中的表現出來的實際情況,并將實際情況中存在漏洞的戰略進行從新規劃的行為。
會計信息會對經濟信息存在著一定的影響。在經濟發展戰略中,為了讓宏觀調控能夠高效化,不得不通過對會計活動進行干涉,使會計信息能夠符合宏觀調控的要求。會計對于國家的宏觀經濟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力,各國政府和國際上的相關機構要清楚的認識到二者之間存在的聯系,才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讓會計活動更好的服務于國家經濟發展。
(二)有效協調利益關系
會計信息同樣包含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內容,這些內容當中存在著某種經濟利益聯系。企業的會計信息中的收支結果,是企業上繳國家稅務的依據,也是企業投資者收益的根據,同時還是企業按時償還債務的有效憑據。企業中的利益關系人和利益集團之間存在的經濟利益關系,會影響到社會經濟的運轉,所以,需要協調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并且讓企業的會計活動能夠在一定范圍內進行。
中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會計管理體制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對會計管理體制的改革不夠及時,這就讓當下的經濟體制和各個企業發展出現了發展的矛盾。因此,會計管理體制的改革不但要解決改革不及時的問題,同時還要注意其在社會經濟環境中的兼容關系。
(一)創新中存在的新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是市場經濟體制,其主體是企業,但是其導向出現了變動。會計作為企業運行的基礎,要解決上述矛盾,就需要對會計的管理方式進行改革。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已經被推廣到了市場,但是會計在企業中所起的作用還是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利潤收入。
另外,會計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企業利潤的職能是永恒不變的。當前,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會計管理的內容也在不斷的更新與發展,但其核心和職能依然保持不變。與此同時,企業的發展模式是非橫向發展。企業中的會計管理體制就不能再是單純的處理企業內務業務的能力,業務范圍應該更廣泛化,那么業務的能力要求也就想應的提高,業務標準也需要順應管理發展要求而具備全球化的特征,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
最后,會計的類型也需要適應當下經濟發展的要求。會計的計算方法要并且傳統的計算性會計,而運用現代靈活快捷的計算方法。在把具有時代特點的會計管理方法充分的運用起來,企業的經營管理將更上一個臺階。
(二)創新會計管理制度的注意事項
會計管理體系的創新,需要注意相應的要點,才能將會計管理體系完善好。政府對會計管理的作用是有點可循的。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控干預可以是對會計的管理干預,但并不意味著政府應該直接插手企業的會計管理工作。政府應該通過對會計管理出臺發展規劃要求,讓會計管理的工作方向有章可循。
政府健全的制度規范,將對企業的會計管理工作起到協調的作用,并且有助于政府對其的監督。這樣的方式能夠讓會計的管理更加的規范化,同時企業的會計管理工作不至于完全受政府控制,缺乏自主性。另外,符合我國國情的會計管理制度才是能夠幫助政府將管理制度的國有化和信息的國際化有效的結合,從而推動我國的會計管理標準的進步。
接下來,會計管理制度中要注意檢查制度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證強有力的執法體系的建設。企業的會計管理制度中的監督要把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也融入進去。以自身監督為主,講話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規范,讓會計工作人員自己監督自己的工作。社會監督是企業會計監督的第二監督力量。社會監督就是讓社會會計企業對企業的會計部門進行監督工作,對出現審計問題的會計信息進行嚴查、嚴懲。
會計管理制度的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從整體來看就是一個從人治到法治的過程。企業的會計管理制度和方式都是創新會計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目前,會計管理制度的創新管理方式共分為會計委任制、財務監督制和糾察特派制三種方式。
(一)會計委任制
會計委任制可以是國家為人會計人員到國有企業進行從事會計管理工作的會計管理制度。國家行使這一管理職能,需要各級政府在管理制度下建立起專門的機構,對國有企業的會計部門為人專人到企業中去執行委任、審查、派遣、任免和管理的只能。這樣一來,企業的會計人員不在屬于企業,而是成為為政府工作的專職人員,其工作內容代表政府,從而實現了政府對國有企業會計信息的監察目的。
(二)財務總監制
財務總監制就是國家對國有企業實現絕對的控股,或者實行更高的控制體委,以企業所有者的身份,直接指派出財務總監加入到國有企業的會計管理體制中。在制度的相關規定要求下,財務總監有權利對國有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深入、專業的監督。
(三)察特派專員制
這一制度是對國有企業的總會計師組織形成和權利的分配起到了有效的監督職能,同時也督促了組織形成和權利分配的應用的合理化。在這一制度中,稽察特派員是有國務院排除的,他們不能夠對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干涉,這些指派出去的稽察特派員只能夠該表國家對企業進行一定范圍內的財務監督工作。然后把監督工作中得到的信息進行詳細的分析,向國務院做出匯報,再對企業的執政方式和企業的經營的收益情況做出公正、可觀的評價。
在對會計管理體制研究背景的描述中,我們對會計管理體制及會計管理的模式內容進行了討論,并且還分析了會計管理體制創新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就能夠得出明確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創新的最終目的是應用到實踐中,所以創新要從實際出發,才能在實踐中看到創新的重要性。
在從實踐到創新,在從創新回歸實踐的過程中,注意先進思想的應用和融入,這樣才能得出實現國家經濟發展目標的會計管理體制。最后,會計管理體制的創新要求是對集中可行的措施的了解和掌握,從而做出評述。這樣才能保證三種會計管理模式對國有企業的敬業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1]于雙慶.論會計管理體制及其模式[J].中國外資,2013,09:164.
[2]周文輝,王海默.有關企業會計管理的創新模式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3,14:198.
[3]沈明霞.中國當前會計管理體制的創新及其模式選擇[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 22:52.
[4]王棣華.論會計管理體制及其模式[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8,04:7-12.
[5]許蒙新.論中國當前會計管理體制的創新及其模式選擇[J].北方經濟,2005,05:51.
[6]王廣明,李皎予.會計管理體制改革與目標模式選擇的思考[J].會計研究,1986,05:9-14.
(作者單位:62035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