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珍
(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西寧810000)
銀行高風險業務洗錢風險分析
趙愛珍
(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西寧810000)
FATF新四十條明確金融機構以及特定非金融行業和職業采取適當的措施識別和評估其客戶、國家或地域、產品、服務、交易或交割渠道等方面的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現主要從銀行高風險產品業務角度分析洗錢風險,并提出針對性的反洗錢風險防控建議。
高風險;業務;洗錢風險
產品、業務、交易或支付渠道高風險要素主要為四類:私人銀行業務、匿名交易、非面對面業務或交易,來自未知或不關聯的第三方付款,不同金融產品業務具有不同的產品特性,被用作洗錢渠道或交易方式也不盡相同。
(一)自助終端設備業務
1.潛在洗錢風險
(1)交易背景的隱蔽性。發生銀行柜臺交易時可通過查看業務憑證、觀察客戶行為模式等方式了解客戶的交易目的,而自助業務客戶只需錄入電子交易指令即可完成交易,銀行無法識別客戶的職業、經營背景、交易目的及資金來源等信息,監測客戶交易的真實背景和真實目的。
(2)交易身份的匿名性。自助業務發生交易時主要通過密鑰、電子簽名的認證來確認交易雙方身份,具有只認“證”不認“人”的特點,銀行無法掌握交易的實際控制人和實際收益人。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證件開立賬戶,或者通過網絡購買已開立的賬戶來掩飾自己的真實身份,給銀行追蹤這些資金的來源和去向增加了難度。
(3)交易地點的隨機性。自助設備為客戶擺脫銀行柜臺的限制提供了便利,客戶可以任意選擇方便的地點進行交易,不法分子將居住地、賬戶開立地、非法行為實施地、非法所得支取地分別選擇在不同的地區,以規避銀行資金監測。
2.風險管理措施
(1)完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一是充分利用居民身份證聯網核查系統,在開卡時聯網核查核對客戶信息,可大幅降低匿名、假名賬戶的概率;二是優化升級銀行卡交易和核心業務系統,實現本行客戶開立的多個賬戶信息、交易流水、風險等級評定信息、涉嫌案件調查等情況的關聯,便于柜臺員工重點識別。
(2)強化客戶準入審核。強化自助終端設備客戶準入審核,對開通ATM轉賬、取現或電話銀行轉賬等自助業務必須驗證持卡人的身份證件。可增設可以鑒別身份的身份證件號碼、電話號碼等驗證措施,從技術上最大程度地對交易者真實身份進行監測。
(3)提升人工識別可疑交易的能力。自助終端業務通常是無紙化業務,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資金的來源和去向,交易完成后的客戶風險等級評級、可疑交易識別工作變得特別重要,加強對高風險客戶的人工檢測分析力度,實現對符合可疑交易特征的交易的挖掘、識別和報告。
(二)網上銀行和網絡支付業務
四是,2017年4月28日—5月1日,由阿斯特拉罕飛莫斯科,重點重訪紅場和俯首山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碑群,5月2日返抵北京。
1.潛在洗錢風險
(1)交易的分離性。第三方支付機構與商業銀行之間客戶、資金交易信息不能充分銜接,其資金交易鏈條與商業銀行彼此分離,給客戶身份識別、異常交易監測和甄別、反洗錢調查和公安機關調查取證造成很大的困難。
(2)交易的便利性。網銀交易和網絡支付方式降低了交易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使得P2P網貸集資洗錢、賭博洗錢、詐騙洗錢等交易賬戶眾多、交易地域廣泛的案件頻繁地使用網上銀行和網絡支付業務。
(3)交易的交叉性。非法網銀交易賬戶之間大多存在多重關聯性,資金交易通過網銀交易且交叉使用ATM、柜面現金或轉賬等業務產品,上下游交易對手眾多,賬戶分工明顯,過渡賬戶主要通過吸收資金、快速轉賬或積累一定資金轉款。
2.風險管理措施
(1)完善網銀業務反洗錢風控體系。將反洗錢最新監管政策要求納入銀行內部規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中,建立起高效、系統化的內部反洗錢監控體系,確保內控制度能覆蓋網上銀行所有的業務環節,建立合理的機制保證各項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
(2)加強對網銀交易資金的監測。優化網銀交易監測系統,加強資金來源審核和用途管理,采取合理措施了解網銀交易資金來源,使數據甄別分析高效化和準確化。充分利用影像系統改進網銀交易記錄和資料保存方式,確保反洗錢合規人員能夠方便調用歷史電子交易信息,以便可疑交易的甄別分析。
(3)加強開戶環節客戶身份識別。加強對代理開立網銀賬戶客戶的身份識別,對于無合理理由異地開戶、批量開戶、代理開戶等異常開戶行為密切關注,切實采取有效強化的手段驗證網銀賬戶實際控制人。
1.潛在洗錢風險
(1)交易的私密性。為滿足高凈值客戶的需求,銀行通常會采取多種保護客戶身份信息的方式,掩飾客戶的賬戶信息和資金交易信息,如客戶可通過私人銀行的離岸業務在避稅性群島或離岸金融中心注冊公司,掩蓋真實信息進行業務拓展及交易。
(2)交易的復雜多樣性。私人銀行業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元性的一攬子金融服務,種類豐富的金融產品、渠道多樣的交易方式在客觀上為洗錢活動提供了便利,容易將洗錢活動融入到正常的金融交易中,尤其是在洗錢活動的離析階段容易被洗錢分子利用,使非法所得經過多重金融交易后掩蓋真實面目。
(3)交易的利潤性。私人銀行客戶均是具有強大資金實力的高凈值客戶,為追求高額利潤和回報,客戶經理對客戶的盡職調查,特別是客戶大量資金的來源、合法性及賬戶實際控制人和交易實際收益人等信息,不能做詳盡的調查,可能還會協助客戶將非法資金用于投資。
2.風險管理措施
(1)強化客戶接納環節客戶身份識別。私人銀行部門在客戶接納環節,獲取客戶的相關信息確定高凈值客戶的資金來源及合法性,判斷資金的實際控制人和交易的實際收益人;如果確定是高風險客戶,如資金來自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的人士、政治公眾人物等,采取強化的客戶盡職調查措施。
(2)加強可疑交易報送環節資金監測。繼續規范可疑交易報告工作流程,建立私人銀行資金監測指標和模型,結合反洗錢資金監測和自身風險控制措施情況,靈活設定風險評級指標,加強監測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充分發揮客戶經理在反洗錢工作中的作用。客戶經理對私人銀行業務客戶的身份背景、服務需要、投資偏好等方面有著較全面的了解,要充分發揮客戶經理在客戶身份識別、資金監測、可疑交易分析方面的作用,將反洗錢風控要求貫穿到客戶經理日常工作中。
(一)加強高風險業務產品風險評估
基于風險為本的反洗錢工作方法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對自身產品業務潛在洗錢風險進行風險評估,并根據風險大小采取適當的措施降低風險,從而將主要精力運用于對高風險業務的識別和監控上。針對銀行自助終端設備業務、網上銀行和網絡支付業務、私人銀行業務等潛在洗錢風險較高的業務,在產品設計環節充分關注潛在的洗錢風險,對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
(二)完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
針對自助終端設備、網上銀行、網絡支付等非面對面業務產品,采取辨識度較高的面部識別等技術和其它輔助識別措施開展客戶身份初次識別、持續識別和重新識別工作,必要時對高風險客戶進行電話回訪或實地回訪,確保客戶身份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保證賬戶開戶人和使用人的一致性,遏制賬戶的出租、出借或非法買賣等問題。
(三)建立以合理懷疑為基礎的可疑交易報告模式
銀行業金融機構對自身產品業務,按照風險可控原則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要結合反洗錢資金監測和自身風險控制措施情況,形成一套能夠充分體現銀行業新業務特點及自身產品業務為特色的可疑交易報告標準,研究建立可疑交易模式和監測分析系統,在借助科技手段的同時,加大人工分析甄別,逐步實現以主觀分析為主、客觀指標為輔的可疑交易報告模式,切實減少防御性報告,提高可疑交易報告質量。
(四)采用科技手段加強反洗錢資金監測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銀行產品的創新,網上銀行及網絡支付業務量不斷增大,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適時完善反洗錢大額和可疑交易監測指標和系統,采用數據挖掘技術對各類交易數據進行分析,并定期針對新產品、新業務設定和修改可疑交易監測模型、參數和指標,并加大對客戶各類交易信息的匯總和分析。
[1]李東榮.FATF建議與相關國際公約[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2.
[2]馬 經,徐諾金.金融機構反洗錢實用手冊[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
[3]陳 林.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研究 [J].南方金融,2013(11).
[4]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課題組.私人銀行業務洗錢風險及其對策研究——以海南省為例 [J].海南金融,2013(10).
[責任編輯:張 偉]
F830.4
A
1005-913X(2015)08-0187-02
2015-06-18
趙愛珍(1986-),女,藏族,青海樂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