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吉林省原產地域產品的保護及發展策略研究
王莉
(吉林工商學院經貿學院,長春130001)
在原產地域產品的研究、開發和保護的問題上,我國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不高,這是因為相關知識欠缺以及保護意識不強等方面的原因。從地方角度出發,通過對吉林省原產地域產品的保護現狀進行分析,應對吉林省原產地域產品進行開發、研究和保護。
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發展策略
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制度有利于地方產品沖破貿易、關稅壁壘進入國際市場。現如今,原產地域產品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增長點,是一個巨大的無形資產,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重視。
近幾年,吉林省原產地域產品的開發工作可以說是小有成就。據統計,目前全國有100多個產品獲得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截至2013年12月底,吉林省有21個產品。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吉林省擁有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數量僅次于河南、浙江、四川和廣東,居第五位,在東北三省中名列第一。
然而,雖然吉林省在原產地域產品的開發數量上居于國內前列,但作為一個資源大省,這并未體現出其真正優勢。相對于豐富的地產資源,原產地域產品的開發上還存在著很大潛力,此外對于原產地域產品的認知和保護意識還有待提高,在提高市場競爭力方面更是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保護意識不強
原產地域有關產品的生產者在原產地域產品的法律保護方面意識不夠。相關的政府部門、生產商、行業協會以及種植相關產品的勞動者,都只是專注于對產品商標的注冊,在商標方面都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法律保護意識,但是不太清楚什么是原產地域產品,如何去保護原產地域產品,在這方面的知識基礎尤其薄弱,保護意識不足。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具備原產地域產品資格的產品被一些企業和法人注冊成為產品的商標,使一些企業擁有了獨家使用的權利。然而,還有一部分生產原產地域資源產品的相關企業或生產商并不知道可以使用商標法去作為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產品,更別提使用原產地域產品規則進行國際保護了。
(二)資源產品普查不夠
若要通過原產地域產品保護來振興地方經濟,一定要大力做好地方原產地域資源產品的普查工作,這是做好保護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目前,吉林省相關部門對可以申報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資源情況缺乏深入詳細的了解,包括這些產品的類型、品質特征、分布、數量、生產方式、加工工藝、流通情況等等。這樣,地方相關部門就沒有辦法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去制定出符合本地區發展情況的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辦法以及執行方式,而有關部門在管理和做決策上也會缺乏更加合理的,科學具體的依據。
(三)協會或中介組織缺乏相關服務功能
參照國外成功保護原產地域產品的案例,相關的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應該作為原產地域產品申請注冊和保護的主體而存在,地方應該擁有一些具有原產地域產品服務功能的行業協會或中介組織。
(一)加強吉林省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知識普及
有關原產地域產品的開發與保護問題是十分值得深入研究的,吉林省的有關部門以及其他地方部門都應該對這個問題給予高度的重視。政府部門、相關企業以及從事相關生產工作的勞動者都應該加強原產地域產品的知識普及或理論研究,另外還要積極利用新聞媒體,發揮其有力的導向作用,運用生動活潑的實例,外加消費者容易看懂的形式,大力推廣、宣傳并且普及有關原產地域產品開發與保護的相關知識,達到提高有關部門和生產企業的原產地域產品保護意識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吉林省原產地域產品相關服務的工作機制
在原產地域產品的有關開發和保護工作中,建立相關的開發與保護的工作機制是至關重要的。地方政府可以運用以在政府的推動下,帶動市場順暢運作的工作方式為主,以利用相關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服務帶動企業與勞動者甚至廣大群眾參與為輔的工作機制,大力引導并且鼓勵相關行業協會或中介組織帶動企業和生產者們到有關部門申請注冊原產地域產品。同時,地方的有關部門還要加強對這些申請者們申請原產地域產品理論和流程方面的指導工作。另外,地方的有關工商行政管理機構與原產地域產品的管理部門要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推進原產地域產品開發與保護工作的開展,振興地方經濟。
(三)做好吉林省原產地域產品開發與普查工作
吉林省政府的有關部門應該定期開展省內原產地域資源產品的普查工作,以便對符合原產地域產品要求的產品有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包括原產地域產品的分布、類型、數量、品質特征、生產流程、加工工藝以及流通情況等方面。同時還要加強對已經注冊成為原產地域產品的現有市場運作情況的調查工作。根據前邊的調查結果,才會制定出符合吉林省地方情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原產地域產品開發與保護的工作方案,也能為有關部門對原產地域產品的管理與決策提供比較合理與科學的依據。也能夠為吉林省在未來大規模地開發原產地域產品創造有利條件。
(四)建立專門的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中介組織
吉林省的有關部門要在省內推動建立相關的原產地域產品的中介組織,并由他們來主持申請注冊原產地域產品工作。這些專門的中介組織按照法律是享有所注冊的原產地域產品的使用管理權的,并且承擔著對原產地域產品的質量監管和指導生產的工作,另外這些中介組織還要積極履行各種原產地域產品的服務功能。比如在需要的時候制定與原產地域產品相關的生產標準和章程,定期開展原產地域產品地域生產條件的測評和對產品進行檢測的工作等。這樣才會不斷地擴大原產地域產品的經營規模,達到振興地方經濟的目的。
[1]周梅.注冊原產地證明商標——保護原產地名稱的有效途徑[J].中國知識產權報,2002-09-27(3).
[2]張今.地理標志的國際保護及我國保護中存在的問題[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1-11-01(3).
[3]張巧.地理標記,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長項[J].中華商標,2002(5).
[責任編輯:王帥]
F203
A
1005-913X(2015)09-0101-01
2015-07-15
王莉(1980-),女,吉林吉林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世界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