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立亭
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
文/余立亭
近年來,國民經濟不斷的增長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也出現了不少問題,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一直承擔著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安全和保障會計信息真實有效的責任。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一旦存在風險和問題,會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還會影響經濟發展水平。文章就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現狀進行分析,進而加強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
事業單位;行政;內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控制最為基本的目的在于保障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各個部分資金得以安全進行,不僅能夠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合法合規,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保障財務信息的完整與真實。因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較為特殊,主要的目標是實現社會效益。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的控制與其他企業相比而言較為特殊。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能權限、組織結構等方面受到制度及規定的約束,造成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來源、結構、處理上存在一定區別,此外,相應地內部控制制度較為完善。
(一)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不完善
現如今,國內多數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沒有真正實現正規化、科學化,有些事業單位沒有相對完善的規定,因此內部管理并沒有履行條例。具體來說,缺少有效的會計知識傳播機制,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體制不完善不健全。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對會計管理工作重視度不夠,不少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將相應地會計管理納入到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中去。
(二)社會監督力度不夠
因地方政府缺乏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有效監督,導致審計部門、工商部門及稅務部門等利益的驅使下,對會計信息避重就輕。即是發現行政事業單位信息不實,對相關人員的處罰也是形式上的處罰。形式上的處罰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會計內部信息的監管,造成個別注冊會計及相應地審查力度不夠,缺乏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進行有效監督,進而導致相應地審計結果出現偏差。缺乏真實性的審計報告,造成會計信息沒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
(三)會計內部控制流程不完善
現如今,內部會計控制的前提是會計基礎流程的完整和完善,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分析和調查中發現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基礎流程存在相應地漏洞。還包括財政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印簽保管的疏忽,造成財務松懈。因單位沒有控制好經濟活動的內部管理,導致管理隨意較大,內部控制的管理制度沒有得到落實。此外,崗位設置不合理,出現較多崗位不相容的局面。如:一人身兼數職。身兼數職雖然能夠節省相應開支,但人員之間因缺少相互制約,容易誘發貪污、資金被挪用等會計財務問題。因會計流程不完善會導致會計整體和其他部門崗位間溝通沒有起到監督和牽制作用,導致控制流于形式。
(一)提高對會計內部控制的意識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而言,屬于單位第一責任人,因此,需要充分意識到會計內部控制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的重要性,提高自身防腐拒變能力。此外,在單位決策上給予大力支持,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員工應當不斷提高自己的會計內部控制意識,約束自身行為,規范操作,配合相關工作的開展。此外,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加大會計內部控制的宣傳力度,建立較為有效的監督、檢查機制,為會計內部控制營造良好氛圍。
(二)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當前,內部會計制度的重要保障是完善制度,因此,完善和建立內部會計制度可以對重要崗位和薄弱環節進行有效控制,還可以將出現的責任細化到人,形成一個張弛有度、有章可循的內部控制體系。具體而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記賬人員與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應當明確職責權,相互制約。并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等。
我國的財務管理部門在結合自身情況的基礎上,制定較為統一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促使各行行政單位能夠在內部控制、管理方面有章可循。此外,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機構建設和職責權限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規范行政單位的會計行為,促使行政事業單位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制定統一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現如今,行政事業單位內的會計管理制度并沒有制定相應完善的控制制度,鑒于此而言,想要實現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合理,需要制定較為統一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而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的控制體系。此外,使得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有章可循。相對統一的內部會計使得事業單位的內部機構設置更加規范合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對事業單位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會計內部控制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是單位管理的重要標志,是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會出現不少新情況,因此,電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需要適應新情況不斷進行調整,以期能夠提高便捷、高效的發展,并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
[1]陳瓊花.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相關問題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3(2).
[2]劉雪春.企業內部控制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執行意義[J].新經濟,2015(2).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會計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