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翟黎青
對于建筑行業的營改增,國家以理想的稅收環境為前提,理論測算為11%,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由于地域的差異以及各種外部環境的影響和改變,不可能達到理想的稅收環境,再加之現行的納稅法比較簡易而且有免稅等優惠政策的落實,建筑業在實施營改增時很可能出現增加稅負的現象,比如:對于建筑勞務費來說,實施營改增后人工勞務費將不進行抵扣,也就是說之前人工勞務費按照相關的法律規范在承包給相關的建筑單位后,人工勞務費按照全額的3%來繳納建筑安裝營業稅,而且總分包方可以按照分包方的相關發票來抵扣營業稅,而現在不能進行抵扣;在購成主材的砂石料銷貨方一般為小規模納稅人也不能抵扣;建筑企業最大的抵扣來源于設備的購置,由于建筑行業的發展,施工設備已經基本配置,出于資金等方面的考慮多數企業會采取租賃的方式補充設備的需要,這樣就會形成稅負的實際增加。
之前建筑企業在進行匯總納稅時根據相關的制度規范可以在不同地區進行納稅而營改增后需要將各地的發票統一起來在180內進行認證工作,這樣一來就大大增加了建筑企業對相關發票進行匯總的工作量,對于建筑企業的子公司來說,由于其規模比較小,發展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在進行投標等工作時需要總公司來抉擇和驗工計價,但是營改增后由于法人主體的變化建筑總公司幫分公司進行的驗工計價不能進行抵扣,而且營改增后建筑公司在購買相關的設備和材料時必須以公司的全程來開發票,否則不能參與到相關的抵扣政策中,還有就是營改增后對于增值稅的納稅和管理工作比較復雜,需要企業及相關的管理部門設置專門的部門和崗位來管理這些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增加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強化其責任意識,所以營改增后對于建筑企業稅收籌劃方面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營改增試點前,建筑企業就要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可以通過在建筑企業的內部召開會議和進行專題講座等方式來提高相關建筑企業工作人員對增值稅的理解能力,掌握相關的知識和增值稅的基本原理,制定適合建筑企業發展的規章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具體包括:
1.增值稅相關業務要專人負責,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審核與認證;按時進行增值稅款和申報與繳納;做好專用設備管理、檔案管理等
2.制訂(修訂)現有的制度與流程:制定營改增整體應對方案,確保稅改工作的平穩過渡;梳理修訂企業制度與規定;明確銷項稅發票開具和進項發票取得兩個流程,保證及時、有交抵扣;制定增值稅稅金內部管理辦法和業務流程
3.全面建立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包括專用票據的取得制度規范、專用發票的開具制度規范、專用發票的抵扣制度規范、專用發票違法責任手冊等。
在企業進項稅額管理上,做好供應商的管理。梳理小規模納稅人,督促其轉變為一般納稅人,否則另外選擇一般納稅人的供應商;針對不同類型(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的合作單位,采取相應議價模式或者思路,選擇合作對象的標準是如何能夠將公司的合法利潤最大化以及現金流最優化。
1.加強對各分公司、聯營、直營合同的管理,防止不備案,以致開了銷項票都不知道。
2.加強對公章、財務章、發票章的管理,特別是掛靠聯營等,分公司開票是在勞務所在地,以分公司注冊稅務登記證稅號找當地國稅代開銷項稅票,開票后如不交稅,法律主體是總公司。
3.加強銷項稅票原件與進項稅票復印件、進項稅票報驗清單的管理,由總部統一保管,否則工地結束后稅務機關檢查時必然麻煩。
4.分公司賬務統一由總公司控制,會計實行委派制。不然、無成本將增大企業所得稅。
5.各分公司賬戶由總公司統一管理,收入統一打入總公司賬戶,簽訂合同時必須注明,并加入違約責任。
6.由于增值稅繳納金額的不確定必然影響招投標,因此招投標及預算人員要對取費標準做相應改變,對招投標及預算人員提出更高要求。
7.對以掛靠及聯營建筑單位管理將是嚴峻考驗。
8.建設方如將主材甲供,施工方可能抵扣稅票較少甚至一點沒有,承建施工方要謹慎投標。
建筑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關乎到國計民生的重要企業,同時與社會各個行業存在著高度的關聯性,所以建筑企業一定要及時的根據自己企業發展的狀況和戰略目標及時的制定相關的規劃,在營改增試行前做好準備工作,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在提高建筑企業的競爭力的同時促進建筑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和進步。
[1]許世玉.建筑企業營改增稅負增加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3).
[2]余建華.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財會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