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璐
(渤海大學管理學院,遼寧錦州121000)
在公共財政預算改革制度下,各事業單位職能部門在未來年度的項目優先次序和資源分配,都在公共財政預算改革框架中有所設定,將預算安排以預算報告的形式,盡可能多地呈現在社會公眾面前,使得社會公眾能夠清楚地認識到事業單位未來幾年的政策傾向,促使預算管理工作的公開、透明度得到提高,加強社會公眾對事業單位行為的監督力度,同時方便個人對資金從整體上根據宏觀經濟形式作出安排。在社會公眾加深了對事業單位職能的了解程度之后,有利于促使事業單位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作問責機制。
根據最新預算報告顯示:有些社會保障基金和債務支出業務尚且沒有納入預算管理工作的范疇,這對預算資金收支情況的公開性與透明性造成了直接性的影響,對加強全口徑預算審查監督工作的成效很不利。這些仍未納入預算管理工作范疇的財政資金涉及到的范圍很廣,造成的影響也很大,行為產生的效果會持續很長時間,致使年度預算工作的效果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
目前世界的經濟發展逐漸趨向全球化趨勢,我國自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體系以后,某些壟斷行業開始引入競爭機制,有些事業單位漸漸被打破了其壟斷性,從而有效地降低了一些事業單位的行業壟斷地位,事業單位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化。同時,由于更多的外資金融機構逐漸打進國內市場,導致我國的金融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事業單位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另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一些國外先進的經營理念對我國事業單位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人們普遍對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部環境的變化要求事業單位必須不斷提高其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手段,因此,事業單位迫切需要提高其管理水平,對其財務管理進行不斷地創新,最終推動事業單位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生存環境以及發展狀況開始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部分的事業單位逐漸開始轉變體制,開始面向市場,向企業性的經營組織轉變。雖然目前國家仍然對某些事業單位進行一些財政支持,但是由于國家的財力有限,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事業單位的發展不可能完全依賴國家的扶持。事業單位需要自主開展一些與本事業單位工作性質以及職能一致的經濟活動,從而實現事業單位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有效地解決單位資金短缺的問題。目前,國家改變了以往對事業單位進行統一計劃管理的模式,事業單位逐漸轉變成面向市場化的運作機制,事業單位都參與到競爭中去。為了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事業單位必須對其財務管理進行不斷創新。
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在各個領域中廣泛應用,會計逐漸向會計電算化趨勢轉變,網絡財務應用也越來越普遍。構建網絡財務技術平臺是事業單位進行網絡財務的重要內容,事業單位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將其與財務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財務與計算機進行協同管理以及在線管理,最終實現資源共享的目標,使單位間的財務信息能夠有效地傳遞,從而能夠及時地解決問題。如果單位想要充分地利用網絡財務,則需要對其財務管理進行不斷創新。同時,國家在不斷地完善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盡量保證我國的會計法律能與國際法律接軌,因此,每次修改都會產生一些變化,這也要求我國的事業單位需要對財務管理進行創新,保證其與會計法律法規的變化發展相一致。
我國雖然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機制,但是許多事業單位并沒有樹立面向市場化的觀念,嚴重缺乏市場競爭意識,單位的財務管理機制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也不相符。事業單位面對新的市場經濟形勢,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遭遇到很多的風險,許多的事業單位防范風險的意識較差,防范風險的能力較低,因此,很容易給事業單位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目前,事業單位的管理機制基礎較為薄弱,單位的財務審計以及監督工作執行不到位,在收入管理方面沒有制定有效的措施。在支出管理方面沒有制定嚴格的標準,單位的賬務核算處理程序不規范,導致其會計處理工作存在混亂的現象。同時,單位的內部監督執行不力,外部監督也沒有經常性以及針對性。因此,事業單位需要對其財務管理進行創新,從而提高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首先,一些事業單位的領導對財務管理沒有足夠的重視,對財務管理的相關政策與法規沒有深層次的了解。事業單位由于是非盈利性,因此對于財務管理的態度相對來說不如企業嚴格,在體制方面存在著很多的漏洞,例如資產管理的混亂,財產管理責權不清,清查制度的不完善等等,同時監督機制存在著缺陷,固定資產的管理出租等無法全面落實,程序化管理不足。
會計準則執行不力的現象,表現在很多方面,例如票據管理不規范。如今事業單位多頭開戶的現象嚴重,票據管理存在著諸如手續不健全、存根與入賬金額不相符、核銷監督漏洞等一些違紀問題,制度執行力度的不夠也體現在對應繳款項的管理和財務結賬上,執行力度的不夠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腐敗行為。
由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缺乏財務管理觀念,不重視內控制度的建立,缺乏完善化的采取管理績效考核機制,因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工作“自轉”,員工缺乏工作積極性;制度修訂不及時等等。上述問題的存在,是單位忽視規范運作的直接體現,折射運作意識方面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欠缺,要想緩解這一問題,不僅需要落實管理運作意識而且需要建立起健全的內控管理制度,完善單位采取管理工作的績效考核機制,滿足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要求,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及時完善財務會計監督管理體系,再加上財務會計準則相對落后,這都成為了行政事業單位獲得更大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要想解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的問題,改善財務會計管理薄弱的現狀,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和健全監督體系。另外,行政事業單位目前無法實現對各個環節工作狀態的實時監控,這主要由于風險監督常態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受到限制,應該得到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視才行。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在政策性、技術性、規范性上要求很高,必須由具有高素質、精業務的會計人員來保證高效的管理。因此,不斷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的素質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從目前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現狀來看,在開展會計人員素質培訓工作方面,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例如,事業單位領導過于看重財務管理工作,卻忽視了單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這直接影響到了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果,不利于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對此,事業單位領導應該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長期有序、健康發展。
面對現如今公共財政預算改革給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帶來的影響以及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所存在的問題,筆者根據自身在工作中的實際經驗的總結,提出以下幾點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
主管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人員,需要這對單位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狀況,采取措施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首先需加強對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其次建立起完善化的風險管理機制。同時,要建立健全單位審計與控制管理制度,規范財務管理行為,加強審計與督查,實行嚴格的監管分離,規范財務運作,及時發現工作中的違法違紀問題并嚴肅處理,從而提升單位管理工作的效果。
1.學習相關法律。從《會計法》入手,加強對各項制度和準則學習和運用的力度。其一,加強對會計核算信息準確性的重視程度,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推動會計信息透明化,促使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更加規范;其二,及時反映單位的經濟情況,讓單位領導能夠了解日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其三,為了杜絕個人操縱財務工作的現象,單位要嚴格執行會計準則的相關要求,并處理好會計準則的靈活性與統一性之間的關系。
2.杜絕操縱財務會計人員工作的現象。這就要求及時披露逼迫和授意財會人員利用其熟悉的會計制度造假的行為,一經發現,嚴格懲罰。
1.單位財務管理想要根本的轉變,要從轉變觀念開始。因此,要想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不斷發展,首要任務就是抓好財務人員的思想認識,鼓勵其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養和能力,增強財會工作的監督作用,從而使公共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得以提高。另外,還應該加強財會人員的管理意識、風險意識以及道德意識,促使其提高政治思想覺悟。
2.重視財務管理績效考核機制的建立。績效考核側重于工作效率,是激勵員工的重要方法。因此,要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在加強定期抽查力度與密度的基礎上,合理實施“獎懲”,從而推動績效考核制度的執行,當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達到及時、準確的要求,則應該給與嘉獎,而被查出會計信息嚴重錯誤和紕漏,則要徹底追究責任,以物質或行政處罰的形式處理。在績效考核的基礎上,還要提倡激勵機制,合理實施薪金制度,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激情。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應當責任到人,必須要有嚴格的管理制度,采取措施建立健全采取會計監督體系,并建立起完善地賬簿記錄,嚴格按照“嚴格控制、及時清理”要求,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監督力度,同時要開展財務活動分析,提升管理的力度與水平,加強對收款、付款項的清理強度,財務部門要加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管理,依法確認壞賬并且要及時核銷,堅持對財務信息負責任的態度,同時加大執法的力度。
由于財務會計人員具有制造單位財務會計信息的功能,所以財務會計人員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主體。倘若財務會計人員能夠以身作則,抵制各種和誘惑,拒絕制造虛假的會計信息和財務報告,認真履行職責、遵紀守法,那么,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財務管理質量就會上升。因此,單位應該加強對會計人員素質培養工作的重視程度。
1.嚴格執行財務會計崗位準入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在招聘會計人才的時候,要嚴格遵循崗位準入制度,在明確會計人員的從業條件的同時,選用具有多樣化知識結構和層次的人才,打造高素質的會計工作人員隊伍,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成效。
2.加強對現有財務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首先,借助培訓、知識講座等形式,提升現有財務會計人員的綜合素養和業務技能,其次,開展數理統計、計算機方面的學習活動,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能,促使他們形成健全的法律法規知識體系,增強數據處理程序和推斷能力。
隨著事業單位的公共財政預算改革,財務管理在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事業單位在采取以上措施加強財務管理的同時,還要積極發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其他不足,并進行改革和優化,做到與時俱進,以有力促進事業單位的改革和發展。
[1] 宋立根,王建民,趙海宏.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與對策[J].財政監督,2011(23).
[2] 孫 玲.淺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