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水濤
中國核工業(yè)華興建設有限公司
EPR核電站混凝土通風管道施工技術
丁水濤
中國核工業(yè)華興建設有限公司
本文主要介紹了臺山EPR核電站混凝土通風管道的結構形式、難點、制約因素,通過不銹鋼襯里及碳鋼免拆模板的使用、風道鋼筋的二次設計、混凝土施工工藝的確定,制定出一整套施工工藝,保證了施工質量,圓滿完成了混凝土通風管道的施工,為后續(xù)類似結構提供借鑒。
EPR核電站;混凝土通風管道;建造思路;施工方法
臺山EPR核電站采用歐洲第三代壓水堆技術,廠房內的通風管道設計與一般工業(yè)、民用建筑及其它類型核電站所采用的金屬管道有所不同,其基本式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構造特點是附著在廠房內主體結構的板底或墻體處、與主體結構連成一體。自身特點為:截面設計尺寸小,走向縱橫交錯,不易在結構內部進行作業(yè),而且四周主體結構構造復雜,混凝土通風管道與主體結構具有同樣的防腐要求,常規(guī)做法即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經過與設計方討論,最終提出采用免拆鋼模+改進型混凝土的建造思路。
混凝土通風管道自身尺寸較小、凈空也較小。面對內部空間如此狹小的通風管道,模板支設、拆除都將是很困難的工作。因而通過通風管道內部免拆鋼模的使用、通風管道鋼筋二次設計預留、主體結構墻體及樓板上混凝土下灰孔設置、大流動混凝土使用等一整套施工工藝的研究,確保主體結構與通風管道靈活安排先后施工順序的建造思路。
1)通風管道先于主體結構施工
通風管道先于主體結構施工時的難點在于主體結構樓板底模體系的選擇。對于無法支設可拆除木模板部分采用碳鋼鋼板作為免拆模板,并且鋼板外露面油漆已施工完成。
2)主體結構先于通風管道施工
主體結構施工時根據需要設置免拆底模、墻板上按照一定間距預留混凝土下灰孔、預留鋼筋機械連接套筒或插筋。通風管道施工安裝不銹鋼襯里免拆模板、綁扎鋼筋并將其與主體結構鋼筋連接、支設外模、通過主體結構上預留的下灰孔進行混凝土澆筑。詳見圖1。

圖1 主體結構預留混凝土下灰孔示意圖
3.1免拆模板的使用
對于不適合支設木模板部分通風道,則在其上方主體結構樓板底模部位設置碳鋼鋼板作為免拆底模,碳鋼免拆底模下部預先涂刷防腐漆,其余外露面后期涂刷混凝土面防腐漆。
對于內部尺寸(寬度或高度)小于800mm的通風管道采用不銹鋼免拆模板作為通風管道內模。不銹鋼免拆模板部分通風管道內部不需涂刷油漆進行防腐處理。
1)碳鋼鋼板底模
在兩側墻頂部(即頂板底部)預埋∠30×4的角鋼,然后將標準規(guī)格的小塊免拆鋼模架設在兩側角鋼上,再進行現場拼焊,作為頂板底模,后續(xù)直接進行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等工序施工。免拆鋼模厚16mm,材質為Q235B,外露面涂刷防腐油漆。
2)不銹鋼襯里免拆模板
不銹鋼襯里板為5mm厚,并在其外部每隔0.4~0.5m設置L40×4或L25×3的角鋼作為加勁肋。根據通風管道內部結構尺寸提前預制不銹鋼襯里,根據現場進度安裝不銹鋼襯里作為免拆內模。
3.2風道鋼筋二次設計
對于后于主體結構施工的通風管道需要對通風管道鋼筋進行二次設計,以盡量避免彎折鋼筋、滿足搭接長度、使用機械套筒連接等保證施工質量。
風道尺寸較小,主體預留插筋時不能滿足搭接長度要求時采用鋼筋機械套筒連接。詳見圖2。

圖2 鋼筋套筒連接示意圖
3.3混凝土施工
風道混凝土澆筑作為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不易控制的一道工序,其難點在于密閉空間內無法觀察和控制混凝土的質量。通過模擬試驗等配制出細石混凝土,為預留區(qū)風道混凝土施工起到了基墊作用。對于部分施工困難區(qū)域,細石混凝土材料仍無法滿足需求,采用自密實混凝土進行施工,保證了混凝土的密實性。另外充分利用主體結構預留的下灰孔進行混凝土澆筑并按照小分段原則進行組織施工。
臺山EPR核電站混凝土通風管道施工技術是核電領域在廠房內施工密閉空間結構的技術革新,各項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確保了工程質量,為后期核電站安全運營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其它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的類似結構也可進行借鑒。
[1]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2]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GB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3]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