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娟
(濟寧市任城區國有資產投資管理中心,山東濟寧 272000)
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呈現一種快速發展態勢。但隨著企業發展,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與企業擴大再發展之間的矛盾也開始突顯出來。一些企業為了追求產品的產銷量以及市場份額的占有比例而忽略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核心地位作用,生產經營管理勝過了財務管理,使得企業管理局限于生產經營型管理格局之中,企業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的重要作用被忽略,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外,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和經濟體制也使其財務管理的加強變得困難重重。例如:融資政策、行政干預等,使中小企業在謀求企業生存面前,無暇顧及財務管理問題。
中小型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企業領導高度集權,采用家族式管理。一些企業領導者由于對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企業沒有或無法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再者,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思想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企業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同時對外來人員又缺乏一定的信任,對先進的管理理念及方式不能敞開胸懷接納,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它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融資方面有很大的困難,一方面,資本實力有限。由于中小企業原始資本少,經營規模較小,難以擴大生產規模,效益不穩定,而且經營粗放、技術裝備落后,產品競爭力較弱,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不足,因此難以形成對信貸資金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信用度低。由于中小企業信息的不透明,一些企業中存在財務信息虛假、財務管理水平低、報表賬冊不全等現象,貸后不能及時償還,甚至沒有能力還款,讓金融機構不得不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保持謹慎的態度,同時中小企業沒有可靠的擔保體系,使得中小企業很難貸到款。
再者,融資渠道少,缺乏有效的抵押資產。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可供抵押的有效資產少,因此要想通過貸款的渠道來擴大融資并不容易,而且國家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優惠政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政策性強、手續復雜,門檻高等,這些都是中小企業在融資難的因素。
以上三方面原因使得金融機構在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審查發放更加嚴格、慎重,商業銀行出現“惜貸”現象也在情理之中,從而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小企業一方面存在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融資后又存在著較高的財務風險。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資金成本高。中小企業因其本身條件存在的局限性,使其難以獲得金融機構貸款。但是為了生存、發展和應對競爭,中小企業不得不考慮其它的資金來源渠道,例如從投資擔保公司借款,企業間拆借,個人借款。這些資金來源和從銀行籌資相比,利率高,風險大。使得中小企業在增加了資金的使用成本的同時也使面臨著嚴重的財務風險。二是過度負債。一部分中小企業為追求銷售,大量進行賒銷,造成資金周轉慢,資金使用效率低,影響到擴大再生產,不得不從企業外部進行融資,從而進入靠貸款維持經營的惡性循環。三是短融長投。一些中小企業為擴大再生產,先融來資再說,不考慮資金償還周期的長短,將一些流動資金借款用于投資回收周期較長的項目,使企業存大較大的支付風險,同時也極易產生資金鏈斷裂的情況。
多數中小企業因規模小,業務簡單,一般不設置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和配備專職的財務管理人員,常常一人兼多職,包括一些不相容職務,造成職責不清,財務管理基礎薄弱。同時由于中小企業考慮到工資成本問題,不愿以較高的工資水平引進專業人員,一般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業務水平低下,在進行會計相關工作時有很大的隨意性,由于會計的理論知識比較薄弱,很多時候都不會按照會計制度規定的核算方法進行操作。在工作中會還受企業所有者的制約,財務處理、稅款繳納、資金管理等很難按照規范來進行。
中小企業規模較小、資信不足,在進行市場經濟活動中,一般以現金或銀行存款來支付貨款,很難進行短期融資,對貨幣資金的需求往往較大。同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為了擴大銷售增加利潤而不得不采用賒銷這種方式,但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沒有有效的催收措施,高額的應收賬款也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入,造成資金回籠困難,導致了資金運用效益上的損失。另外很多中小企業在原材料的采購管理上也沒有計劃,庫存物資的收、發、結存缺乏嚴格的控制,使得會計期末存貨占用資金較大,存貨周轉率低,也會造成流動資金短缺。
由于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是由企業自身因素和宏觀經濟環境造成的,要想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各種問題,還需多措并舉,一方面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改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企業要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
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僅要有好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還要靠外部環境和有利的政策支持。近幾年來政府通過財稅、金融政策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如提高小型微利企業稅收起征點,發行小微企業債等,對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政府還需進一步發揮其宏觀調控作用,制定并完善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發展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融資方式,盡快構建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機構體系,拓寬融資渠道,有效搭建民間資本與中小企業對接的平臺和載體,積極探索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長效機制,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的信用體系,引導企業加強信用建設,改善銀企關系,獲得資金支持。
要保證企業健康發展,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強化資金管理尤為重要。一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在保證有充足的資金來滿足正常生產經營的需求情況下,合理規劃現有的資金,提高資金高效率的使用,降低現金流動過程中的風險。二是加強應收賬款和存貨管理,制定完善的應收賬款信用政策,權衡收益和成本,嚴格控制賬齡,減少呆壞賬,提高資金周轉率。合理確定企業庫存,減少庫存積壓,以銷定產,以確保存貨資金的最佳結構,提高存貨周轉率。
企業要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的積極作用,確定合理的負債率,充分考慮企業的償還能力和資金的使用效益,規避高負債和不能到期支付的風險,降低經營成本和財務費用。同時要充分考慮借款的周期,對借款的用途加強控制,避免將短期融資用于投資回收周期較長的項目。
財務管理涉及到企業經營中的方方面面,對于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大意義,公司管理者應切實樹立企業管理的關鍵是財務管理的觀念,要把強化財務管理作為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內容,貫徹落實到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使財務管理充分發揮它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中小企業要從自身健全治理結構,規范管理制度,建立嚴謹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完善財務管理基礎工作。
1.建立健全內控體系。
2.責權利結合,實行責任追究制度。
3.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規范會計工作秩序。
4.加強內部審計控制。
5.企業負責人必須高度重視內控制度并自覺接受監督。
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將會變得越來越突出,并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在政府積極推出各項政策進行扶持和引導同時,中小企業要以國家政策為依托,積極利用好外部環境資源,不斷強化自身資金管理,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樹立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只有如此中小企業才能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長期生存、健康發展,為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更大的貢獻。
[1]吳 新.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會計,2010(24).
[2]蔣才順.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大眾科技,2011(3).
[3]阿布都合力力.新疆民營企業財務管理規范化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11.
[4]吳 秋.加強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對策[J].決策與信息,2012(1).
[5]李同琴.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應用分析[J].江蘇商論,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