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濱

都江堰市勞動保障監察人員深入企業檢查勞動用工情況
勞動保障監察是勞動糾紛維權的主要行政手段,在勞動法律體系中有特殊地位,對穩定勞動關系、維護雙方合法權益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勞動關系復雜,勞動保障監察制度有待完善,使得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在實施過程中面臨重重困難。
都江堰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受市人社局委托進行勞動保障行政執法。近年來,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嚴格執行《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規定,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指導企業合法用工,發揮了穩定勞動關系的重要作用。
集中整治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監察大隊通過定期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等專項檢查行動,增強用人單位規范用工的意識,引導廣大勞動者通過合法途徑維護合法權益。堅持全面清理與重點打擊相結合、落實政策與規范管理相結合、集中整治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建立“縱到底、橫到邊、職責明確、反應迅速”的新型三級互動長效管理機制。
強聯動增合力,提升維權服務能力。勞動保障監察通過加強與社保經辦及基金監督、人力資源市場等的協調溝通,妥善處理不依法辦理社保、未按時足額繳費、騙取社保基金及社保待遇和違法招用工等案件,同時,加強與公安、工商、建設等部門的聯合執法,切實做好勞動用工、人力資源市場、農民工工資等的執法檢查工作,加強與司法部門的銜接,不斷完善與刑事司法的聯動機制、刑事案件移送和案件辦理的協查機制。
強化“兩網化”管理工作。勞動保障監察通過建立信息共享互通機制和實地走訪登記等方式對網格內企業信息摸排匯總,并加強鄉鎮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工作業務指導,開創了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管理工作新局面。
目前,勞動保障監察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使得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的作用得不到應有的發揮,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及時有效保護。一是人員配備不夠,監察力量薄弱。目前,都江堰市有上萬家用人單位,而專職勞動保障監察員僅有10名,監察用車只有1輛,遠遠不能滿足監察工作需求,不能將勞動違法案件遏制在源頭。二是缺乏強制執行力。目前勞動保障監察只有行政處罰權和處理權,沒有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權利,在執法過程中,違法用人單位往往采用各種方式逃避監督檢查,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三是勞動保障監察與勞動爭議仲裁存在重合情況。在工資支付、最低工資、經濟補償金等問題上,勞動者既可以選擇通過勞動仲裁獲得民事救濟,也可以選擇通過勞動保障監察獲得行政救濟。這種制度設計,存在使勞動執法的制度成本升高、執法尺度不一甚至出現案件相互推諉的情況,不符合最大限度保護勞動者權益的立法目的。
強化監察執法權力。惡意欠薪入罪,從國家立法層面上確實加大了勞動違法的成本,但是欠薪僅僅是勞動違法行為中的一種,其他勞動違法行為只能通過勞動保障監察或勞動仲裁進行處理。因此,勞動保障監察作為全面實施勞動法律法規的法律制度,應是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最有力武器。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制度,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權力,才能從源頭上防止勞動違法行為的發生。
增加監察力量。增加勞動保障監察員的編制,壯大勞動保障監察隊伍,才能有效開展監察活動,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同時,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人員直接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打交道,其素質和水平直接關系到執法效果,關系到勞動者以及用人單位對行政行為的評價。因此,應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人員素質和業務水平的培訓,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勞動保障監察隊伍。
健全勞動監察制度。針對目前勞動保障監察制度與勞動仲裁制度存在部分重合管轄的情況,應健全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制度,分離與勞動仲裁的業務重合,使勞動保障監察制度的作用最大化發揮,讓勞動保障監察真正成為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穩定勞動關系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