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紅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推進社會不斷向前全面發展。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民族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套植根于該民族社會成員意識深處、為社會成員所普遍接受的、調節社會關系和行為規范的觀念體系。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當代人民的主心骨。
1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
任何一個社會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這是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禮義廉恥是古代中國的綱常,從禮義廉恥,到后來形成的“三綱五?!?,逐漸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中國封建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雖然具有很大的負面作用,但對于維護中國封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不可否認的歷史性作用。
縱觀歷史、放眼世界,任何國家在任何歷史階段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只不過內涵有所不同。比如,英國以“自由、寬容、開放、公正、團結”的核心價值觀統領其經濟社會發展,使其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基礎上得以保持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二戰后的德國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德意志民族具有一種崇尚理性、勇于反思、尊重知識、嚴謹認真、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之所以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災難之后,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關鍵就在于中華民族具有自己的偉大民族精神。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可能經受得住災難和風險的考驗,就不可能有長期穩定的發展,更不可能在世界舞臺上有所作為。
我們黨歷來重視精神力量的作用。毛澤東同志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鄧小平同志指出:光靠物質條件,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可能勝利。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勢。革命時期,我們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設時期,我們形成了雷鋒精神、大慶精神、大寨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改革時期,我們形成了改革創新精神、抗洪搶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從文化軟實力的角度,而且從國家治理的高度,闡明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他在強調指出,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社會系統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的成功,就在于我們有這些偉大精神的支撐,就是因為我們黨在不同時期都把精神文明建設、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擺在突出位置。
2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價值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種關系,同一客體對于不同的主體具有不同的價值。在階級社會中,任何一種價值體系都與一定的社會制度緊密聯系在一起,都是特定階級利益的反映?!叭V五常”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反映的是中國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反映的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正是由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當代中國人民的主心骨,所以才成為西方敵對勢力消解的對象。其重要手法之一,就是用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和多黨制等所謂的“普世價值”來取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任何特定民族和社會的價值觀,都是本民族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在形成和確立的。脫離階級性、民族性和時代性的“普世價值”所謂只是一種思維中的虛構,現實世界中難覓其蹤。我們不能無視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現實條件,生搬硬套地把西方理論、觀念、模式和思想話語作為標準,來規制中國實際。這是事關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大事,絕不能掉以輕心。3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告訴世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能夠引領我們發展壯大,關鍵就在于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又在實踐中彰顯出鮮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魂。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必須毫不動搖地高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旗幟。
3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推進社會不斷向前全面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在當代中國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又指導社會實踐的發展。在推動觀念體系與社會實踐的雙向運動中,我們尤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
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多樣化的社會意識共處于一個社會有機體中。只有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產生強烈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出現“海納百川”的景象。但必須明確的是,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絕不意味著對錯誤思潮放任自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它的主導地位絕不能動搖。一方面,對于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錯誤思潮必須旗幟鮮明地進行批判;另一方面,必須堅持正面引導、以理服人,在最大限度擴大共識上取得最佳社會效果??傊?,要在多元中立主導、在交流交融中謀共識,不斷鞏固壯大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輿論。
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變成億萬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馬克思曾經說過:“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9頁)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在理論聯系實際上下功夫,在通俗化、大眾化上下功夫,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廣大人民群眾主動采取的精神形式。
要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是一經形成便永恒不變的封閉體系,而是一個隨著實踐不斷發展的開放體系。實踐無止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探索和創新也永無止境。我們要根據實踐的發展,根據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根據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不斷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牢固的精神支撐和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參考文獻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讀本》,學習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