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云
〔摘 要〕對海峽兩
岸8所高校特別是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等高校圖書館專業的課程設置的學分分配?課程模塊
?專業課程等進行詳細分析,從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探討海峽兩岸該專業的辦學特點和差異
,針對圖書館?計算機技術?信息三大領域提出課程改革的思考?
〔關鍵詞〕圖書館學;圖書館本科
課程;專業教育;海峽兩岸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30
〔中圖分類號〕G25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8-0821(2014)01-0137-0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Under
graduate Courses in
Library Science between China Mainland and Taiwan
Wang Xiaoyun1,2
(1.College of Social Development,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
ina;
2.College of Information Recourse Manage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
ing 100000,China)
〔Abstract〕”BZ〗Carried on detailed analysis to credit allotment,course module,professio
nal course etc.of library science in eight universities from Chinese mainland an
d Taiwan,such as Taiwan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Peking,and discussed on pro
fession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finally put forward thinking at three reams of library,computer techniques,and
information.
〔Key words〕library science;
library undergraduate courses;education;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1 海峽兩岸圖書館專業本科課程的研
究起點
1.1 案例及研究方法的確定
為了對海峽兩岸圖書館專業本科課程情況有深入了解,筆者根據臺灣地區“中華圖書資訊學
教育學會”[1]?“臺灣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和大陸地區“教育部20
12年全國高校學科評估”[3]等調研結果,特選取兩岸不同實力的高校為案例,臺
灣地區以臺灣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和玄奘大學為案例,大陸地區以北京大學?武漢大
學?中山大學和福建師范大學為案例,同時選擇臺灣大學(以下稱臺大)和北京大學(以下
稱北大)為案例進行詳細分析?
研究方法以案例的本科課程設置情況為分析對象,通過訪問案例的網站及相關數據庫等,獲
取相關的課程信息,調查時間為2012年9月24日至2012年10月20日及2013年5月23日至26日?
同時通過對臺灣地區學生在北京大學就讀該專業的部分博士研究生進行訪談獲取對課程類目
之外的理解,以便更好地進行對比研究?
1.2 研究概述及意義
有關圖書館專業教育主要有3種研究視角?一是將圖書館專業教育置于一級學科的視野中來
闡述問題?將我國現有的大學科的學科體系與歐美?日本?中國臺灣等進行比較,以詹德優
?王平?張文德?楊美華等為代表;針對各種環境變化思考大學科的培養目標?學科名稱?
課程設置?學科關系等內容,以馬費成?葉繼元?裴成發?肖希明?楊勇?柯平等為代表?
二是直接闡述圖書館專業教育問題?全面概述圖書館教育的變革和發展,大陸以肖希明?孟
廣均?詹德優?楊志剛?王子舟等為代表,介紹臺灣地區以楊美華?林志鳳?盧荷生?倪波
?宋安莉?張華姿等為代表;從專業教育體系?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材建設
?學術交流?國際化趨勢?生源?就業等某一或某些方面來闡述該專業教育問題,如楊勇基
于實踐?肖希明基于學生核心競爭力與核心課程?王玫宛基于信息倫理素養?柯平基于畢業
生就業?司莉基于ischool課程等等?三是從海峽兩岸的視角來研究該專業的教育問題?以
從兩岸該專業的教育層級?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專業設置?師資力量?繼續教育等方面進
行對比分析為主,以崔嫣紅?任全娥?倪超群?邱均平?張文德等為代表;闡述兩岸該專業
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如彭斐章;對兩岸教育研究的論文進行了統計分析與建議,如王知津
?張桂玲等?可見,兩岸關于圖書館專業教育的研究成果頗多,特別是關于專業教育的元理endprint
論較多名家之作,但是以具體的課程分析和學分分析為出發點,多方面具體比較代表兩岸該
專業高辦學水平高校的課程設置則極少,筆者期望從這一角度出發為圖書館專業教育提供些
許參考?
2 海峽兩岸圖書館專業課程設置外在
形式分析
了解兩岸高校的學科名稱?隸屬關系?學分構成?課程板塊等外在形式是進行對比研究的基
礎,也是深入內容研究的前提?
2.1 專業名稱各自一致,學科隸屬差別大
對照表1,對于專業名稱,臺灣除淡江大學稱為“資訊與圖書館學”外,大多稱為“圖書資
訊學”,英文一般翻譯為“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大陸則統稱為“圖書館
學”,一般翻譯為“Library Science”,“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在大陸大
多指包括圖書館學和情報學等二級學科的一級學科;有時也專指圖書館學二級學科,即與“
Library Science”同義?筆者無意在此爭論兩岸專業名稱對應的英文翻譯,意在說明兩岸
從專業名稱的漢語用語到英文翻譯都存在差異,在調研時一定要注重這些差異才能得出較為
科學的結果,否則不在一個邏輯層面上的分類是沒法進行對比研究的,筆者則是基于二級學
科即圖書館專業的對比研究?
另一方面,臺灣地區圖書館專業隸屬機構差別大,隸屬文學院,如臺灣大學?淡江大學?政
治大學?中興大學;隸屬教育學院,如輔仁大學?臺灣師范大學;隸屬傳播學院,如玄奘大
學等?大陸高校大多隸屬信息管理系?信息資源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院,也有部分高校由
于歷史原因而歸屬于不同學院,如福建師范大學的社會發展學院,蘇州大學的社會學院等?
兩岸該專業隸屬于不同學院的現狀某種程度上會影響成熟的學科體系的建立,但是這種松散
的局面還會長期存在?
2.2 課程設置學分構成相似度大
從表1看出8所高校中,必修課學分中,60學分以下及100學分以上各有兩所;72~92區間有
4所,說明大多高校的必修學分在平均分83上下波動,即武漢大學?臺灣大學?北京大學?
中山大學4所高校?選修課學分中,除了最少的輔仁大學24學分和福建師范大學的25學分以
及最高的淡江大學118學分外,其余5所高校均在57分左右?另需注意的是,大陸高校畢業論
文均有算學分;臺灣高校的實踐學分一般稱為“圖書資訊機構實務”或“圖書資訊實務”等
,大多在兩個學期分別實踐,各算一個學分;臺灣高校的體育與服務學習一般都不算學分,
所以去除這些差別因素,再結合“課程學分”和“總學分”的分布和走向,可看出海峽兩岸
高校形式上的差別較小?以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為例,1.5和1.6的必修和選修比例,以及
137和141的課程學分,這為兩所高層次院校的比較分析提供了可行性基礎?
必修課與選修課的比例是考察一所高校學生選課自由度的重要體現之一,從數據中看出除輔
仁大學和福建師范大學外,其余高校的比例差別不大,但臺灣高校的比例略低于大陸高校,
所以相對而言臺灣高校學生的選課空間稍大一些?
表1 海峽兩岸圖書館專業學科隸屬及課
2.3 課程設置板塊構成默契度高
從以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為例的表2來看,兩高校課程均由4大板塊組成,且各板塊課程性
質對應性較強;二是兩高校均是專業選修課比重最大(40.2%,30%),專業必修課程次之
(37.9%,27.7%)?兩校的差別主要體現在臺大學校層面的課程相對少一些,其共同必修
+通識課程30學分,占課程學分21.9%,而北大前三項共60學分,占課程學分42.3%?僅從
數據上看,兩者學校層面的課程比重對該校課程設置的影響較大?
3 海峽兩岸圖書館專業課程設置內容
分析
兩岸圖書館專業必修課?選修課趨同性到底如何?學校層面的課差別主要在哪里?學分相似
度高是否課程內容的耦合性也大?這些疑問則需通過對重點案例課程內容的分析才能解答?
3.1 大類課程的融通與特色并存
大類課程,在此專指兩校學校層面的課程,具體見表3?
兩岸大類課程的融通十分明顯?一是臺大的通識課程與北大的素質教育課程均是6個領域,
且領域的相關度強,學分要求近似?二是臺大的4門基礎課和北大的4門大類平臺必修課程不
管是數量上還是內容上相關度均較高?兩岸圖書館專業對學生基本文化素質的要求有相當的
默契?
兩岸大類課程的特色由來已久?臺大12學分的共同必修與北大32學分的全校公共必修課程差
別很大,其中臺大6學分的國文領域課程與北大12學分的思政領域課程使得臺灣注重對中華
傳統文化的教育以及大陸注重與意識形態相關的教育的特點凸顯?
3.2 專業課程內容主線趨同,趨向發散
3.2.1 主線1:以圖書館?信息和計算機技術三大塊課程為核心
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專業核心課程詳見表4,信息組織?信息服務?計算機網絡和圖書館
管理是兩校的基本相同課程,數據庫系統?中國圖書史?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編目?資訊
檢索?圖書館資訊系統是其中一高校的專業核心課程與對方高校的專業選修課的相似課程,endprint
具體數據分析見表5?兩校有1/3的核心課程相同,臺大的核心課程與北大的專業必修
和選修課程有43.8%的相似度,北大的核心課程與臺大的專業必修和選修課程有61.5%的相
似度,說明兩校對圖書館本科教育的培養有諸多共識?這些課程基本圍繞圖書館?信息和計
算機技術三大塊,體現了圖書館本科課程教學最基本的3個方面?
表4 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專業核心課程
3.2.2 主線2:專業選修課程自由度大,十分利于學生的知識拓展
臺大的專業選修課程學生需修滿55學分,卻有45門課程可供選擇;同樣北大學生需修滿42學
分,也有40門課程可供選擇,見表6?這確實代表了兩岸辦學的最高水平,非常值得其他院
校借鑒,這在筆者調查的8所高校中共只有3所高校能夠做到,其他高校雖都有專
業選修課,但“選修”的空間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臺大的專業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占課程
學分的比例均高于北大,特別是專業選修課高出10個百分點,再次印證臺大的專業課程教育
更多,而內地相對公共課比重更大,擠壓了專業課程的空間?
臺灣學者楊美華認為圖書資訊學教育將有更多資訊科技的元素加入[9],大陸學者
葉繼元認為圖書館學?檔案學?情報學的核心內容是信息與知識資源建設?組織?濃縮?檢
索?傳播[10]?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認為圖書館學的核心課程應具備的十大要件
中大多圍繞信息環境;信息的產生?傳播和使用;信息的組織?檢索?保存和維護;信息資
源管理;信息的研究?分析和闡述等[11]?目前從臺大和北大的課程看,該領域
的理論性課程比重較大,真正操作層面與社會接軌的實務知識比較缺乏,提高該領域實務知
識的比重是優化課程結構的方式之一?
歐陽光華認為:在哈佛大學仍然有人不斷對核心課程進行批評和指責,而這正是使課程永葆
活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相比而言,我國大學的課程體系一般都持續很長時間,幾十年不變,
并且缺少課程變革的動力與機制[12]?盡管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已經形成了比較
嚴密的邏輯體系,代表了兩岸較高的發展水平,學生選課余地大,教學的重點在圖書館?計
算機等技術和信息領域的特點突出;同時,臺灣地區更重視對圖書館內容的教學,大陸地區
學校層面的公共課程則相對較多?但是課程結構即三大核心領域都還有優化的空間,圖書館
專業如何能在探求真理?培養高水平人才的同時,又與社會即時?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
離;在整合理論?應用和技術的使用,又回應社會變化中科技和全球化社會的需求為專業未
來發展提供方向,甚至走向世界一流專業,思考和實踐的東西還很多?
參考文獻
[1]臺灣地區圖書資訊學相關系所現狀[EB/OL].http:∥w
ww.calise.org.tw/education/education.htm〖BFQ〗,2013-05-23.
[2]我國大學于世界大學排名表現優異,教研水準提升成效有目共睹[EB/OL].BF〗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88&Page=19227&Index=3&w
id=C0746986-1231-4472-ABCE-5C5396450BA9,2013-05-23.
[3]教育部2012年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EB/OL].http:∥www.chinade
grees.cn/xwyyjsjyxx/zlpj/zdxkps/zdxk/,2012-09-26.
[4]ALACore Competences of Librarianship[EB/OL].http:∥www.a
la.org/educationcareers/careers/corecomp/corecompetences,2012-12-10.
[5]高等學校圖書館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2009年修訂版[EB/OL].http:
∥www.docin.com/p-50603779.html,2012-10-28.
[6]楊美華.近年來臺灣圖書資訊學教育發展的進程與反思[EB/OL].2010海峽兩
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B輯:477-496.http:d.g.wanfangdata.com.cn/Co
nference7335689.aspx,2012-10-28.
[7]裴成發.圖書情報學教育改革研究[EB/OL].第九屆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134-143.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6803362.a
spx,2012-10-28.
[8]A Model for Quality Online Education in Library and lnformation Science[
EB/OL].www.wiseeducation.org/media/documents/2009/2/principles.pd
f,2012-12-10.
[9]楊美華.近年來臺灣圖書資訊學教育發展的進程與反思[EB/OL].2010海峽兩
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B輯:477-496.http:d.g.wanfangdata.com.cn/Co
nference7335689.aspx,2012-10-28.
[10]葉繼元.變中求存,存中思變——圖書館學?情報學與信息管理學等關系再思考[
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2):29-34.
[11]Guidelines for Professional Library/Information Educational Programs,Thi
rd revised draft,2003[EB/OL].http:∥archive.ifla.org/Vll/s23/bul
letin/guidelines.htm,2012-09-28.
[12]歐陽光華.課程理念與大學素質教育——哈佛大學核心課程之啟示[J].比較教
育研究,2002,(2):11-15.
(本文責任編輯:馬 卓)endprint
具體數據分析見表5?兩校有1/3的核心課程相同,臺大的核心課程與北大的專業必修
和選修課程有43.8%的相似度,北大的核心課程與臺大的專業必修和選修課程有61.5%的相
似度,說明兩校對圖書館本科教育的培養有諸多共識?這些課程基本圍繞圖書館?信息和計
算機技術三大塊,體現了圖書館本科課程教學最基本的3個方面?
表4 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專業核心課程
3.2.2 主線2:專業選修課程自由度大,十分利于學生的知識拓展
臺大的專業選修課程學生需修滿55學分,卻有45門課程可供選擇;同樣北大學生需修滿42學
分,也有40門課程可供選擇,見表6?這確實代表了兩岸辦學的最高水平,非常值得其他院
校借鑒,這在筆者調查的8所高校中共只有3所高校能夠做到,其他高校雖都有專
業選修課,但“選修”的空間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臺大的專業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占課程
學分的比例均高于北大,特別是專業選修課高出10個百分點,再次印證臺大的專業課程教育
更多,而內地相對公共課比重更大,擠壓了專業課程的空間?
臺灣學者楊美華認為圖書資訊學教育將有更多資訊科技的元素加入[9],大陸學者
葉繼元認為圖書館學?檔案學?情報學的核心內容是信息與知識資源建設?組織?濃縮?檢
索?傳播[10]?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認為圖書館學的核心課程應具備的十大要件
中大多圍繞信息環境;信息的產生?傳播和使用;信息的組織?檢索?保存和維護;信息資
源管理;信息的研究?分析和闡述等[11]?目前從臺大和北大的課程看,該領域
的理論性課程比重較大,真正操作層面與社會接軌的實務知識比較缺乏,提高該領域實務知
識的比重是優化課程結構的方式之一?
歐陽光華認為:在哈佛大學仍然有人不斷對核心課程進行批評和指責,而這正是使課程永葆
活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相比而言,我國大學的課程體系一般都持續很長時間,幾十年不變,
并且缺少課程變革的動力與機制[12]?盡管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已經形成了比較
嚴密的邏輯體系,代表了兩岸較高的發展水平,學生選課余地大,教學的重點在圖書館?計
算機等技術和信息領域的特點突出;同時,臺灣地區更重視對圖書館內容的教學,大陸地區
學校層面的公共課程則相對較多?但是課程結構即三大核心領域都還有優化的空間,圖書館
專業如何能在探求真理?培養高水平人才的同時,又與社會即時?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
離;在整合理論?應用和技術的使用,又回應社會變化中科技和全球化社會的需求為專業未
來發展提供方向,甚至走向世界一流專業,思考和實踐的東西還很多?
參考文獻
[1]臺灣地區圖書資訊學相關系所現狀[EB/OL].http:∥w
ww.calise.org.tw/education/education.htm〖BFQ〗,2013-05-23.
[2]我國大學于世界大學排名表現優異,教研水準提升成效有目共睹[EB/OL].BF〗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88&Page=19227&Index=3&w
id=C0746986-1231-4472-ABCE-5C5396450BA9,2013-05-23.
[3]教育部2012年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EB/OL].http:∥www.chinade
grees.cn/xwyyjsjyxx/zlpj/zdxkps/zdxk/,2012-09-26.
[4]ALACore Competences of Librarianship[EB/OL].http:∥www.a
la.org/educationcareers/careers/corecomp/corecompetences,2012-12-10.
[5]高等學校圖書館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2009年修訂版[EB/OL].http:
∥www.docin.com/p-50603779.html,2012-10-28.
[6]楊美華.近年來臺灣圖書資訊學教育發展的進程與反思[EB/OL].2010海峽兩
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B輯:477-496.http:d.g.wanfangdata.com.cn/Co
nference7335689.aspx,2012-10-28.
[7]裴成發.圖書情報學教育改革研究[EB/OL].第九屆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134-143.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6803362.a
spx,2012-10-28.
[8]A Model for Quality Online Education in Library and lnformation Science[
EB/OL].www.wiseeducation.org/media/documents/2009/2/principles.pd
f,2012-12-10.
[9]楊美華.近年來臺灣圖書資訊學教育發展的進程與反思[EB/OL].2010海峽兩
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B輯:477-496.http:d.g.wanfangdata.com.cn/Co
nference7335689.aspx,2012-10-28.
[10]葉繼元.變中求存,存中思變——圖書館學?情報學與信息管理學等關系再思考[
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2):29-34.
[11]Guidelines for Professional Library/Information Educational Programs,Thi
rd revised draft,2003[EB/OL].http:∥archive.ifla.org/Vll/s23/bul
letin/guidelines.htm,2012-09-28.
[12]歐陽光華.課程理念與大學素質教育——哈佛大學核心課程之啟示[J].比較教
育研究,2002,(2):11-15.
(本文責任編輯:馬 卓)endprint
具體數據分析見表5?兩校有1/3的核心課程相同,臺大的核心課程與北大的專業必修
和選修課程有43.8%的相似度,北大的核心課程與臺大的專業必修和選修課程有61.5%的相
似度,說明兩校對圖書館本科教育的培養有諸多共識?這些課程基本圍繞圖書館?信息和計
算機技術三大塊,體現了圖書館本科課程教學最基本的3個方面?
表4 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專業核心課程
3.2.2 主線2:專業選修課程自由度大,十分利于學生的知識拓展
臺大的專業選修課程學生需修滿55學分,卻有45門課程可供選擇;同樣北大學生需修滿42學
分,也有40門課程可供選擇,見表6?這確實代表了兩岸辦學的最高水平,非常值得其他院
校借鑒,這在筆者調查的8所高校中共只有3所高校能夠做到,其他高校雖都有專
業選修課,但“選修”的空間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臺大的專業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占課程
學分的比例均高于北大,特別是專業選修課高出10個百分點,再次印證臺大的專業課程教育
更多,而內地相對公共課比重更大,擠壓了專業課程的空間?
臺灣學者楊美華認為圖書資訊學教育將有更多資訊科技的元素加入[9],大陸學者
葉繼元認為圖書館學?檔案學?情報學的核心內容是信息與知識資源建設?組織?濃縮?檢
索?傳播[10]?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認為圖書館學的核心課程應具備的十大要件
中大多圍繞信息環境;信息的產生?傳播和使用;信息的組織?檢索?保存和維護;信息資
源管理;信息的研究?分析和闡述等[11]?目前從臺大和北大的課程看,該領域
的理論性課程比重較大,真正操作層面與社會接軌的實務知識比較缺乏,提高該領域實務知
識的比重是優化課程結構的方式之一?
歐陽光華認為:在哈佛大學仍然有人不斷對核心課程進行批評和指責,而這正是使課程永葆
活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相比而言,我國大學的課程體系一般都持續很長時間,幾十年不變,
并且缺少課程變革的動力與機制[12]?盡管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已經形成了比較
嚴密的邏輯體系,代表了兩岸較高的發展水平,學生選課余地大,教學的重點在圖書館?計
算機等技術和信息領域的特點突出;同時,臺灣地區更重視對圖書館內容的教學,大陸地區
學校層面的公共課程則相對較多?但是課程結構即三大核心領域都還有優化的空間,圖書館
專業如何能在探求真理?培養高水平人才的同時,又與社會即時?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
離;在整合理論?應用和技術的使用,又回應社會變化中科技和全球化社會的需求為專業未
來發展提供方向,甚至走向世界一流專業,思考和實踐的東西還很多?
參考文獻
[1]臺灣地區圖書資訊學相關系所現狀[EB/OL].http:∥w
ww.calise.org.tw/education/education.htm〖BFQ〗,2013-05-23.
[2]我國大學于世界大學排名表現優異,教研水準提升成效有目共睹[EB/OL].BF〗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88&Page=19227&Index=3&w
id=C0746986-1231-4472-ABCE-5C5396450BA9,2013-05-23.
[3]教育部2012年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EB/OL].http:∥www.chinade
grees.cn/xwyyjsjyxx/zlpj/zdxkps/zdxk/,2012-09-26.
[4]ALACore Competences of Librarianship[EB/OL].http:∥www.a
la.org/educationcareers/careers/corecomp/corecompetences,2012-12-10.
[5]高等學校圖書館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2009年修訂版[EB/OL].http:
∥www.docin.com/p-50603779.html,2012-10-28.
[6]楊美華.近年來臺灣圖書資訊學教育發展的進程與反思[EB/OL].2010海峽兩
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B輯:477-496.http:d.g.wanfangdata.com.cn/Co
nference7335689.aspx,2012-10-28.
[7]裴成發.圖書情報學教育改革研究[EB/OL].第九屆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134-143.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6803362.a
spx,2012-10-28.
[8]A Model for Quality Online Education in Library and lnformation Science[
EB/OL].www.wiseeducation.org/media/documents/2009/2/principles.pd
f,2012-12-10.
[9]楊美華.近年來臺灣圖書資訊學教育發展的進程與反思[EB/OL].2010海峽兩
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B輯:477-496.http:d.g.wanfangdata.com.cn/Co
nference7335689.aspx,2012-10-28.
[10]葉繼元.變中求存,存中思變——圖書館學?情報學與信息管理學等關系再思考[
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2):29-34.
[11]Guidelines for Professional Library/Information Educational Programs,Thi
rd revised draft,2003[EB/OL].http:∥archive.ifla.org/Vll/s23/bul
letin/guidelines.htm,2012-09-28.
[12]歐陽光華.課程理念與大學素質教育——哈佛大學核心課程之啟示[J].比較教
育研究,2002,(2):11-15.
(本文責任編輯:馬 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