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2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主辦,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信息
資源管理研究中心?黑龍江大學高水平創新團隊(信息政策與法律)承辦的“公平?公開?
共享:我們需要的信息社會”學術研討會,在哈爾濱成功召開?會議由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
學院院長馬海群教授主持,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秘書長鄭彥寧研究員代表學會?黑龍江大
學副校長閆鵬飛教授代表學校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眾所周知,我們正處在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
會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動力?但是,如同其他技術一樣,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種
種異化現象,如信息壟斷?信息欺詐?信息鴻溝等等?這些信息異化現象的存在,為人類充
分利用信息資源,共享信息技術發展的成果,帶來了嚴重的障礙?因此,如何建立科學的信
息倫理與信息法律,建設公平?公開?共享的信息社會,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急需加以探討
和解決的重要課題?作為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理論與方法委員會的年度會議,本次會議確
定了以探討如何建設公平?公開?共享的信息社會為會議宗旨,來自全國近20家科技情報機
構?高校院系?高校圖書館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與會代表圍繞信息社會的信息公平獲取
?信息公開保障與信息共享路徑進行了充分的學術交流?從國內情報學領域的眾多學術會議
舉辦歷程來看,以“公平?公開?共享”為主題的會議尚較為少見,體現了會議選題的獨特
性和研究視角的創新?
會議邀請了國內知名中青年專家舉行大會學術報告?吉林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管理系主任?博
士生導師李賀教授以“面向智慧城市的社會信息化服務”為題,提出智慧城市?智慧社會建
設,都是在保障信息公平基礎上實現更大范圍的信息共享;她比較分析了美國?新加坡?馬
來西亞等國家智慧城市成功原因以及國內智慧城市建設的特點,基于調查研究闡述了智慧城
市建設信息服務的需求,描述了智慧城市信息服務體系要素,提出了智慧城市的社會化信息
服務運行模式?運行機制和相應的對策建議?華中師范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夏立新教授以“基于網站日志的網絡用戶心理與行為分析”為題,闡述了其進行網絡用戶心
理與行為分析的兩個主要研究方向:以用戶為中心的調查與分類研究?從數據挖掘與數據分
析出發的定量研究,分析了從日志分析角度挖掘用戶行為的優勢,介紹了主要研究思路,即
信息獲取?信息篩選?共現分析?矩陣創建?可視化展示?用戶瀏覽行為分析,展示了可視
化聚類分析研究成果?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王曰芬教授以“基于
知識轉移的學術交流行為轉化的影響因素研究:以科技文獻利用為例”為題,提出學術交流
活動實質上可以看作是一種重要的信息共享過程,隨著互聯網的出現,網絡數據庫中的科技
文獻已成為科研人員進行學術交流的重要渠道,而用戶對科技文獻的研讀?利用的過程,也
是一個實現知識轉移的過程;她將知識轉移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學術交流中,對科技文獻用戶
的學術交流行為過程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根據調查和分析的結果,得出幾個重要的
研究結論并對研究模型和假設進行修正?上述3位專家報告的信息量都很大,既具有學術前
沿性,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院長蔣永福教授分別對大會報告進
行了簡短的點評?
會議學術研討階段分別由李賀教授?夏立新教授和河南省科技情報學會秘書長張桂玲副研究
員主持,許多代表圍繞信息公平?信息公開與信息共享幾個主題分別進行了論文成果的展示
和討論?
在信息公平主題方面,武漢市科學技術情報中心工程師楊召以武漢市為例,介紹了武漢市為
弱勢群體提供公共信息服務的實踐,探討公共圖書館如何更好地為弱勢群體提供信息服務,
并借鑒發達國家(地區)的成功經驗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和可行性建議?黑龍江大學信息管
理學院圖書館學系主任孫瑞英教授應用博弈理論分析了網絡信息資源的版權保護制度,強調
完善版權保護制度的必要性,提出對信息作品進行最高限價,加強網絡監管?加大懲罰力度
,降低維權成本?追究侵權技術提供者的間接責任等完善版權保護制度的策略?黑龍江省委
黨校洪偉達認為:圖書館具有為弱勢群體服務的“先天”優勢,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服務是履
行其社會責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維護社會民主和公正,體現社會包容,因此,為提升圖書
館保障弱勢群體公共信息獲取權益能力,應構建弱勢群體公共信息獲取權益保障機制;為弱
勢群體提供具有針對性?差別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公共信息服務;完善我國公共文化服
務體系,實現公共文化均等化;積極發揮圖書館公共空間功能,提升弱勢群體信息素養?福
州大學信息化建設辦公室綜合辦王曉明主任代表福州大學張文德教授進行大會發言,認為著
作權利益平衡是網絡信息資源共享面臨的重要難題,通過借鑒經濟學領域的產品屬性和外部
性理論,對網絡信息資源共享中著作權補償原理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網絡信息資源著作權
利益平衡的理論框架?
在信息公開主題方面,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相麗玲教授提出:政府信息公開救濟制度既endprint
是保障公眾知情權合法利益的重要手段,又是建設透明的服務型政府的現實需要?從現有的
實踐效果看,我國的行政復議?司法救濟仍然存在原告主體資格?受案范圍以及損害賠償等
諸多問題,她在分析?借鑒國外政府信息公開救濟制度的成功方式?途徑的基礎上,提出從
立法升級?屏蔽審查?公益訴訟三方面建立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救濟制度創新的建議?鄭州大
學信息管理學院副院長臧國全教授提出:數字保存的認知差距分析指標包括保存原因?保存
重要性?保存威脅?資金保障?保存系統性能?機構庫構建等;數字保存的實踐差距分析指
標包括保存策略實施,數字資源收集?處理?存儲與訪問,數字保存的管理與用戶服務等;
通過整體差距分析發現,目前研究型圖書館的數字保存總體差距處于中等?認知差距較低?
實踐差距較高;通過條件差距分析發現,保存的數字資源規模越大?差距越小,人力資源配
置越合理?差距越小?保存系統的未來擴展性越強?差距也越小;基于差距分析,認為減小
差距的方法有制定數字保存的質量保證標準?建立數字保存的經濟評價方法?合理配備所需
員工的數量和技能?構建具有良好擴展性的數字保存系統?
在信息共享主題方面,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談大軍副教授提出:便利與否是用戶開
展信息查尋行為的首要考慮因素,便利性可視為由時間成本?精力成本及心理成本所組成的
多重構面,用戶信息查尋過程中的便利性構成包括信息資源易用性?易于獲取的選擇和對需
求信息的快速滿足的選擇,無論是理性選擇理論,還是最小努力原則?可近性原則?易用性
原則對便利性的構建提供了理論支持;在目前的信息環境下,圖書館必須與其他更具親和力
或更易使用?更能快速獲取的信息源展開競爭,圖書館界應該以便利性作為首要參考標準,
創新服務理念,在設施和服務上做出改進?合肥工業大學圖書館黃梅副研究館員認為高校圖
書館在自身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面臨深層次課題是如何利用已經擁有信息資源,向社會群體
開放,實現資源共享,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包括:建立信息資源共同體,面向社會群體開
放并提供服務;在法律制度的制約與保護下,建立完善的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服務體系;要有
一批高級信息資源建設和管理的人才隊伍;建立高校圖書館與企業文化?社會團體的聯盟關
系等?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屈寶強副研究員代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資源共享促進
中心就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狀況的評價進行了介紹和分析,他提出:研究科技資源共享是指通
過共有和(或)共用的方式使資源稀缺方獲得了所需資源,其內涵核心主要體現在資源共享
必須以資源稀缺方的需求為起點,以滿足資源稀缺方的需求為歸宿點,資源共享的實現要求
資源需求方與資源提供方之間能夠達成資源的有效匹配;與資源共享的本質相對應,這一過
程實際上是主要通過共用的方式實現資源共享,使資源從資源富集方向資源稀缺方發生流動
,從而滿足用戶需求;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資源共享促進中心對國內典型的科技資源共
享平臺進行了評價,初步得出了這些平臺開放共享評價的結果?另外,他還對中信所進行的
大學和科研機構信息公開方面評價研究,進行了闡述和介紹?《現代情報》編輯部張麗娟主
編表達了對會議主題的認同及學術交流活動的收獲感受,并希望借助于學術刊物平臺,推進
我國情報學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不斷深入發展?
黑龍江大學高水平創新團隊(信息政策與法律)成員積極向大會提交了相關學術論文,如馬
海群教授的“我國高校網站信息公開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賀延輝副教授的“俄羅
斯政府信息公開立法研究”?周麗霞副教授的“赫魯曉夫‘解凍時期的檔案開放進程研究
”?牛曉宏副教授的“開放存取信息資源共享政策研究”?任越副教授的“高校檔案館在高
校信息公開活動中的職能轉型研究”等,展示了創新團隊的研究實力?
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理論與方法委員會主任?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信息管
理學院李綱教授對此次學術研討會進行了總結,逐一回顧了專家與代表的大會報告與研討發
言,并結合大會論文及相關主題領域進行了精彩的點評,為大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馬海群撰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