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斯里蘭卡特約記者 陳新生●本報駐外特約記者 青木 李珍●甄翔 陳一 王躍西
昨天,反對派候選人西里塞納當選斯里蘭卡新總統,“出人意料”是外界用得最多的評語。這個南亞島國面積不大,卻是國際媒體眼中大國地緣政治博弈的匯合點和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關鍵節點。西方媒體難掩興奮,他們認為“斯里蘭卡換了總統,對中國的依賴就會減輕”;與斯里蘭卡相隔60公里的印度則“長舒了一口氣”,因為過去10年,中國在這座印度洋“天然航母”上“自由奔跑”。斯里蘭卡反對派“若當選,重新評估中國在斯項目”的競選口號再次被一些西方媒體拿來作為中國外交政策將受打擊的“證據”。不過,西里塞納的外事助理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新政府會繼續奉行對華友好政策。接受采訪的斯里蘭卡和中國學者的共識是,不管誰領導斯里蘭卡,都不會錯過搭上中國發展快車的機會。
“斯里蘭卡最強的男人輸了”
當地時間9日下午6時,斯里蘭卡新總統西里塞納宣誓就職。當天凌晨,前總統拉賈帕克薩與反對黨統一國民黨領導人維克拉馬辛哈舉行會晤,稱其將把權力交給繼任者。《悉尼先驅晨報》稱,對拉賈帕克薩的個人崇拜還在,很難想象斯里蘭卡的選民會將他拋棄,但令人瞠目的選舉結果讓南亞觀察人士大吃一驚:選民不僅選出一位新總統,而且幾乎是悄無聲息地完成了。更令人吃驚的是拉賈帕克薩離開總統官邸時幾乎不懷任何敵意。德國《明鏡》周刊9日稱之為權力平穩過渡的一個信號,其雖然樂見南亞島國和平結束大選,但和大多數國際媒體一樣,也都認為結果“出人意料”。
法新社報道稱,作為任職時間最長的南亞國家總統,拉賈帕克薩表示自己已無力回天。不過,這種選舉結果兩個月前似乎是不可想象的。去年11月拉賈帕克薩似乎覺得勝券在握,并宣布提前舉行大選,理由是自己在2009年打贏內戰,并幫助國家經濟獲得大發展。拉賈帕克薩還試圖通過給160萬公務員加薪、降低汽油和水電價格爭取民心。不過,日本《每日新聞》9日稱,剛剛結束內戰的斯里蘭卡存在東部和北部民眾和解以及戰后復興等等很多課題,而地方上的高失業率、基礎設施修建緩慢等問題讓民眾不滿。西里塞納還批評拉賈帕克薩政權“裙帶提拔”,主張通過修改憲法削弱總統權力。西里塞納打出“廉潔政治”旗號后,很快獲得不滿民眾的選票。德國電視一臺說,西里塞納在佛教徒居多的鄉村地區、泰米爾及穆斯林族群中得到普遍支持。
“斯里蘭卡最強的男人輸了,”瑞士《新蘇黎世報》表示,西里塞納將成為這個南亞島國新的強人。西里塞納何許人也?據印度IBNLive電視新聞網9日介紹,63歲的西里塞納此前一直是非常低調的衛生部長,始終與各種爭議不沾邊。西里塞納的父親是二戰老兵。他本人曾在蘇聯留學,此前深信馬克思主義,是毛澤東思想的追隨者。內戰高峰期,西里塞納一度成為泰米爾武裝的刺殺目標,曾5次遭到暗殺。1971年,20歲的西里塞納因被懷疑領導反政府運動而被關押近2年。報道說,在國家發展方面,西里塞納認為應堅持自由市場經濟,采取對投資者友好的政策。
沒人愿意錯過中國發展快車
“拉賈帕克薩的敗選和西里塞納的上臺,影響的不僅僅是這個擁有2000萬國民的島國。”美國《石英》雜志9日評論稱,斯里蘭卡目前全球影響力有限,不過,因其在印度洋中的戰略地位,未來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極其關鍵,恰好處于亞歐海運航線的中間地帶。
德國新聞電視臺說,在這個印度曾經占主導地位的國家,北京的影響力正日益增長。此外,日本也依賴同一條國際海運航線,并且渴望增加地區影響力。斯里蘭卡迎來新總統后,各個大國都在爭奪在斯影響力。德國《焦點》周刊認為,斯里蘭卡選舉是中國和印度兩國的較量。大選結果對兩國的戰略利益是至關重要。從2005年到2012年,中國提供了價值數十億美元援助,印度則少得多。德國世界社會主義網站認為,過去5年中,美國對中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爭奪權力,美國正利用力量影響斯里蘭卡的未來局勢。
對于西里塞納當選,印度媒體難掩興奮。印度《商業標準報》評論稱,拉賈帕克薩的失敗對印度意味著機遇,而對中國來說卻是壞消息,中國一定會感到失望,因為拉賈帕克薩是他們最喜歡的一個領導人。印度雷迪夫新聞網站說,看到拉賈帕克薩出局和西里塞納獲勝會讓印度長舒一口氣。在拉賈帕克薩執政的10年間,中國在斯里蘭卡可以“自由奔跑”,深深涉入斯里蘭卡經濟的各個領域和戰略事務之中。現在,中國可能發現會比以前要艱難一些了。
美國彭博新聞社9日援引斯里蘭卡一名外交官的話表示,斯里蘭卡的位置就好像是一艘天然航空母艦,對中國吸引力極大。美國《石英》雜志文章認為,中國已經將斯里蘭卡視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用其連接中國東部港口和地中海。文章說,西里塞納已經準備好與中國在斯里蘭卡的巨大影響力說再見,他在競選綱領中表示要讓中斯的港口項目泡湯,因此,中國海上通道的斯里蘭卡部分“估計要從地圖上消失”。
類似的渲染9日是不少西方媒體的重點。美國彭博新聞社以“斯里蘭卡選舉結果摧毀了中國外交的關鍵”為題稱,西里塞納稱要與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和日本建立“均等關系”,同時大批用外國信貸搞項目的做法,這等于是暗中批評中國。日本《每日新聞》援引西方國家外交人士的話說,“斯里蘭卡換了總統,對中國的依賴就會減輕”。《悉尼先驅晨報》認為,西里塞納的誓言將緩和該地區的緊張關系,尤其是德里看到近來斯里蘭卡港口歡迎中國的核潛艇而感到越來越警覺,很可能也會緩和華盛頓的焦慮,因為美國的決策者一直擔心中國日益擴大的勢力范圍。
不過,彭博新聞社另一篇文章承認,即使西里塞納誓言要跟中國投資說再見,他具體會做到哪一步還不知道。中國還被視為抗衡印度的重要力量。斯里蘭卡非政府組織另類政策中心負責人薩拉瓦納姆圖9日對彭博社表示,沒人真愿意把中國投資趕出去。報道援引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者時殷弘的話說,中國與斯里蘭卡關系基礎牢固,一場選舉對兩國關系影響不大。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李莉表示,不管誰領導斯里蘭卡,都不會錯過搭上中國發展快車的機會。
西里塞納的外事助理萊斯利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外媒的報道沒有反映新政府的原意,新政府并非叫停中國公司投資的科倫坡港口城市項目,只是會審查上屆政府的主要發展項目是否符合環保標準。此外,新政府將繼續奉行對華友好政策,推進斯中友好關系和各領域務實合作。外交部發言人洪磊9日表示,中方對西里塞納當選斯里蘭卡新一任總統表示祝賀,期待西里塞納總統帶領斯里蘭卡政府和人民在國家發展的道路上取得新成就。
“斯里蘭卡面臨轉折點”
中國南亞問題專家錢峰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中斯關系不會出現逆轉,斯里蘭卡要打造“海上航運中心”,這與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理念相契合。中斯經貿合作符合斯里蘭卡發展戰略,兩國沒有任何根本性矛盾沖突。這些年來,受30年內戰影響,斯里蘭卡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盡如人意。在中斯經濟合作中,斯里蘭卡嘗到不少甜頭。新政府上臺后,重新審查前任政府的一些項目十分正常,也在情理之中,但單方面毀約的可能性不大,中斯相關合作的節奏、步伐和重點可能會因斯政局改朝換代有一些變化,但不會出現大的甚至是顛覆性的變化。
瑞士《新蘇黎世報》評論說,總統權力的順利交接可以給這個國家帶來新的經濟和和平紅利,同時這個國家也要消除民主赤字。《紐約時報》援引斯里蘭卡前外交官賈亞提勒卡的話表示,今后幾個月會出現一定的不穩定,不過反對派有過渡計劃,動蕩幾率不大,國家機器終究要轉移給勝選者。
“斯里蘭卡面臨轉折點”,德國財經網9日認為,斯里蘭卡內戰結束已整整5年,如今,斯里蘭卡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大部分泰米爾人仍面臨著艱苦的生活環境,民族和解仍存在許多問題。新的總統面臨許多難題,必須縫合分裂的斯里蘭卡社會。▲
環球時報20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