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軍+趙占福+金長星+李桂芝+李雅偉
摘 要:通過在資產管理中引入監督激勵和制約機制,健全管理體制、規范管理組織,定量測定高校組織從資源投入到目標產出的轉換效率,設定可行的績效評估體系加強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的評估。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和效益,起到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的。文章是在資產管理中引入監督激勵和制約機制,健全管理體制、規范管理組織,定量測定高校組織從資源投入到目標產出的轉換效率,設定可行的績效評估體系加強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的評估。
關鍵詞:國有資產 績效評估 轉換效率 保值增值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188-02
1 研究現狀和意義
關于高校資產管理的研究國內有近20余篇專著,其中以2000年陳謙余[1]介紹了與我國教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相關的公共經濟學、教育財政學和教育經濟學理論,突出教育規劃、教育成本與效益分析、教育投資的項目管理、學校資產的管理與營運等基本方法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除專著外,也有一些論文,如左勝平[2]提出改進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若干途徑;李雪影[3]提出了建立一套規范的資產管理體現、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國有資產利用率等。相關論文在全面性上或針對性上提出較高見解。
文章是在資產管理中引入監督激勵和制約機制,健全管理體制、規范管理組織,定量測定高校組織從資源投入到目標產出的轉換效率,設定可行的績效評估體系加強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的評估。主要是為學校重大決策的需要,弄清底數,掌握學校國有資產分布情況,使有限的教育資源合理配置,提高辦學效益;是高校正常教學、科研需要,管好國有資產的購置、使用、維護、調配、報廢等各個環節,為正常的教學、科研準備物質條件;也是高校后勤發展的需要。
2 高校國有資產績效評價
2.1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涵義
高校資產績效評價,指對高校占有、使用、管理與配置的資產效果進行評判。通過對高校資產績效的評價,為政府撥款、高校領導決策以及改善高校資產管理,促進提高資產投入效益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何做好高校資產績效評價工作,是高校進行高效辦學的良好基礎。只有對高校進行有效的績效評價,才能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利用績效評價結果建立約束和激勵機制,圍繞其投入產出作為核心進行評價。
2.2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內容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的主體不一樣,其側重點也不同。如何使高校整體處在一個良性發展的循環當中,如何實現有效的帕累托效率,主要從以下三個內容進行分析。
2.2.1高校資產效果
主要從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數量和質量進行度量學校獲取收益的能力,高校的投入以資本金為主。如何更好的獲得高校資產效果,主要從高校通過和類渠道獲得經費的能力,以及通過其他服務措施獲得的經費進行考察,這些數據可以從財務報表中獲得。
2.2.2高校資產效率
指高校資產的使用效率,它能綜合反映資產的潛力發揮程度。但資產效率往往與人力資源密不可分,因此,常與人力資源的有關效率有關。高校資產效率具體包括: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資金的使用效率、資產的使用效率。
2.2.3高校資產績效
指高校資金投入后,預期目標的實現程度和經濟利益的實現情況。具體可以通過3個方面體現:有形資產績效:反映學校發展利用實物資產的情況;人才培養績效:反映學校利用資產培養學生的情況;無形資產績效:反映學校利用資產產生如科研成果和技術能力等的情況。
2.3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需要依據高校資產的任務和目標出發點,如用于教學、用于科研等等。表1為建立的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有三個層次、兩個部分。三個層次最高層是高校資產管理綜合績效,中間層是4個分組指標(人才培養、科研、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經營性資產);最低層是16個分指標(生均設備費等)。設計該指標體系時,是沿著由高到低的程序進行的;計算、評價時,則應沿著由低到高的程序進行。
(1)人才培養績效:
生均設備費指標反映學校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
X12:
用于考查教師隊伍結構是否合理,反映師資力量配備情況。
該指標反映學校對人力資源投入力度。當然投入多教職工收入多,對職工的激勵程度大。
:
這一指標反映人力資源利用效率,間接反映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
該指標從平均經費額上反映學校事業發展情況。
該項指標反映人員經費占總經費的比重,自然該比重越低,公共經費就越高。該項指標存在地區差別,因為不同地區,教職工資水平存在差距。
×100%
該指標可橫向比較本校學生質量,也可以縱向比較歷年學生水平。但學生質量與招生質量有密切關系。
(2)科研績效:
該指標反映學校科研能力、科研規模及管理水平。
該指標可以反映學校科研原創能力。
:
該指標可以反映學校科研能力。
(3)有形資產績效:
該指標反映學校教學、科研等硬件條件的改善狀況,也反映學校長期發展能力。
×100%
該指標反映了學校儀器設備資產的投資效果,也反映儀器設備配置的合理性。
(4)無形資產績效:
2.4 某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綜合計算
根據一級模糊評價和二級模糊評價,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判定為:0.3115對應的整體績效評估表現級別。某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結果為:較高。
以上分析看到某高校資產管理中“資產的科研績效較弱”。分析資產的科研績效有其滯后特點,一個學校的科研狀況是一個學校多年科研團隊、科研條件、科研氛圍延續的結果,要在這些方面找原因,加大投入。
3 結論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對高校資產的運營效果,從管理角度作出一個系統測評,獲取資產經營管理的成績和效果,以便進一步建立和健全資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明晰產權關系,實施產權管理,保障資產的安全和完整,推動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實現保值增值。
通過對資產績效評價內容和體系的研究,其資產績效評價研究成果對高校實施具體決策和管理以及進一步提高辦學效益都提供了很好的依據,尤其是在當前高校因為規模擴張,增加借貸的背景下,資產績效評價結果的作用更為重要,同時也規范了高校關于資產投入的程序和方式,引導正確的資產投入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浩浩.A高校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研究[D].北京:中國石油大學,2011.
[2] 魯成偉.S高校資產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學,2005.
[3] 劉小玲.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08.
[4] 袁喆穎.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3.endprint
摘 要:通過在資產管理中引入監督激勵和制約機制,健全管理體制、規范管理組織,定量測定高校組織從資源投入到目標產出的轉換效率,設定可行的績效評估體系加強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的評估。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和效益,起到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的。文章是在資產管理中引入監督激勵和制約機制,健全管理體制、規范管理組織,定量測定高校組織從資源投入到目標產出的轉換效率,設定可行的績效評估體系加強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的評估。
關鍵詞:國有資產 績效評估 轉換效率 保值增值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188-02
1 研究現狀和意義
關于高校資產管理的研究國內有近20余篇專著,其中以2000年陳謙余[1]介紹了與我國教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相關的公共經濟學、教育財政學和教育經濟學理論,突出教育規劃、教育成本與效益分析、教育投資的項目管理、學校資產的管理與營運等基本方法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除專著外,也有一些論文,如左勝平[2]提出改進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若干途徑;李雪影[3]提出了建立一套規范的資產管理體現、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國有資產利用率等。相關論文在全面性上或針對性上提出較高見解。
文章是在資產管理中引入監督激勵和制約機制,健全管理體制、規范管理組織,定量測定高校組織從資源投入到目標產出的轉換效率,設定可行的績效評估體系加強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的評估。主要是為學校重大決策的需要,弄清底數,掌握學校國有資產分布情況,使有限的教育資源合理配置,提高辦學效益;是高校正常教學、科研需要,管好國有資產的購置、使用、維護、調配、報廢等各個環節,為正常的教學、科研準備物質條件;也是高校后勤發展的需要。
2 高校國有資產績效評價
2.1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涵義
高校資產績效評價,指對高校占有、使用、管理與配置的資產效果進行評判。通過對高校資產績效的評價,為政府撥款、高校領導決策以及改善高校資產管理,促進提高資產投入效益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何做好高校資產績效評價工作,是高校進行高效辦學的良好基礎。只有對高校進行有效的績效評價,才能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利用績效評價結果建立約束和激勵機制,圍繞其投入產出作為核心進行評價。
2.2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內容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的主體不一樣,其側重點也不同。如何使高校整體處在一個良性發展的循環當中,如何實現有效的帕累托效率,主要從以下三個內容進行分析。
2.2.1高校資產效果
主要從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數量和質量進行度量學校獲取收益的能力,高校的投入以資本金為主。如何更好的獲得高校資產效果,主要從高校通過和類渠道獲得經費的能力,以及通過其他服務措施獲得的經費進行考察,這些數據可以從財務報表中獲得。
2.2.2高校資產效率
指高校資產的使用效率,它能綜合反映資產的潛力發揮程度。但資產效率往往與人力資源密不可分,因此,常與人力資源的有關效率有關。高校資產效率具體包括: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資金的使用效率、資產的使用效率。
2.2.3高校資產績效
指高校資金投入后,預期目標的實現程度和經濟利益的實現情況。具體可以通過3個方面體現:有形資產績效:反映學校發展利用實物資產的情況;人才培養績效:反映學校利用資產培養學生的情況;無形資產績效:反映學校利用資產產生如科研成果和技術能力等的情況。
2.3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需要依據高校資產的任務和目標出發點,如用于教學、用于科研等等。表1為建立的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有三個層次、兩個部分。三個層次最高層是高校資產管理綜合績效,中間層是4個分組指標(人才培養、科研、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經營性資產);最低層是16個分指標(生均設備費等)。設計該指標體系時,是沿著由高到低的程序進行的;計算、評價時,則應沿著由低到高的程序進行。
(1)人才培養績效:
生均設備費指標反映學校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
X12:
用于考查教師隊伍結構是否合理,反映師資力量配備情況。
該指標反映學校對人力資源投入力度。當然投入多教職工收入多,對職工的激勵程度大。
:
這一指標反映人力資源利用效率,間接反映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
該指標從平均經費額上反映學校事業發展情況。
該項指標反映人員經費占總經費的比重,自然該比重越低,公共經費就越高。該項指標存在地區差別,因為不同地區,教職工資水平存在差距。
×100%
該指標可橫向比較本校學生質量,也可以縱向比較歷年學生水平。但學生質量與招生質量有密切關系。
(2)科研績效:
該指標反映學校科研能力、科研規模及管理水平。
該指標可以反映學校科研原創能力。
:
該指標可以反映學校科研能力。
(3)有形資產績效:
該指標反映學校教學、科研等硬件條件的改善狀況,也反映學校長期發展能力。
×100%
該指標反映了學校儀器設備資產的投資效果,也反映儀器設備配置的合理性。
(4)無形資產績效:
2.4 某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綜合計算
根據一級模糊評價和二級模糊評價,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判定為:0.3115對應的整體績效評估表現級別。某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結果為:較高。
以上分析看到某高校資產管理中“資產的科研績效較弱”。分析資產的科研績效有其滯后特點,一個學校的科研狀況是一個學校多年科研團隊、科研條件、科研氛圍延續的結果,要在這些方面找原因,加大投入。
3 結論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對高校資產的運營效果,從管理角度作出一個系統測評,獲取資產經營管理的成績和效果,以便進一步建立和健全資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明晰產權關系,實施產權管理,保障資產的安全和完整,推動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實現保值增值。
通過對資產績效評價內容和體系的研究,其資產績效評價研究成果對高校實施具體決策和管理以及進一步提高辦學效益都提供了很好的依據,尤其是在當前高校因為規模擴張,增加借貸的背景下,資產績效評價結果的作用更為重要,同時也規范了高校關于資產投入的程序和方式,引導正確的資產投入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浩浩.A高校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研究[D].北京:中國石油大學,2011.
[2] 魯成偉.S高校資產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學,2005.
[3] 劉小玲.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08.
[4] 袁喆穎.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3.endprint
摘 要:通過在資產管理中引入監督激勵和制約機制,健全管理體制、規范管理組織,定量測定高校組織從資源投入到目標產出的轉換效率,設定可行的績效評估體系加強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的評估。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和效益,起到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的。文章是在資產管理中引入監督激勵和制約機制,健全管理體制、規范管理組織,定量測定高校組織從資源投入到目標產出的轉換效率,設定可行的績效評估體系加強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的評估。
關鍵詞:國有資產 績效評估 轉換效率 保值增值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188-02
1 研究現狀和意義
關于高校資產管理的研究國內有近20余篇專著,其中以2000年陳謙余[1]介紹了與我國教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相關的公共經濟學、教育財政學和教育經濟學理論,突出教育規劃、教育成本與效益分析、教育投資的項目管理、學校資產的管理與營運等基本方法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除專著外,也有一些論文,如左勝平[2]提出改進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若干途徑;李雪影[3]提出了建立一套規范的資產管理體現、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國有資產利用率等。相關論文在全面性上或針對性上提出較高見解。
文章是在資產管理中引入監督激勵和制約機制,健全管理體制、規范管理組織,定量測定高校組織從資源投入到目標產出的轉換效率,設定可行的績效評估體系加強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的評估。主要是為學校重大決策的需要,弄清底數,掌握學校國有資產分布情況,使有限的教育資源合理配置,提高辦學效益;是高校正常教學、科研需要,管好國有資產的購置、使用、維護、調配、報廢等各個環節,為正常的教學、科研準備物質條件;也是高校后勤發展的需要。
2 高校國有資產績效評價
2.1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涵義
高校資產績效評價,指對高校占有、使用、管理與配置的資產效果進行評判。通過對高校資產績效的評價,為政府撥款、高校領導決策以及改善高校資產管理,促進提高資產投入效益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何做好高校資產績效評價工作,是高校進行高效辦學的良好基礎。只有對高校進行有效的績效評價,才能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利用績效評價結果建立約束和激勵機制,圍繞其投入產出作為核心進行評價。
2.2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內容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的主體不一樣,其側重點也不同。如何使高校整體處在一個良性發展的循環當中,如何實現有效的帕累托效率,主要從以下三個內容進行分析。
2.2.1高校資產效果
主要從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數量和質量進行度量學校獲取收益的能力,高校的投入以資本金為主。如何更好的獲得高校資產效果,主要從高校通過和類渠道獲得經費的能力,以及通過其他服務措施獲得的經費進行考察,這些數據可以從財務報表中獲得。
2.2.2高校資產效率
指高校資產的使用效率,它能綜合反映資產的潛力發揮程度。但資產效率往往與人力資源密不可分,因此,常與人力資源的有關效率有關。高校資產效率具體包括: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資金的使用效率、資產的使用效率。
2.2.3高校資產績效
指高校資金投入后,預期目標的實現程度和經濟利益的實現情況。具體可以通過3個方面體現:有形資產績效:反映學校發展利用實物資產的情況;人才培養績效:反映學校利用資產培養學生的情況;無形資產績效:反映學校利用資產產生如科研成果和技術能力等的情況。
2.3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需要依據高校資產的任務和目標出發點,如用于教學、用于科研等等。表1為建立的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有三個層次、兩個部分。三個層次最高層是高校資產管理綜合績效,中間層是4個分組指標(人才培養、科研、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經營性資產);最低層是16個分指標(生均設備費等)。設計該指標體系時,是沿著由高到低的程序進行的;計算、評價時,則應沿著由低到高的程序進行。
(1)人才培養績效:
生均設備費指標反映學校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
X12:
用于考查教師隊伍結構是否合理,反映師資力量配備情況。
該指標反映學校對人力資源投入力度。當然投入多教職工收入多,對職工的激勵程度大。
:
這一指標反映人力資源利用效率,間接反映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
該指標從平均經費額上反映學校事業發展情況。
該項指標反映人員經費占總經費的比重,自然該比重越低,公共經費就越高。該項指標存在地區差別,因為不同地區,教職工資水平存在差距。
×100%
該指標可橫向比較本校學生質量,也可以縱向比較歷年學生水平。但學生質量與招生質量有密切關系。
(2)科研績效:
該指標反映學校科研能力、科研規模及管理水平。
該指標可以反映學校科研原創能力。
:
該指標可以反映學校科研能力。
(3)有形資產績效:
該指標反映學校教學、科研等硬件條件的改善狀況,也反映學校長期發展能力。
×100%
該指標反映了學校儀器設備資產的投資效果,也反映儀器設備配置的合理性。
(4)無形資產績效:
2.4 某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綜合計算
根據一級模糊評價和二級模糊評價,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判定為:0.3115對應的整體績效評估表現級別。某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結果為:較高。
以上分析看到某高校資產管理中“資產的科研績效較弱”。分析資產的科研績效有其滯后特點,一個學校的科研狀況是一個學校多年科研團隊、科研條件、科研氛圍延續的結果,要在這些方面找原因,加大投入。
3 結論
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對高校資產的運營效果,從管理角度作出一個系統測評,獲取資產經營管理的成績和效果,以便進一步建立和健全資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明晰產權關系,實施產權管理,保障資產的安全和完整,推動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實現保值增值。
通過對資產績效評價內容和體系的研究,其資產績效評價研究成果對高校實施具體決策和管理以及進一步提高辦學效益都提供了很好的依據,尤其是在當前高校因為規模擴張,增加借貸的背景下,資產績效評價結果的作用更為重要,同時也規范了高校關于資產投入的程序和方式,引導正確的資產投入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浩浩.A高校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研究[D].北京:中國石油大學,2011.
[2] 魯成偉.S高校資產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學,2005.
[3] 劉小玲.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08.
[4] 袁喆穎.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