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張利
香港特首梁振英今天將在立法會發表《施政報告》,據香港媒體報道,這是“占中”發生后港府首次發布施政報告,重點可能落在住房問題及加強對青年的保護與扶持上。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13日報道,梁振英當天預告,今年的《施政報告》會加大力度支持青年工作,也會繼續做好關于青年“意識”方面的工作。梁振英還透露,房屋是特區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過去兩年已做了不少工作增地建屋,取得初步成效,未來數年的供應量將增至7.4萬個單位。有港媒報道稱,香港政府內部評估,這次“占中運動”的觸發點十分復雜,不單是政制問題,房屋及青年未來發展的問題也是“占中”爆發的原因之一。因此,這份施政報告可能將把長遠解決房屋問題列為重中之重,希望可以安定民心。預計14日公布的施政報告將宣布推出比居屋計劃更低廉的全新“公屋出售先導計劃”,讓更多基層民眾實現置產夢。
13日,多家香港媒體援引港府消息人士的話,透露了梁振英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的一些內容。《施政報告》將提及約150塊綠化用地建議可改劃,新界地區的一些鄉郊農地可以研究發展住宅的可能,一些具潛力的港口后勤、露天貯物或回收用地,將釋放一些土地來興建房屋。報告還會建議,增設類似“青年公屋”的新公營房屋類別,供香港青年優先申請租住。另外,針對青年創業,港府將成立10億港元的創業基金,以幫助青年從創業渠道找到向上走的出路。據了解,《施政報告》將提出擴展海陸空航運、文化產業及體育事業三大行業,資助青年在這些行業大展身手。
香港《頭條日報》13日發表社評稱,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各方期待港府提出新的方向,積極解開青年面對的死結,重建他們對自己和香港未來的信心。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香港年輕人越來越傾向“后物質主義”,只用福利未必能安撫他們,要改變現狀,需要讓年輕人有渠道參與政治,建議效法歐洲設立青年議會,讓他們有機會影響政策制定。
梁振英提到的“做好青年意識方面的工作”,對此有媒體稱,可能是指會加強青年對“一國兩制”和國民教育的認同。香港《文匯報》13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回歸后,特區政府在青年教育、培養青年歸屬感等方面,投放了大量資源,但未見太大成效。為此,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將建議撥出專款,為學生提供資助,增加他們到香港博物館參觀的機會,以“柔性”手法提高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興趣,從而進一步認識國家的發展。
香港《大公報》13日報道,《施政報告》將建議全港中小學與內地學校結盟成姊妹學校,促成兩地師生交流并加強中小學生的國情教育,每所學校每年可獲港府資助十多萬港元,而內地游學團的資助也相應會加碼。
另據香港《文匯報》13日報道,為彌補“占中”造成的社會裂痕,港府正邀請慈善機構舉辦大型音樂會。據初步構思,音樂會在5月舉行,地點選在啟德郵輪碼頭,形式與頗受年輕人歡迎的“香港巨蛋音樂節”相似,打算邀請五月天打頭陣,來吸引年輕人參與,用搖滾音樂把心中的怨氣和不滿全部拋到腦后。對此,香港《明報》報道稱,有網友稱,“一個樂隊可以修補撕裂,這是很天真很傻”。也有網友認為,港府吸引青年的做法值得鼓勵。▲
環球時報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