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瑾
〔摘要〕研究鋼琴教學的方法有很多,而針對視唱練耳教學中的一些訓練方法應用到鋼琴教學中卻是很少的。鋼琴這門西洋樂器應用的非常廣泛,它是藝術學科教學不可缺少的樂器,它與很多藝術學科都有交叉的聯系,尤其是視唱練耳這門基礎學科。
〔關鍵詞〕鋼琴教學視唱練耳研究
一、國外鋼琴教學現狀與啟示
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教育制度,了解不同國家的學校鋼琴教學與現狀,掌握從事音樂教育工作所需要的駕馭與應用鋼琴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德國、美國、俄羅斯都是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國家。每個國家學校鋼琴教學的方法都有著本民族的特點。德國的教師在給學生上課時注重不同時期、內容和形式的教材,穿插地分開給學生使用,他們給學生選擇的曲目并不難,但是聲音、情緒、和風格上的把握比較舒服自然,提倡個性解放與鼓勵個性多方面創造發展。
俄羅斯的鋼琴音樂教育是世界上鋼琴教育最發達之一的國家,俄羅斯目前的教育與我國相似,但在某些思想上存在差異。俄羅斯選用的是本國作曲家所創作的作品,借此讓學生從小就對本國的音樂產生親切感,自豪感。
美國的音樂教育與其他國家大不相同,這里重點簡述下美國的教學方法:美國的音樂教學與世界各國不同,但它又包含了世界各地的教育方法。據有關資料獲知,音樂技能學科的專業教師目前大多采用美國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的教育思想和實踐,并培養出大批熱愛音樂、感受音樂與具有中和音樂才能的兒童。音樂實踐性原則和綜合性教學原則,核心是把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相互聯系并綜合成一個整體。他們提倡把基礎音樂學科的每一個部分直接與其他或更多的不同部分相互聯結起來進行教學,例如理論與歷史相連結,練耳與分析、創作、表演,視唱和指揮相連結。
從美國的音樂教育理念不難看出,美國提倡的是多元文化教育,注重多重音樂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將音樂的各個方面能夠聯系成為一個整體,能夠讓學生從縱向與橫向掌握不同學科的內容,尤其是將視唱練耳應用到了很多學科中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二、視唱的識譜能力訓練應用到鋼琴彈奏中
鋼琴教學的過程實質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個人的認識過程和發展過程,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技能,同時還要發展學生的樂智、心智和體能,形成正確的感受與審美感受。
視唱是積累音樂語匯和聽覺經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視唱訓練的就是能夠將譜子上的音高、節奏等內容演唱準確,這種能力的培養是鋼琴演奏的前提,尤其針對學齡前兒童這種訓練是很有必要的。5歲左右的兒童可以訓練他們識譜,讓他們在準備好的五線譜上聽寫簡單的譜子,還可以圍繞聽音、分辨琴音來設計一些游戲性質的教學內容,并對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有一定的反應。
視唱的識譜能力運用到鋼琴彈奏中,同樣一些幼兒的鋼琴曲譜也可以作為訓練學齡前兒童的視唱內容。例如《布格繆勒練習曲》Op.100中的《安慰》,首先要告訴孩子這是一首柔美的多聲部連奏練習,要用歌唱性的連奏彈出清晰的多聲部線條。在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對右手的上方聲部進行視唱練習,右手和左手彈奏其它兩個聲部,這樣不但訓練學生的視唱能力,同時對演奏技能也有提高。
鋼琴教學過程中,將鋼琴曲譜作為視唱的內容進行訓練,要求學生在演奏前將譜子進行視唱訓練,要求音準、節奏都要演唱準確。可以在演唱高音譜號的時候,左手演奏低音譜號的部分,再進行相反的訓練。長時間這樣的訓練學生在視奏時會有很大的進步。
三、視唱練耳的理論技能應用到鋼琴教學中
視唱練耳是技巧與理論相結合的課程,有自身的學科特點,同時,又與樂理、和聲、曲式分析、復調等理論知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鋼琴教學不能拘泥與技能的訓練,內容上應側重讓學生了解歷史、作曲家、作品風格以及音樂的意境,知道樂曲中通過哪些形式和手段,例如調性、旋律、和聲、曲式、織體等來表現作曲家的樂思、情感與風格,尤其是要真正理解作品的內涵必須從理解樂句入手,通過認真讀譜、分析表現符號、音樂語氣等來理解音樂的表現意義。樂句的劃分要與表現作品的內容來處理,應有自身的邏輯性;同樣,織體是鋼琴作品中聲部的組合方式,它不但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流派和不同作曲家的風格,而且與鋼琴的演奏技巧緊密聯系。
不同的學習時期進行不同的學習的內容訓練,讓學生拓寬他們的藝術視野,加強學科的橫向聯系。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鋼琴教學,不僅學生在音樂素養方面得以提高,更可以使整個人的人文精神面貌得到完善,它讓學生懂得如何學習音樂、欣賞音樂。
四、練耳的聽覺訓練應用到鋼琴教學中
視唱練耳的聽覺訓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聽記內容,例如和聲音程、柱式和弦的聽辨、節奏、旋律的聽辨對于鋼琴教學都很實用。學生在彈奏鋼琴時通常不認真讀譜,很多和弦音彈錯,而且他們還并未聽出錯音在哪里,這就是耳朵的訓練不夠,另外,還有很多節奏不會彈奏,聽記訓練中節奏的訓練是克服不準確演奏節奏最好的辦法。節奏是樂曲結構的最基本因素,也可以說是旋律的骨架,泛指一切協調、平衡、律動、節奏在決定音樂性格的同時也反映音樂情緒,是音樂的脈搏。在快節奏和慢節奏的作品中,節奏會使人產生截然不同的音樂感覺。一些學生在練琴過程中內心缺乏律動感,也就沒有節奏,音樂就沒有生命力。彈奏中節奏不穩是經常犯的通病。對節奏的訓練可以通過以下環節:1、明確作品節奏,劃出作品的節奏型,邊唱節奏邊劃拍子。2、控制節奏和速度,在節奏較復雜的地方多練習,同時,抓住鮮明的節奏點。
內心聽覺是演奏者表現音樂魅力的重要源泉,而視唱練耳素質的提高與內心聽覺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聽覺,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后天的努力與培養。視唱練耳中的練耳其實與我們學習英語是一個道理,為什么大多數的中國孩子學習了外語,卻不能與外國人交流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外語都是中式的,而沒有真正的摹仿外國人的發音。練耳的聽覺訓練也是這個道理,聽不出來是由于唱的不準,而唱不出來準確的音或旋律,自然也就聽不出來了。因此視唱練耳中的聽覺訓練應用到鋼琴教學中對學生是很重要的。
鋼琴在演奏時要完美地表現音樂、傳達音樂,僅僅靠技術是不夠的。內心聽覺在鋼琴演奏中是重要的一個訓練。例如彈奏巴赫的創意曲就要做到:1、分析作品,弄清主題、對題等不同樂句在什么聲部位置。2、明確不同聲部、彈好每個聲部西線條的走勢。3、明辨主次,突出聲部的立體構思。4、區別音色,根據不同樂句做出不同的明暗、強弱等音色區別。因此,只有良好的內心聽覺才能更好的演奏完整的美妙的音樂作品。
視唱練耳的訓練方法可以應用到鋼琴中,同樣鋼琴的演奏可以在視唱教學中得以體現、升華!
五、鋼琴演奏在視唱教學中的體現
鋼琴伴奏的視唱曲,即“彈唱”逐漸為高等音樂院校視唱練耳教學所接受、采納,鋼琴伴奏不但能幫助學生掌握節奏、節拍、速度、音準和連接樂句與樂段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完善音樂作品、音樂情感有準確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通常伴奏時,主要通過掌握樂曲的旋律,旋律是完整的音樂表情實體,音樂長短的變化、結合拍子的輕重變換,不斷向前發展,來展現音樂的音樂形象。速度,鋼琴伴奏中準確的表達速度是體現音樂思想情感的重要內容。速度的塊面對于樂曲的表現力有極大的作用,鋼琴伴奏如何體現,是準確傳達學生對樂曲情感體現的重要因素。節奏在鋼琴伴奏中準確地應用,能夠豐富旋律,使旋律更加生動。
目前,不少高師音樂專業的鋼琴教學中,仍重復著老師布置作業,學生回課、老師將其彈奏進行檢查這樣的模式中,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思維方式牽引著學生的思路,基本上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結果學生除了演奏其他綜合方面都很欠缺。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將視唱練耳教學帶勁鋼琴課堂。
鋼琴教學與視唱練耳教學存在著很多必然的聯系,形成了既有學科教學的相同“共性”,又有其自身專業特點“個性”,這是教學過程規律的體現。
視唱練耳教學的目標是通過唱、彈、聽、寫等一系列手段,循序漸進地進行嚴格的訓練,使學生從實際音樂中體會并掌握音樂諸要素的功能,最后將技術性與藝術性緊密結合,使學生在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逐步掌握各種音樂技能。同樣,鋼琴教學要求從視覺、聽覺、觸覺三方面來進行,目的在與訓練大腦的音樂思維能力、感官對音樂的反應力。
視唱練耳可以分為視唱、練耳兩部分進行訓練,而練耳又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來訓練;鋼琴是將視唱練耳的這幾個部分運用到藝術的實踐當中,通過視唱練耳對“譜”的訓練、“腦”的訓練“耳”的訓練等,在鋼琴中完成音樂表現中所需要的對聲音品質的追求,對聲音想象、對樂譜記憶、對內心聽覺的綜合體現。
綜上所述,鋼琴教學加入視唱練耳的教學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視唱練耳的教學同樣也可以運用鋼琴中的一些訓練方法,二者相互作用,相互統一。這兩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的洞察力、注意力、聽辨力及記憶力甚至創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而且兩門學科都需要長期訓練與努力才能不斷提高,這就培養了學生的頑強的意志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責任編輯:曉芳)
參考文獻:
[1]詹藝虹.鋼琴教學與實踐[M].廣州:世界圖書出版社,2013 .
[2]汪沐溪.談視唱中的鋼琴即興伴奏[J]藝術教育,2009.
[3]黃芳.視唱練耳在鋼琴表演中的重要作用[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