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婕
〔摘要〕作為中國傳統家具典范的明清家具,其雕刻裝飾圖案在形式上的絢麗多姿、在題材上的豐富寓意以及對民族文化的自然流露,都成為現代家具設計學習和借鑒的源泉。明清家具的雕刻裝飾題材的內容、形式及寓意一些設計規律,并為現代家具設計提供借鑒。
〔關鍵詞〕明清家具雕刻裝飾題材
中國的造物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和積淀,家具的設計與制造同樣經歷了漫長的成長和變遷。從質樸粗陋的春秋家具到垂足而坐式的隋唐五代家具,從宋元家具設計的成熟與種類的完備,到明清家具極盡設計與制作的巧奪天工,中國古典家具從無到有,從稚嫩走向成熟,完成了在選材、結構、造型、工藝上的完美結合。
自明朝開始我國進入了古典家具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家具除了具備選材考究、結構精巧、工藝精細等優點外,在裝飾表達上也頗具魅力。明清家具的裝飾主要體現在家具形態的線型處理以及雕飾圖案上,而在線型的設計上也不乏雕飾的運用,例如我們常見的清代太師椅,其搭腦通常為兩端下彎的曲線,且端頭雕飾以云頭如意紋。在明清家具中,明式家具造型簡潔流暢,配有少量的雕飾點綴;而至清中期的家具受到當時經濟條件與政治思想的影響,其家具的雕飾可謂富貴華麗卻也難免有些繁瑣堆砌,因而明清兩代的家具雕飾前者素雅、后者厚重。下面主要對明清家具的雕刻裝飾題材進行研究。
一、動物題材
明清家具的雕刻裝飾善用各種寓意吉祥的動物來表達人們的情感,如龍鳳、螭虎、虬夔、獅、鹿、麒麟等,在這其中,龍又是明清家具雕飾中運用最多的題材。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象征,到了明清時期,其圖案和內涵幾乎被皇室壟斷,成為權利和地位的代言,龍紋雕飾也成了明清家具中最具代表性的裝飾圖案之一。明清家具上的龍紋雕飾一般可以分為常規龍紋和變體龍紋兩大類。常規龍紋較為寫實,在造型上分有團龍、正龍、行龍、升龍、降龍等。明清家具中常用的是將龍形簡單化的拐子龍、夔龍、二龍戲珠和龍鳳呈祥等紋樣。
動物題材的紋樣主要出現在以下家具結構中:橫材和立柱的端頭,如在盆架、燈架、鏡臺的端頭裝飾中,常見龍首紋圓雕、鳳首紋圓雕等;角牙紋樣,如透雕及浮雕草龍紋、透雕及浮雕螭紋、透雕鳳紋等;牙板紋樣,如雙螭紋、草龍回紋、雙龍喜紋、雙龍戲珠紋等;掛檐紋樣,如麒麟紋、螭龍紋、鳳紋等;桌案擋板紋樣,多見螭紋、麒麟紋、龍紋、鳳紋等。
二、植物題材
明清家具的雕刻裝飾還多用各種植物來寄寓人的品格和節氣,如蓮花代表玉潔,牡丹象征富貴,菊花表示長壽,竹子表達氣節等。明清家具的花草植物雕刻紋樣主要有卷草紋、靈芝紋、纏枝花卉紋、纏枝卷草紋、卷草靈芝紋、海棠紋、蓮花以及梅蘭竹菊等紋樣。其中卷草圖案的使用非常廣泛,因為它的構圖形式比較靈活,既可單獨構成圖案也可與其他題材構成圖案。單獨組成紋樣的卷草圖案可以用來裝飾透雕的卡子花或浮雕的邊緣,也可在長度方向上自由延展,因此用來修飾狹長的面積最為合適,視覺上靈動而富有韻律。
植物紋樣在明清家具構件上的運用范圍很廣。在案桌擋板上常見有花草浮雕紋,構圖獨立完整,以矩形畫面為主;在站牙上多見卷草紋、靈芝紋、纏枝紋、西番蓮花紋,紋樣為對稱式構圖,且整個紋樣根據站牙造型進行適合紋樣設計;牙板上的植物紋樣主要以對稱式或二方連續式布局呈現,多見卷草雙結紋、方勾花草紋等;扶手中的植物紋樣一方面要起到裝飾作用,一方面還要起到支撐作用,常見有靈芝紋、竹節紋、卷草紋等;在掛檐上多見梅花紋、桃花紋、菊花紋、海棠花紋、水仙花紋、纏枝葡萄紋等,大多以透雕的形式出現在家具結構中。
三、傳說故事及人物
明清家具的雕刻紋樣還采用各種人物、傳說故事來進行裝飾,如八仙、百子圖、五子奪魁、麒麟送子、高士圖、漁樵耕讀等,這其中都有著豐富的典故和寓意。五子奪魁紋樣為五個童子在搶奪一頂金盔,諧音魁,寓意為奪魁,在此處借寓五子考中狀元。麒麟送子以麒麟及小兒為題材,表達喜送麟兒之意。漁樵耕讀是以農耕社會四個最為重要的職業———漁夫、樵夫、農夫、書生為題材的紋樣,代表官宦對退隱生活的向往。
由于傳說故事及人物題材紋樣較大,也較為完整,通常出現在隔扇、折屏、座屏、插屏等大的家具構件上。根據不同的結構要求采用浮雕、透雕等形式進行雕刻裝飾。
四、吉祥文字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神,運用廣泛,在明清家具的雕飾中,經常可以看到表達吉祥、富貴、長壽愿望的福、祿、壽、喜等裝飾字樣。吉祥文字也常與其他紋樣共同組成寓意吉祥的圖案,如福壽圖、萬字團壽、萬事如意等。文字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裝飾性,其各種變體或書法形式都有較強的表現力,因此直接將吉祥文字裝飾在家具上是一種很好的表現手段。文字紋樣通常出現在家具構件的中心部位,多獨立成為裝飾圖案,如座椅靠背中的團壽紋,結子紋樣中的團壽紋、長壽紋等。有時文字也與動植物題材相配合共同構成裝飾圖案,但文字依然居中于整個圖案中。家具中的文字紋樣常與室內藝術品或屏風雕刻結合起來,體現出書法藝術、民族藝術和傳統文化的相應相生,頗具意味。
五、幾何紋樣
明清家具的雕飾中還多見呈幾何形態的紋樣。幾何雕刻紋樣多以簡練線條的組合變化成富有韻律感的各式雕刻紋樣,如拐子紋、云紋、冰裂紋、回紋、套環紋、曲尺紋等,此類紋樣可裝飾于家具的各個構件。
拐子紋也稱為拐子龍,由纏枝紋和龍紋兩組基礎紋樣構成。線條裝飾有的挺拔、硬朗,有的柔和、規范,其紋樣的轉角處理有直角形的,也有圓角形的,變化豐富又富有規律。拐子紋在座椅扶手中及桌子牙板和角牙裝飾中最為常見。
家具雕刻中的云紋形態多樣,應用也十分廣泛,有十分抽象規則的幾何形態,也有生動形象的自然形態。明清家具上的云紋裝飾變化非常豐富,有線條舒展的卷云紋、空靈蘊藉的如意云紋、朵云紋以及各式各樣的團云紋等。在明清家具的背板、角牙、牙頭、牙條、擋板、及各類板面等部位常裝飾有云紋。云紋的構圖流暢簡潔,寓意高雅,使家具的氣質品位更顯高貴。
冰裂紋又叫斷紋瓷,是古代龍泉青瓷中的一個品種,因其紋片如冰破裂,裂片層疊,有立體感而得名。家具雕刻中的冰裂紋,是將瓷器冰裂紋的形式利用透雕的方式呈現于家具構件中,多見于明清家具中床的圍欄、座椅靠背、透空的櫥門以及畫案的下擱板處,它們既滿足了特定家具部件需要透空的功能,又極大地豐富了家具的形體和裝飾效果,具有較強的立體感。
回紋是被民間稱為“富貴不斷頭”的一種紋樣,它是借鑒青銅器的回紋圖案移植到家具雕刻工藝上的。回紋在家具上的應用也很廣泛,書柜、櫥柜、桌案的牙板雕花之上,太師椅的靠背板上面,椅類家具的腿足上面和面板前沿都可見回紋裝飾。
通過上述研究可見,明清家具的雕刻紋樣如同中國傳統紋樣一般皆是“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明清家具上的裝飾圖案既有美好的寓意,又有很高的藝術性,并與家具的造型形成了珠聯璧合的效果。在對現代新中式家具的雕飾設計中,我們不僅要對明清家具的雕刻圖案進行模仿,還應利用簡化、抽象、夸張、分解和重組等設計方式進行改良,在傳承經典魅力的同時注入當今審美時尚的需求。
(責任編輯:劉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