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偉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2014年,中央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要判斷。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一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發展結構性矛盾凸顯的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和干部群眾,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加強和創新宏觀調控,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力求實現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綜合平衡。同時,重點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重大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工業強國戰略和“互聯網+”行動計劃,鼓勵和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些戰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經濟下行壓力。從今年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標看,經濟增長與預期目標相符,經濟結構調整繼續推進,農業形勢持續向好,發展活力有所增強。同時,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一些企業經營困難,經濟增長新動力不足和舊動力減弱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需要我們繼續保持戰略定力,持之以恒地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同時加強危機應對和風險管控,及時發現和果斷處理可能發生的各類矛盾和風險。
一年多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我們認為,新常態是我國經濟運行度過增速換擋期、轉入中高速增長后的一種階段性特征。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符合后發追趕型國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是后發優勢的內涵與強度、技術進步模式發生變化后的必然結果,其實質是追趕進程邁向更高水平的新階段。
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增長速度已經不是核心問題,關鍵是要提質增效。只有做好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大文章,才能實現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轉換。而實現這一階段轉換的重要標志,一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階段性任務基本完成,二是結構調整及發展方式轉變取得實質性進展,三是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基本形成。如果不能完成這樣的轉換,我們的“兩個一百年”目標將很難實現,也難以跨越類似一些拉美國家曾經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
新常態下,風險、挑戰與機遇并存。一方面,我們要看到,過去30多年中國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積累了不少風險。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期這些風險往往被掩蓋,一旦速度降低后就會逐漸暴露出來。制造業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面臨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不可避免會引發產業更替、企業劣汰、員工轉崗。在地方政府性債務、影子銀行、房地產、企業互聯互保等方面都潛伏著不少風險,“高杠桿、泡沫化”,最終都會向財政金融領域聚積。同時,當經濟達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不僅經濟問題會更加復雜,政治、社會問題也會更加突出。人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之后,就會對公平、正義提出更高的要求,相應的政治訴求也會不斷提升,過去長期存在的貧富差距問題、腐敗問題、環境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社會信用缺失問題等,都有可能成為引發社會動蕩的誘因。一旦社會穩定不能得到有效維持,追趕進程就會被迫放緩甚至中斷。
在看到風險與挑戰的同時,我們更應重視新常態下蘊藏著的新機遇。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經濟結構調整難免陣痛,但調整成功了就會提升資產質量,提升產業結構,并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和更大的價值。雖然一些傳統產業需求飽和了,面臨轉產調整,但一些新興技術、新的業態和新的需求正在涌現,供給創造需求的空間十分巨大。雖然國際市場對我國傳統出口商品的需求增長放緩了,但我們利用裝備能力、產業配套能力和資本輸出等優勢,在新一輪國際分工中,迎來向產業鏈中高端邁進的歷史機遇。保護環境、治理污染表面看會增加成本,但提供需求快速增長的生態產品,走低碳、綠色發展道路,環保技術、新能源等領域則會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總之,中國經濟發展所處的新常態,既是由過去時發展而來的現在時,更是蘊含著巨大變革和創新活力,邁向歷史發展新階段的未來時。在這個演化過程中,認識新常態很重要,適應新常態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領新常態,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作為直接為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提供研究咨詢服務的智庫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應該、也有信心能夠對此發揮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當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自身的建設與發展正在迎來一個新的歷史機遇期。繼2013年4月和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有關智庫建設工作的報告作出重要批示之后,今年1月中辦、國辦公布的《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將中心列為第一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同時又列為負責聯系協調智庫的黨政所屬政策研究機構。
不久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剛剛度過了35歲生日,正從“而立”走向“不惑”。根據上報中央的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方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將實施“政策研究與決策支持創新工程”,推進研究提質、人才創優、國際拓展、保障升級四大計劃。爭取在建設國際一流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服務于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道路上不斷進步,為國家、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