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伊莎貝拉·博爾頓



蘇格蘭獨立公投鼓舞了歐洲各地的獨立派。1861才實現統一的意大利,獨立運動之多超過其他大多數國家。
最近,由商人布沙托倡導的威尼斯獨立運動引起意大利人們的關注。布沙托搞了一次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在線公投,他宣稱,87%的人投票支持威尼斯獨立。
從威尼斯開車兩小時,靠近斯洛文尼亞邊境,另外一個小城也在搞獨立。
的里雅斯特(Trieste)有悠久的文化多元歷史。連續好幾個世紀,這里曾經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二戰后,成了丘吉爾分離西方和東方“鐵幕”的南方前哨。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位于當時南斯拉夫交界的的里雅斯特成為國際法律承認的自治實體。不過一直被軍事占領,直到1954年交還給意大利。
被占領了
但是,對于“自由的里雅斯特運動”的成員來說,的里雅斯特的自治并沒有結束。過去幾個月,他們的幾次集會示威曾經吸引2000到8000人參加。
距離海濱只有5分鐘路程、一所年久失修的19世紀公寓樓內,維托·波坦察仍在夢想著“解放”。窗口懸掛著三面紅旗,紅旗上印有的里雅斯特的傳統城徽,辦公桌也搭著一面同樣的紅旗。城徽到處可見:文具上,茶杯上,甚至波坦察的臉譜網頁。
波坦察說:“我們是在為的里雅斯特人民的利益而戰。我們是在抗擊意大利政府。”歸根結底,在他看來,他們是“被占領”了。
在的里雅斯特,人們就著面包加斯洛文尼亞奶酪喝威尼斯特產Spritz雞尾酒;海濱咖啡館內,卡布尼諾可以淋上維也納生奶油。許多人自己首先定位為的里雅斯特人,然后才是意大利人。
曾幾何時,這座城市是奧匈帝國的一個重要港口。“統一廣場”三面是哈布斯堡風格的宏偉建筑,另外一面是大海。
一座牌匾,標志著當年墨索里尼宣布歧視猶太人種族法案的地點。圣安東奧天主教堂和塞爾維亞東正教堂一同坐落于運河邊,不遠處就是猶太教堂。
波坦察說:“我們都是多文化人。”他的父母是意大利和克羅地亞人。波坦察為的里雅斯特和周邊地區爭取獨立的“自由的里雅斯特運動”正是要反映這一點:他主張,獨立后,意大利語、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語都將是官方語言。
波坦察說:“意大利壓制我們的文化時間太長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法西斯統治期間,的里雅斯特的斯拉夫人被迫“意大利化”,這段歷史并不遙遠。
波坦察和他的支持者相信,的里雅斯特的自治地位是符合國際法的。
他們說,1947年聯合國安理會憲章承認里雅斯特和周邊地區—包括現在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部分地區—是一個“自治實體”,意大利語和斯洛文尼亞語都是官方語言,前提是委任國際間承認的領導人。但是,那個“自治實體”其實并沒有真正存在。的里雅斯特獨立那7年間,不同地區分別由英國、美國和南斯拉夫管轄,直到1954年簽署“倫敦備忘錄”,將大部分領地交還給意大利。
波坦察認為,這一決定等同于非法入侵。“60年了,意大利統治我們的人民。1947的公約是法律,是我們這個地區的憲法。”
他的同事喬吉·德斯科維奇·德斯奇絕對同意。他認為,的里雅斯特是“被冷落的耶路撒冷”。
德斯奇說:“我實際上是意大利人,但是我心中保留著克羅地亞、威尼斯、斯拉夫的基因。我們這個城市可以擁有所有這些特點,讓她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心。”
有經濟型目的
波坦察的目的既是文化性的、也是經濟性的。
波坦察指出,的里雅斯特擁有國際級重要港口。他認為,大筆進口稅本應該屬于的里雅斯特,不過“意大利政府拒絕執行法律”、把錢收走。
為什么相對來說更繁榮的的里雅斯特非要“和意大利一起摔跟頭呢”。在他看來,意大利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大多數的里雅斯特人怎么看呢?既是的里雅斯特人、又是意大利人,他們對此現狀好像很滿意嗎?波坦察聳了聳肩:他們無法否認法律的存在,“(獨立)這個項目更重要。”
他說,這只是個時間問題。過去一年,他數次向聯合國提交信函以及聯名請愿書,要求聯合國承認的里雅斯特的自治地位。
波坦察說:“我們還沒有收到回復。”
他們瘋了吧
在的里雅斯特,好多當地人看起來并不為此感動。在原來的猶太人聚居區中心一間新開張不久的酒吧內,一名顧客說:“他們瘋了。根本不可行吧?”
另外一名顧客更直接了當:“唯一讓我信任的政府是奧匈帝國。”
不過,波坦察和德斯奇還是充滿希望。
蘇格蘭獨立公投給世界各地更多地區的獨立運動開啟了一扇大門。但是波坦察認為,最好不要把他們和蘇格蘭相比較。
他堅持說:“蘇格蘭和我們這兒沒有可比性。我們并不是要爭取獨立,我們已經是獨立的了。”
只不過,其他人必須認識到這一點!(編輯/唐馨)endprint
海外星云 2014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