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偉
上世紀70年代中期,當曾憲梓創立金利來在香港站穩腳跟,開始可以不用緊緊張張地為一日三餐而四處奔波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該是為祖國、為家鄉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的時候了。
于是,曾憲梓以投石問路的方式向家鄉梅縣的華僑大廈贈送了兩部汽車。
那一天,曾憲梓懷著激動的心情,返回闊別多年的故鄉,并受到故鄉人民的熱烈歡迎。
當曾憲梓懷著復雜的心情,看到經歷文化大革命后的學校已變得破爛不堪,教室的桌椅板凳只剩下三只腳,足球場早已荒廢用來種番薯,鄉間學校的數目還不及解放的時候多時,他忍不住熱淚盈眶。曾憲梓想到自己深受祖國培育之恩,但卻未能留在國內參加建設,心里更是覺得十分難受,一種兒子對深愛的母親未盡天職的慚愧之情油然而生。
曾憲梓從此更加堅定了自己一定要努力從商、一定要繼續節衣省食的信念,他渴望創造和積累更多更大的財富,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以另一種方式,為他的祖國、他的家鄉作出應有的貢獻。
雖然這時候,曾憲梓的生活實際上剛剛步離溫飽階段,他的事業的發展更需要一點一滴的資金的支持,但他還是咬緊牙關,毫不猶豫地將自己千辛萬苦賺來的錢,捐獻出來,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
1977年,曾憲梓給母校東山中學捐建了第一座在當時首屈一指的教學大樓。在當時,身家并不優厚的曾憲梓能夠率先為家鄉建設出心出力,立刻受到了領導層的關注。不久,葉劍英委員長在廣州接見了曾憲梓,他們是梅縣同鄉,而且還是東山中學的校友,一見面,大家就親切地交談起來。葉劍英對曾憲梓說:“家鄉的經濟建設,教育事業還很落后,希望你能多支持家鄉的發展。”
曾憲梓說:“這正是我多年的理想,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家鄉各項事業的發展。”
曾憲梓言出必行,他一方面逐步發展金利來的生意,穩中求進;另一方面,他的生活簡樸到令人難以相信卻又不得不信的程度。他一直是這樣堅定不移地集中他的精力、他的財富來實現他的人生三大愿望:從1976、1977年開始到1994年這十幾年來,在家鄉以及全國各地的捐資總額已經超過兩億元,捐贈的大小項目超過兩百項,內容包括祖國和家鄉的教育事業、體育事業、醫療等方方面面,并帶頭在窮鄉僻壤的梅州山區投資設廠,為海外的華僑、港澳同胞關心和參與祖國和家鄉的建設起到了極大的鼓動和促進作用。
對于曾憲梓的愛國義舉,家鄉人民不禁交口稱贊他“愛國如家,愛鄉如命”。梅州市的市長曾多次贊嘆說:“曾先生拳拳報國之心、殷殷桑梓之情,故鄉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為此,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曾經揮毫為曾憲梓寫下了“梅州增憲,譽滿桑梓”的條幅,表彰他的無私、無悔的奉獻精神。
(選自《曾憲梓傳》)
思考練習
1.“梅州增憲,譽滿桑梓”八個字有什么含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本是為了表現曾憲梓奉獻精神的,為什么寫他看到故鄉的“學校已變得破爛不堪”這一內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憲梓為家鄉和祖國做了哪些事?請分條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如何表現曾憲梓先生愛國愛鄉偉大情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