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從1961年起,前蘇聯、美國等國相繼發射載人宇宙飛船,或飛往月球,或建立國際空間站……開創了空間文明時代;袁隆平,作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研究的雜交水稻技術在近20年內為全國增產糧食3000多億公斤,每年為世界多養活了7000萬人;電影從傳統的聲光藝術發展到如今能調動人的所有感官,體驗墜落、噴水、拍腿、煙霧、光電、人物表演等的3D影視;而博客、網購、手機、電話等,也使地球成了名副其實的“地球村”……
請以“世界因科技而精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寫作本文題時,如果寫記敘文,可以結合親身經歷,寫自己從創造的科技產品中體驗到世界的美妙、身心的愉悅;如果寫議論文,可以著重用事實論據和對比的手法,以并列式的結構,表明是科技推動時代的進步,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如果寫說明文,一定要著眼于某一種熟悉的東西,緊扣其特點,采用合理的說明方法和恰當的說明順序,寫其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現場作文一
當人類的發展 以科技為推進劑
錢紅梅
從昔日的竹簡刻字到如今的激光打印,從昔日的望聞問切到如今的核磁共振,從昔日的弓箭長矛到如今的洲際導彈,從昔日夸父追日的傳說到如今“勇氣”號登陸火星的現實……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在各個領域推動著人類的進步,不斷地拓展著人類的生存空間和探索領域。
在“科教興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指導下,教育發展的成就令人矚目。尤其是教學設備的更新,更是見證了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還記得,我在幼兒園時老師用的是粉筆加黑板,小學時用的是實物投影儀,初中時已是電腦投影機。如今高中已在用遠程網絡教學,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學生的學習效率大為提高。
科技促進了教育,教育又反哺于科技,實現了雙贏互動。從2003年“神舟”五號的發射,到2008年舉世矚目的“神舟”七號,再到2013年“玉兔號”月球車的月球之旅,無一不是教育發展所帶來的科技進步。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點燈不用油,耕地不用牛”,這是那個物質極端匱乏的時代,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如今這些早已成為現實。科技的發展,大大超越了人們當時的愿望。如今電話不只是固定的,功能齊全的移動電話也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升級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手機上網,視頻聊天,購物游戲,新聞電影……坐在家里,便可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躺在床上,就能觀看各種視聽節目。
科技的發展不但提高了人類的物質生活,也促進了人類身體健康的發展。解放初,困擾人類多年的血吸蟲病被消滅,2003年我們又解除了SARS病毒的威脅,2009年成功遏制了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我們在應對這些病毒危害的同時,也拓寬了對人類生命科學的研究。
回顧人類每一步的跨越,我們都不得不感嘆人類智慧創造的科技。世界真神奇,神奇于科技探尋的千變萬化,神奇于發展的日新月異,神奇于人類的探索與想象,更神奇于富于創新與創造的人類。
教師點評
本文采用總分結構,注重行文順序的合理安排與層次過渡,開篇結尾均巧妙點題。文章開頭用一組排比句,通過事實對比反映了從古到今科技的進步,然后用幾個分論點分別從科技引起教育的巨變、教育帶動科技的騰飛、科技帶來生活方式的巨變以及促進了人類的身體健康等方面逐層深入地論證了“科技推動了人類的發展”這一論點。本文論據充分,主題鮮明突出。
現場作文二
世界因科學而精彩
譚寧
“科學本身并不全是枯燥的公式,而是有著潛在的美和無窮的趣味,科學探索本身也充滿了詩意?!边@個世界因科學的發展日漸美麗,日漸精彩!
科學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曾幾何時,人們懼怕黑暗的到來,因為當最后一抹陽光被地平線吞噬時,也就意味著人們將要在漫長的黑暗中等待,無法工作,但生活還得繼續。就像克羅齊所說:“人類用知識的活動去了解事物,用實踐的活動去改變事物。”于是,愛迪生用“科學”的雙手發明了“電燈”。瞬間將漆黑的夜點亮,人們的心也隨之亮了起來。隨著科學的發展,網購成了一種時尚,人們可以足不出戶購得天下物。要知道,與其走街串巷、東奔西跑地去買東西,倒不如端杯咖啡,優哉游哉地在網上慢慢“淘”。
于是,在這一刻,人們明白,是科學讓他們如此輕松。
科學愉悅了人們的身心。
就像巴甫洛夫所言:“感謝科學,它不僅使生命充滿快樂和歡欣,并且給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科學送給人們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電視。人們因娛樂節目而捧腹大笑,為瓊瑤劇感人的情節潸然淚下……人們總說電視帶給他們快樂。殊不知,是科學給了我們快樂,給了我們美好的生活。
你瞧,人們現在掌上玩的是游戲機、腳下踏的是電玩、眼睛觀賞的是NBA……環顧四周,哪兒都有科學的產物,哪兒都有科學的蹤跡!
于是,在這一刻,人們頓悟,是科學賜予他們快樂。
科學讓人類看到了希望。
“科學給人自由,以反抗自然法則。它致力于把自然力量的魔杖交到人手中;它要使我們的精神擺脫萬物的奴役?!比藗兝萌找姘l達的科技,在浩瀚的宇宙中探索,人們將人造衛星送上了天,為測量大地找到了新的方法。嫦娥,一個神話里的人物,牽起了中國人一個神話般的夢??涩F在,這已不是夢,中國人用科學的力量實現了它。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人對宇宙的認識會越來越全面,越來越豐富。因為有科學,一切皆有可能。
于是,在這一刻,人類了解,科學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科技拓寬了人類的視野,開拓了人類活動的新領域,增加了人類對未來的信心和勇氣,這就是科技的重要作用,也是眾多科學工作者獻身科學的力量源泉。也因如此,這個世界在科學的發展中不斷地改變著,精彩著?;蛟S,你也可以用科學的雙手給世界增添一抹精彩!
教師點評
本文的精彩之處有三:一是結構嚴謹,層次清晰。全文總體上呈總—分—總的結構,主體部分采用三個分論點,展開逐層深入的論述;首尾呼應,又點明題旨。二是論據充分,論證有力。作者準確地運用了豐富的材料,足以讓讀者感受到科學的偉大力量,體會到科技的魅力。三是語言靈動,富有感染力。除了準確、豐富的詞匯外,不斷變換的人稱,較好地適應了作者情感的變化。
現場作文三
走進世博,感受風采
王子玉
上海,這座聞名世界的城市,以其“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從涼爽濕潤的清晨,一直等到日上三竿的中午,我終于踏入了世博園區的展區。
路過粉色的日本館,走過歡聲如潮的韓國館,我終于走進久聞大名的石油館。在石油館的吉祥物“油寶寶”的引領下,我們進入了環形通道,到了傳說中令人激動的4D影院。隨著燈光漸漸地暗下來,屏幕上出現了“石油夢想”四個大字。我戴上服務員給我的黃色眼鏡,進入夢幻般的世界。突然,一只霸王龍向我張開血盆大口,嚇得我大喊“救命”。恐懼還沒過去,又有一只翼龍飛到眼前,慌得我迅速轉頭,它卻從我的肩膀上飛走了。接著,海底開采石油的鉆井隊過來了,一艘艦艇飛快地掠過。這時,屏幕上出現了一位總統正在演講。只見他的衣服逐漸變成了石油,最后只剩下他光著的上半身,而他卻露著一肚子肥肉,不知所措地望著我們。
我終于明白,失去了石油,我們將無法生存。
當欣賞完具有東方特色的場館后,我隨著人流又領略了西方人的浪漫。我坐著車,眼前剛掠過外形像牛仔帽的西班牙館,就又被那全身長滿刺的遠看像仙人球的英國館吸引。這座沒有屋頂的建筑是一座種子圣殿,它的外形由6萬根內含各種植物種子的透明亞克力桿組成,被觀眾戲稱為“蒲公英”。接著,我又來到被命名為“和諧都市”的德國館。穿過動感隧道,便進入了展館的主體——體現德國獨特民族風格的13個展覽廳,有海港新貌、未來規劃室、創新工廠、幕后景觀等。但最吸引我的還是動力之源展廳。展廳內有一個金屬球,在兩位解說員的帶領下,所有觀眾一起呼喊,1.2噸重的巨大球體竟然擺動了起來。
出了德國館,我走進了外形彎彎曲曲,遠看像個紅紅的大麻花的澳大利亞館。踏著紅地毯,穿行在100多米長的玻璃通道里,只見房頂上出現了許多造型奇特的魚,墻壁上還鑲嵌著一艘大輪船。進入展館的中心區域后,發現這里是一個可容納1000人的環形劇場。在環繞的高科技鉆石型大屏幕上,可以看到由3個小朋友講述的21名澳大利亞和中國兩國女性的工作與個人生活情況的短片。
“坐地日行八萬里”,世博會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教師點評
本文構思巧妙,匠心獨運。怎樣才能做到“坐地日行八萬里”呢?作者巧妙地想到上海世博會,“坐”在家里,就能周游各國,領略各國的特色風光、文化內涵以及前沿科技。這是作者選材的巧妙之處。另外,作者選用了說明文,讓人眼前一亮。而且,寫作時不呆板,語言較活潑,能夠按游蹤的說明順序一一寫來,很好地表現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