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素材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
2.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 建
3.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唐]顏之推
4.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唐]張 籍
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 維
6.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7.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這說明母愛是非常偉大的,是永遠伴隨在我們身邊的。——[前蘇聯]岡察爾
8.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前蘇聯]高爾基
9.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黎巴嫩]紀伯倫
10.“愛”使人安樂舒暢,就好像雨后的太陽。——[英國]莎士比亞
11.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法國]雨 果
12.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美國]惠特曼
經典事例
75歲老太太扮“米奇”為兒子賺錢娶媳婦
經典的米奇造型,圓鼓鼓的黑色燕尾服,揮動手臂和游客打招呼……在王城公園門口,一個憨態可掬的米奇吸引了人們的注意,有細心的人發現,這個米奇有些駝背。其間,有個奶聲奶氣的小女孩過來合影,發現扮米奇的是位老奶奶,甜甜地喊了聲“米奇奶奶”。在米奇摘掉頭套后,大家愕然發現,扮演米奇的竟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太太……
“米奇奶奶”名叫楊志巧,今年75歲。目前,她和小兒子相依為命,住在西工區一處廉租房中。街道辦事處給她辦了低保,但為了掙錢給兒子娶媳婦,她仍然堅持在王城公園賣兒童玩具。后來,楊志巧的小兒子買了一套卡通米奇服裝,周末出來扮米奇與游客合影掙錢。前段時間小兒子有事,楊志巧將衣服穿了起來,游客合一次影,她能賺到10塊錢。為節省時間,每天早晨,楊志巧要準備好早飯和午飯。在王城公園門口,她將玩具擺出來賣,游客漸漸多起來的時候,她就穿上米奇服裝,戴上頭套開始扮米奇。“兒子40多歲了,還沒娶媳婦,我不能成為他的累贅,我得多掙錢,好給兒子娶媳婦!”楊志巧笑著說。
“賣花爺爺”為養子開顱手術籌錢
“三里屯太古里附近有個老爺爺,為了給兒子做開顱手術在賣花,希望有路過的人幫他買買花吧,舉手之勞。”3月14日左右,這則消息附帶著老人和盆栽車的照片被一位市民發到了微信朋友圈中,很快,這一消息蔓延到了微博、百度貼吧等多個網站上。此后,“三里屯賣花爺爺”的攤位成了三里屯的一大景點,老人只要推著車一出現,立刻就會被路人團團圍住,有人拍照,有人詢問,花也很快被買光。
3月17日晚上8點左右,在老爺爺的攤位旁,圍著至少有一百位市民。人群分為兩撥,一群人圍著放有盆栽的板車挑選花,另一群人則向老人遞著錢。當車上的盆栽被搬空后,兩撥人合二為一,將老人團團圍住,大家七嘴八舌問著老人的情況。許多攥著錢的手伸向老人,老人在表示感謝后將錢收下。而送出錢的熱心市民們有的隨意挑走一盆盆栽,有的則空手離去。晚上不到9點,老爺爺看看空空如也的車準備離去,被人群中一名20歲左右的小伙子攔了下來。這名年輕人掏出一沓用報紙包著的錢說,自己是來北京打工的,和工友們聽說了老爺爺的事情后,大家一起湊了7400元送過來。
老人的兒子郭成剛今年26歲,因癲癇病,沒有工作。但他并不避諱談及自己是郭和興的養子,他說,在他心里,只有郭和興這一個父親。郭和興說,自從兒子13歲患癲癇病以來,他愁得總睡不踏實,就希望能有一天,兒子的病能好。但無論怎么樣,即使砸鍋賣鐵,都不會放棄給兒子治病。而郭成剛則說自己最大的心愿是想找個工作,照顧父母,干啥都行,“只要能養活爸媽”。
“男版孟母”引同學膜拜
2014年春學期剛開學,蘇以彬這個高齡“學霸”又一次名揚江大校園。因為在“高等數學”這一科的期末考試中,他得了滿分,從而引來同學膜拜被封為“學爸級學霸”。
女兒蘇曉梅到哪里讀書,父親蘇以彬就將自己的小餐館開到哪里。蘇以彬被網友稱為“男版孟母”。2013年,父女二人一起參加高考,同時被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同一個專業錄取。
蘇以彬讀的是營銷策劃專業,大一上學期主要學的都是公共課,高數、英語、計算機等。去年期末考高數,蘇以彬說:“半個小時就做完了,感覺還不錯。”成績出來,讓其他同學大吃一驚。全系96個學生,蘇以彬考了100分,第一名,而且考滿分的只有他一人。同學小劉說:“他這么大年紀考滿分,我們覺得慚愧極了,膜拜!”
蘇以彬說自己從小就愛讀書。因為高考時差幾分落了榜,只能去學了廚師。他一直不甘心,這也是多年來他對女兒嚴加管教的原因。之前,女兒蘇曉梅一直對蘇以彬的“貼身”陪讀很不滿;現在,她漸漸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老爸老媽掃雪30里只為送女兒趕火車
大年初八,年后上班第一天,因為陜北降雪天氣,給很多上班族返程帶來了不便,為了送在陜西榆林上班的女兒順利到達火車站,家住延安農村的一對年逾花甲的夫婦竟然掃雪30里山路。說起父母為自己掃雪的場景,女兒彭彩琴眼中有淚花閃爍,她說,自己平時到火車站乘坐小面包車。這幾天雪下得太厚了,無法乘坐了,為了讓自己順利趕上2月7日15時的火車,早晨8點鐘吃完飯,父母一人拿著掃帚、一人扛著鐵鍬踏上了掃雪的送別路。盡管自己不讓他們去,但是父母說什么都不聽。當自己腳下踩著父母掃出的山路趕到火車站時,內心翻涌著的不僅僅是感動,更多的是難以在家盡孝的遺憾。彭彩琴的父親說,常常盼望著自己的女兒什么時候能回來,女兒回來了,到走的時候又不想讓她走,那天雪下得那么厚,放心不下女兒一個人到火車站,所以才和老伴掃雪將女兒送到了火車站,這樣自己也就踏實了。
6旬父親堅持陪兒開車返程2450公里
馬年春節前夕,獨自一人在重慶打拼了五六年的蒙超新買了一輛轎車,他決定駕駛這輛轎車回內蒙古赤峰市烏丹鎮老家。這也是29歲的蒙超頭一回開車回家過年。按照計劃,蒙超要在2月5日大年初六返程。在蒙超離家前三天,父親蒙瑞國就一直關注著赤峰到重慶這一路上的天氣,天氣預報說,未來幾天,中國中部大雪,他就開始不放心了。蒙瑞國跟蒙超提出:“我陪著你開車回重慶。”蒙超擰不過父親,只得同意。“其實,我是擔心我爸身體受不了,畢竟他今年60歲了,路又太遠。”從赤峰烏丹到重慶,一路大雪,2450公里的距離,父子倆走了45個小時。大雪中,父愛蜿蜒如路。
別讓“常回家看看”成“畫餅充饑”
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從2013年7月1日開始實施,與老版本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相比,新法內容從原來的50條擴展到85條。尤其需注意的是,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八條更明確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該法同時規定,如果贍養人在單位工作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此外,新法還首次從法律上明確了將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年節。
七兄妹20余年堅持回家團聚
董炳巒來南京生活已20年,每年過年他都會回徐州老家看望父母。同樣,分散在國內各地以及遠在日本的董家其他六兄妹也是如此,每到團聚時一家人都會在一起拍張合影,1994年至今已堅持了20多年。據了解,董家七兄妹大多處在事業最繁忙的年齡段,他們有的是跨國企業駐華骨干,有的是國內知名學者,但逢年過節時,大家都會盡力趕到徐州農村聚一聚,陪陪父母。日前,董炳巒將20多張全家福整理并上傳西祠胡同后引來極大關注,看著這一家人的滄桑變化,很多人感慨時間飛逝,唯有“家”和“父母”才是人生最值得留戀的存在。
延伸訓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人們是離不開親情的,只要你細心體味,就會發現在我們的身邊到處是值得珍惜的親情。親情是山,是海,是碧空藍天,是母親慈愛的目光,是故鄉一聲聲親切的呼喚……擁有親情,就擁有自信、幸福和快樂!
請以“守護親情”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當你失意時,親情給你信心和堅強;當你受到委屈時,親情為你找回公道與尊嚴;當你悲痛欲絕時,親情會在你結冰的心海里注入暖流。守護即看守保護,守護親情即不讓親情流失,這是珍惜親情的表現。針對本文題,我們可以寫記敘文,寫父子、父母、弟兄、祖孫等家庭故事,表達自己,對親情的理解,或由于對親情的忽視而自責等;也可以寫議論文,闡述親情是什么,如何守護,守護親情的意義是什么。但無論是記敘還是議論,立意的落腳點都應是對親情的守護。
二、請以“幸福家庭”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怎樣才算幸福的家庭?“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構思時不妨深入思考:幸福家庭應該具備哪些特征?幸福家庭取決于財富權力,還是取決于家庭成員之間的融洽相處?不富裕的家庭能否成為幸福家庭?家庭之愛究竟包括哪些?
文體上,可以寫成議論文,選一個觀點成文,也可以同時列出不同的觀點,要注意選材得當,論證充分;也可以寫成敘事性的文章,比如小小說,借以傳達一個與文題有關的觀點;也可以寫成抒情性散文,表達對幸福家庭的設想等等。
三、請以“我家的老照片”為題,寫一篇關于親情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從題目的要求上看,本文題必須寫親情,但是比起一般寫親情的文章,本文題更為形象,具體可感,易于駕馭。
“我家的老照片”,照片上的成員應是自己的家庭成員:祖父母、外祖父母,還有自己的爸爸媽媽。如果有自己,那也應當是很小的時候。因此文章應是回憶性的文章,可以回想當年溫暖的場景和故事,借以展現親情。照片可以是一張,也可以是很多張。但在寫的時候,不宜寫得過多,挑選一兩張最有意義的照片來寫,才能寫出深度。在文體上,適宜寫成記敘抒情性文章,議論文不合適。
四、請以“親情伴我同行”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本文題確定了寫作的人稱是“我”,所寫內容要圍繞自己的生活軌跡來寫,抒發對親情的感悟與體驗,闡明人生道路上親情之火不會熄滅的道理。
在立意上,我們可以謳歌親情;可以寫珍惜親情;可以呼喚親情;當然,還可以另辟蹊徑,頌揚不是親情卻勝似親情的人間真情。但在寫作過程中,不能遠離或偏離“親情”與“我”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