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翻開一本民國的舊課本,沉睡在光陰里的書香一瞬間將我覆蓋。文字簡靜美好,拙樸醇厚,沉靜從容。不繁文縟節,不喊口號,不唱高調,天性自然,人性溫暖。老課本中的文字,來自源遠流長的漢語,一字一意象,一詞一乾坤,清氣四溢,意蘊深長。美好的文字永遠是溫潤的,有情感,有力量的。
我似乎成了民國時期的孩子,坐在春日午后灑滿陽光的教室,捧一本民國的課本,語聲瑯瑯,唇齒留香。又仿佛置身文字的原野,左采一朵,右摘一朵,令我目不暇接。
書中圖文并茂,不少插圖是豐子愷先生所做。我不禁要嫉妒起民國的孩子,開啟智慧之初就有畫家豐子愷溫情的畫筆,為他們畫下山川、河流、草木、魚蟲、孩子、螞蟻、月光,他筆下的天地萬物皆具性情,詩意流淌,深情款款。那時的孩子多幸福,有慈父一般的畫家,教他們惜花草如鄰,憐小生靈如手足,因為,我們和它們同是大地的孩子。
一百年前,書中一字一句召喚多少顆懵懂的童心,喚醒一顆顆沉睡的種子。那一刻,風和日麗,歲月靜好。上蒼微笑著俯視著孩子們,等待他們在幽幽書香里慢慢長大。回望民國時期,那時雖金戈鐵馬,戰亂不息,卻有精神世界的寧靜祥和,淡泊從容。老課本中童心盎然,即使物換星移,滄桑變換,也經得起日月細細翻閱,依然是本一生也讀不完的好書。
一代代的生命捧著她,溫暖彼此生命的每一個寒夜;一代代的生命捧著她,潤澤每一個幼小的靈魂。回首民國時期,總讓我想起他們,那些璀璨如星的名字:蔡元培,魯迅,陶行知,朱自清……
課文《秋花詩》中寫:“春花木本好,秋花草本妍。”文中教我們識得花兒芳名。識得花草名,原是上蒼布置給我們的功課。世間每一個生靈,都是莊嚴的。我們認識她們,如同識得自己的芳鄰。如今住在高樓大廈里的孩子,聽不見布谷鳥的鳴叫,分不清蒲公英和雛菊,聞不見桂花的暗香,卻對網絡游戲中的人物如數家珍,他們是遠離泥土和大地的孩子,遠離花草、樹木、溪流、小鳥的孩子。他們張張嘴巴,喚不出幾朵花的名字,生活在塵世的他們是多么孤單。漫畫家錢海燕說,希望在臨終前,給我一個月的閑暇,我想知道世界上每一朵花的名字。多么有情趣又溫情的女子啊!
《蜘蛛結網》一課,用筆極簡極淡,六七歲的孩子,見一張蜘蛛網中落了一只蜻蜓,他執桿挑破蛛網,救出了小蜻蜓。“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用情如江河開闊,潤物無聲,人類的仁慈和悲憫才是塵世的大愛。
上蒼俯視著救蜻蜓的孩子,俯視著人類的良善與仁愛之心。
《勿貪多》一課,很有趣。讀之,余味悠長。孩子將手伸進瓶中取糖果,手里攥了大把,握滿糖果的手在瓶中取不出了,急得大哭起來。身旁的母親只說了一句話:“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文章雖小,蘊涵人生之哲理。貪欲之念是生命痛苦的根源。自孩童時,父母就告訴我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吃東西時,白發的祖母對我說,少食滋味好,多食滋味少。意思是吃得過多,難以消化。我們童年時懂得的道理,其實夠我們受用一生。勿貪多,教我們懂得節制與取舍。
如今有些貪官,利用手中權力無休止的索取和占有財富,不知道他貪婪的手自瓶中索取的是糖果,還是砒霜?
《天然之美》一文,鄭家姐妹倆人,姊喜清潔,謂清潔為美;妹喜妝飾,謂妝飾為美。二人爭論不決,乃問母,母說:“清潔為天然之美,且有益于衛生。妝飾為人工之美,復近奢侈,吾以清潔為佳。”如今有許多的母親,愛慕虛榮,為了讓女兒出人頭地,一夜成名,帶著花樣年華的女兒去醫院整容。鄭氏姐妹多么幸運,有一位智慧的母親,告訴女孩什么是美?天然就是美。其實,一位女子,若想花容永駐,與其化妝和整容,不如多讀幾本好書。
年幼的孩童,人生猶如一張潔凈的白紙,教育就是在白紙上嚴謹的作畫,而不是肆意涂抹。教育就是給人一個清白有節的人生。
文字有著穿透光陰,超乎尋常的力量。它引領我們,躲避俗世一切的浮躁和喧囂。
一本老課本如百年的月光,灑滿你心靈的每一寸空間。佛家言,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果,一個生命就是一條河流,那么邂逅一本好書,心中就有了一輪明月。
(選自《文苑·經典美文》2013年第10期)
思考練習
1.“我不禁要嫉妒起民國的孩子”一句中“嫉妒”一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認為民國的老課本“經得起日月細細翻閱”,原因是什么?請分條概括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百年的月光”為題有什么含意?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國的老課本給我們諸多啟示。請根據文章內容,談談你對好書對教育的作用的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