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不僅是多姿多彩的,而且是紛繁復雜的。生活的百相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我們的心中或泛起漣漪,或留下深深的烙印。打開往事的門,捕捉生活的瞬間,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請以“生活百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本文題在審題方面沒有難度,但題目中的提示語暗示不能僅是對生活百相的展示,而是要由生活百相揭示出生活的事理或對生命的思考,這樣才能使文章有深度。此類文題的寫作很容易流于平淡,甚至千人一面,因此要想寫得精彩就得在構思、選材方面多動腦筋。寫記敘文,可以通過典型事件或典型場景來展現人物,要注意通過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以及典型的細節描寫等,凸顯出人物的個性,借某一人物形象的代表意義而觀照某一類人,從而揭示鮮明的事理。該文也比較適合寫成議論文,可以借某些生活百相而探究原因,剖析現象,挖掘根源,從而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彰顯出深刻鮮明的生活事理,這樣也能寫出有深度、有意蘊的文章。
現場作文一
一件小事
張秀麗
雨還在下個不停,我焦急地等著公交車。污濁的泥水浸濕了我嶄新而漂亮的皮鞋,我心里很是難受。
公交車頂著雨,懶洋洋地開過來了,車上擠滿了人。車還沒有停穩,一群人就擁擠在了車門口。車上的人有跺腳的,還有低聲咒罵老天爺的。我扶著把手站在靠車門前,車內被乘客帶進來的泥水順著車門縫緩緩地流了出去。
“你眼睛瞎了啊!怎么這么沒教養,那么臟的鞋往哪兒蹭呢?有沒有點公德心?”一個尖厲的叫聲從旁邊的座位響起。我回頭望去,一個20多歲的漂亮女孩,穿得活像一只“花蝴蝶”,正擦拭著自己雪白的褲子上的一小點泥漬。一個穿藍色工作服的中年男子滿臉通紅,尷尬地站在她旁邊,看來是中年男子的鞋碰到了女孩的褲子。
“對不起!剛才急剎車,我沒站穩,實在對不起啊……”還沒等那男子說完話,那個女孩又開始破口大罵:“什么?道歉有什么用?‘對不起值幾個錢?你知道嗎?我這條褲子可是新買的,真沒教養……”那女孩還在滔滔不絕地叫罵,那個中年男子的臉漲得更紅了,依舊不停地道歉。
車上的人議論紛紛,有人開始責怪女孩太過分了。那女孩漸漸不做聲了。
車依然慢慢行駛,又到了一站,那個女孩前面的人下車了,中年男子坐在了座位上。
又是一群人上了車,站在我旁邊的是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奶奶。老奶奶喘著粗氣,四處張望似乎想找個空位,但最后還是抓著扶手,失望地站在“花蝴蝶”的座位旁。
“請乘客們抓好扶手,前方到站新華屯,需要下車的乘客做好準備,請從后門下車?!惫卉噯恿?,老奶奶打了一個趔趄,差點兒摔倒。
“花蝴蝶”瞥了老奶奶一眼,馬上把頭轉向窗外,根本沒有想給老奶奶讓座的意思。
“大嬸,您坐這里吧!”剛才那個穿藍色工作服的中年男子邊說話邊把老人扶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小伙子,你心腸真好,唉,現在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可不多了!謝謝啊!”老奶奶感激地說,“好人有好報??!”
這時候,我發現“花蝴蝶”的頭微微低下,臉慢慢地變紅了。車廂里安靜了許多,只有老奶奶還在絮絮叨叨地說著感謝的話。
公交車還在緩緩地行進著,我的心情忽然好了很多。
教師點評
本文以紀實的手法描寫公交車內的場景,展現了“生活百相”中的一個畫面。文章以第一人稱的手法敘述,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作者對“花蝴蝶”這個人物沒有過多的評論,但從“花蝴蝶”內心的轉變,展現出“人心向善”的美好愿望,這樣就使得文章的立意更有深度。本文在表現人物方面,采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手法,又善于運用對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現場作文二
我不是我
常春明
我一直渴望自己能像鳥兒一樣,自由地飛翔在屬于自己的天空。
——題記
教室里,老師正在講臺上認真地講課,粉筆字瞬間寫滿了整個黑板,看著周圍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再一次把游走的心拉了回來。其實,窗外的景色很美,鳥兒悠閑地從一個樹枝跳到另一個樹枝上。秋天的陽光調皮地灑在微微泛黃的樹葉上。微風吹過,樹葉隨風跳起優美的舞蹈,慢悠悠地投入大地的懷抱。我總是無意間把心放得很遠,然后因上課而有意識地把它拉回。
我擁有“好學生”的外殼,每天似乎都很認真地在教室里聽課,而我的桌上有時攤開的卻是安妮寶貝的書。我其實很討厭現在這種枯燥的學習生活,討厭課本上枯燥的文字和公式,還有那些讀不懂的洋文。也許,它們本是美好的東西,但因為呆板的教學方式而變得枯燥無味。我羨慕那些差學生,他們可以隨心所欲,縱然老師、學校三令五申,他們依舊堅持自我。我偶爾也會學學他們,插上耳機讓自己放縱一下。
我一直渴望自己能像鳥兒一樣,自由地飛翔在屬于自己的天空。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們會有那么多作業、習題要去做,有那么多的試卷要去做,我不明白分數為何就有那么大的“力量”。當我聽到老師夸獎某生學習到深夜時,我不知是該敬佩還是反感,難道我們的花樣年華就要在每天的疲倦和無奈中度過嗎?
我不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被分數束縛著,不甘心而又無可奈何地做著它的奴隸。我很想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但我不能,因為我一旦那樣做了,我就不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我一旦是我,我就會像那些所謂的差學生一樣被遺忘在黑暗的角落,就會被以分數論英雄的大學拒之門外。這就是殘酷的現實。我們這些年少孩子夢想的翅膀就這樣被殘酷的現實所折斷,所有放飛的心靈就這樣被殘酷的分數緊緊拴住……
在這個所謂“學校”的地方,我們虛度著我們那所謂的“青春”,展現著我們那所謂的“風采”。一句“我不是我”怎能道出我內心的無奈與不滿。
窗外的景色依舊那么美,黑板依舊一次又一次地被粉筆字寫滿,同學們依舊疲憊而又認真地聽著課。
教師點評
這是一篇構思獨特的文章,給我們展現出當今學業負擔壓力下中學生的生活狀況。讀這篇文章,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掙扎,一個叛逆的學生好像就站在眼前。分數,是學生的命根子;成績,是衡量學生唯一的標尺。作者內心的傾訴讓人感喟,鮮明的主題發人深思。
本文標題新穎別致,讓人眼睛一亮,讓讀者產生欲讀全文而探其究竟的愿望。本文側重于心理描寫,增強了文章的真切感;景物描寫較好地烘托了人物情感,且前后呼應,使得文章結構完整。
現場作文三
李老漢進城
畢超凡
平安城周圍零星地散落著好些個小村莊。這些小村莊,有的貧窮,有的富裕,但總體來說,富裕的少,貧窮的多。李家莊是這些村莊中“窮帽子”戴得最高的一個村。
60多歲的李老漢一直生活在李家莊,大半輩子沒有挪過窩。李家莊有60來戶人家,近200號的人。村里的人們習慣了沿著季節走向生活,農忙時弄弄莊稼,農閑時扎堆兒山南海北地胡侃神聊,倒也有一番熱鬧的景象。熱鬧歸熱鬧,在村子里走走看看,大多數人家的房屋院舍都可以歸入低矮破敗一族,只有手里有幾個錢兒的人家,蓋起了嶄新的青磚紅瓦房,但這樣的人家實在少得可憐,連十個手指頭都用不了。
李老漢有個兒子,叫二牛。他人長得機靈,一雙手也很勤快,過不慣這種窮樂呵的日子。前些年經人介紹,他在平安城里找了個工作。據說能掙錢,他本人也干得有滋有味,生活的光景一天比一天好。這不,前兩天二?;氐酱謇?,要接他老爹到城里去,二牛穿的衣服、鞋子都很好看,村里人像盯著即將收獲的莊稼一樣盯著他看,言語間既有羨慕和嫉妒,又有興奮和郁悶。
那天,李老漢進城了,這是他第一次進城,別提有多高興了。城里的人可多了,來來往往,絡繹不絕。李老漢瞅著寬寬的馬路,心里估摸著能并排過幾輛馬車,又瞅瞅路兩旁的鐵欄桿,心里不由得有些疑問:這么低的柵欄能攔得住人嗎?能頂個啥用呢?抬頭望望高高的樓房,李老漢心里嘀咕:這么高的樓誰敢住呢?就不怕摔下來?還有,那一閃一閃刺人眼的小燈兒咋這么多???還會變顏色呢,應該和村子里過年時舞的龍燈有得一比吧?李老漢心里這樣想著,兩條腿不由自主地向前邁著。
李老漢被二牛領著,來到二牛自己辛苦打拼買下來的房子里,簡直像做夢一般:這里就是兒子的住處?大大的玻璃窗,明晃晃的能照人影兒的地板,那么大的一臺彩電,還有一些他既沒見過也叫不出名字的玩意兒……李老漢又扭過頭看了看兒子,那一身打扮和地地道道的城里人沒有什么區別,跟以前總穿著老土布衣衫、卷著褲腿兒、趿拉著一雙棉布鞋的二牛簡直判若兩人!李老漢瞇縫著雙眼,心里想:嘿!俺二牛出息啦!忽然,李老漢問:“這些年吃了不少苦吧?”二牛憨厚地點點頭,隨即又說:“其實也沒啥,生活不就是先苦后甜嗎?要不是如今的政策好,咱就是再有力氣,也沒處使啊!”二牛的臉上掛著幸福的微笑。
想想幾天來在平安城的所見所聞,李老漢越發感到了生活變化之快。他想,衣食無憂,吃穿不愁,這日子不就是掉進了蜜罐兒里?
教師點評
本文寫得很有特色。作者通過虛構的故事,搭建了一個反映生活變遷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李老漢和二牛都是直接上場的人物,二牛是生活變遷的體現者,李老漢是這種變遷的見證者。這兩個人物的視角既相互交叉,又相互依存,充分顯示了作者的構思之精巧。再看行文,作者始終按照小小說的筆法來寫,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齊備,體現了鮮明的文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