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自然。清新的空氣,凄切的秋蟬,絢美的朝暉……大自然承載萬物,物各有容;翠荷的幽香、冷雨的淅瀝、修竹的綠意、長江的奔騰……走進自然,見美景識自然之神圣、莊嚴,自會靜目往還,傾心吐納。因物生情,察意境則諳造化之深邃、博大,自然人物相契,天人合一。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豐富的自然永遠是生命中一道不可缺失的風景線。尊重自然,你會在與自然交流中放松心情,凈化心靈;跋涉山水,你會在感慨滄海桑田時避免人世之殤。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要想寫好本文題,就要深入地觀察感受。以視覺寫景時,細致觀察是關鍵,觀察時,我們可以從景物的色彩、形狀、遠近等方面抓住特點,準確表達;以聽覺寫景時,要扣住“聽”字,抓住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等,并善于聯想;以觸覺寫景,則可以通過聯想、想象多方面描繪,把自然的質感形象逼真地表現出來。
要寫好本文題,關鍵是能夠化抽象為萬象,又能于萬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讓自然與自己的心靈撞擊出思想的火花。
現場作文一
秋葉
劉澤元
我是一片秋葉。
走過了嬌嫩的春,熱烈的夏,此刻,我已換好黃色的盛裝,等待那一陣緊似一陣的秋風帶我去回報母親,回報大地。
近了,近了,神圣的時刻到了!告別了同沐陽光的兄弟,告別了共飲雨露的姐妹,告別了同數星星的伙伴,我掙脫了大樹遲遲不肯松開的手,倔犟地第一個從大樹上跳下來,撲向我最終的家園——大地母親的懷抱。
我下落時是那么義無反顧,就像“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的詩人徐志摩;我下落時是那么剛毅,猶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劍客荊軻;我下落時是那么飄逸,宛若“欲寄彩箋兼尺素”的彩蝶……
是的,我無怨無悔,畢竟我曾瀟灑過:明媚陽光中,我身著綠裝度過了“山紅澗碧紛爛漫”的流金歲月;狂風暴雨中,我用弱小的身軀進行抗爭,盡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情;蒙蒙煙雨中,我伸出手臂去接受大自然的洗禮,書寫我“萬條垂下綠絲絳”的風采;皎皎月光下,我靜靜欣賞著“樓臺倒影入池塘”的美景……
不錯,我也曾困惑過,悲觀過。在烈日炙烤著我的身軀的時候,在暴風雨瘋狂地鞭笞我的臉龐的時候,在雷電獰笑著劈斷了我的手臂的時候……多少次,我戰栗著,痛苦地思考著生命的要義;多少次,我想閉上眼睛結束這無休止的夢魘;但看到噴薄而出的朝陽時,我又是那么激動,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朝陽的活力與激情,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看到我堅毅的面容,朝陽鼓勵我:“你,生來不是被打敗的。”她還告訴我,“選擇什么并不重要,關鍵要看你有沒有付出努力。”晚上,月兒又和藹地啟發我:“給,永遠比拿快樂。秋天,才是你大愛呈現的時刻。”
新春的枝頭曾見綠意,盛夏的鮮花芬芳了。于是,我體驗到了堅守的高尚、勇敢的榮光,我知道暴風雨雖然比我們強大,卻摧毀不了正義的力量,我洞曉了“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在這金色的季節,我抖落酷暑的疲憊,挺直傲風頂雨的脊梁,我要去完成大自然賦予我的使命。
既是一片落葉,我愿意奔赴生命之約,堅守靈魂的契約,承擔一切痛苦。
既是一片落葉,我情愿化作一撮泥土,孕育明春的希望。
“有棄有取,有失有得。放棄不是懦弱,而是儲備力量的勇氣,蓄勢再發的智慧。”帶著嘴角泛起的微笑,我靜靜地躺在大樹下……
教師點評
“葉落歸根”這一亙古的話題,在作者筆下變成了獨特的風景。“我曾瀟灑過,也曾困惑過”,生命的悲喜交集,歲月的吹拂洗禮,讓作者洞曉“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
本文文思縝密,文采斐然。濃濃的書卷味涌動著理性的色彩,白紙黑字中沉淀著作者深刻的思想。
現場作文二
看 云
朱孟云
我喜歡聆聽穿越漫漫沙漠悠然入耳的駝鈴聲,我喜歡感受露水浸潤的綿綿松枝拂過手心的溫柔,我喜歡輕嗅含苞待放、晶瑩剔透的白色玫瑰彌漫的清香;但我更喜歡看曼妙著詩意的云盡情演繹著的像人生一樣的千姿百態。
看過映滿朝霞的云嗎?身穿橘黃紗衣的云是一個對未來充滿幻想的少女。初陽慢慢地將她擁入懷抱,給她最溫柔的一吻,云害羞的臉龐泛起紅暈。清晨的云好似正處于青澀年代的自己,憧憬著最動人浪漫的畫面,編織著最美麗的夢。于是,她在天空里幸福地舞蹈,期盼著美好的未來……
看過迎著狂風翻滾的云嗎?身穿黑色風衣的云是一個勇往直前、奮力拼搏的戰士。他頂著狂風,看著狂風那猙獰的面孔,沒有退縮;雷聲在向他怒吼,甚至是輕蔑地狂笑,他沒有害怕;閃電不停地向他攻擊,一道道閃著鋒芒的劍刺向他的胸膛。云就這樣讓自己的身體變成雨,回到了大地的懷抱。云就這樣面對挫折,永遠不說放棄。
看過雨過天晴后披著彩虹吟唱的云嗎?那是經歷了風雨之后勝利者最美的姿態。在藍色天空的映襯下,云白得可人,白得讓人心醉,云就像是聽到了世界上最婉轉動人的歌聲,那樣愜意,那樣滿足。千萬別眨眼睛,因為你有可能錯過云最迷人的微笑。聽,飛舞跳躍的小鳥們在為云伴唱,那是勝利者的歌,只有勝利者才知道歌詞的內容!這時的云就像穿著白衣,系著彩帶,輕輕吟唱的獲勝者。
看過目送夕陽離去的夜幕中的云嗎?她是一個年老體衰的婦人,久久佇立土丘遠視歸來時走過的路。云默默地守著,這時的天空很安靜。最美不過夕陽紅,但更美不過夕陽下的云,那浮云,朦朧之中卻又那么圣潔。所以當你欣然欣賞夕陽時,別忘了夕陽下的云,那是母親在等待你回家時最深情的身影。
……
云書寫了太多的傳奇,演繹了太多的悲歡。你會為云的飄逸而沉醉,又會為云的多變詭秘而震撼。云是一本讀不完、品不透的書,又是一曲聽不厭、唱不倦的歌。當你沉悶憂郁時,去看看輕盈舒展的云吧,云會讓你心境開朗;當你迷茫無措時,去看看飄逸輕舞的云吧,云會幫你找到回家的路。伴著溫柔的旋律,我看云演繹的人生百態……
教師點評
這是一篇富有韻味的作文。一是思想深邃,構思獨特。作者由“詩意的云”聯想到“人生百態”,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來摹寫形色各異的非凡人生,非同凡響。二是飽含情感,語言優美。作者合理運用修辭手法,語言極富感染力。
現場作文三
我心中的煙雨
魏旻
杜牧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是的,煙雨。
這煙雨須在秋日的傍晚開始飄飛,要輕,要柔,要潤物細無聲,雨滴輕叩于枝葉窗欄上要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妙音。這煙雨不能少,要密密的,從窗口向外望去,要純粹得如霧似煙。在這樣的煙雨下,你什么都看不清,但你又什么都看得清。
在煙雨的籠罩下,窗前那盆叫不出名字的盆景青翠欲滴。我時常會想,要是上去輕撫一把,會不會也染得一手綠呢?
我心中的煙雨是溫柔的:“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煙雨也是淡雅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或許這煙雨還帶著點點凄涼:“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當你感慨那紅塵滾滾,世事變遷時,自然便會更想念這“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朦朧煙雨了。
站在這樣的煙雨下,定會感到一種發自內心的清爽吧?迎著雨張開雙臂,雨水便心領神會地撲向我的全身,這是一種世人無法領略的清新。這煙雨微微濕潤,還帶著點泥土清香的氣息。只需深深地吸上一口,便似乎要驅散體內所有污濁的熱浪。這是滌蕩人心的呼吸,這是夢寐以求的歡暢,這是大自然賦予人的愉悅。
到了晚間,雨會略大一些。這時,坐在窗前,點一支燭,讀一本書,便是一種享受了。光聽著窗外夜色下時緊時疏、錯落有致的雨聲,便心滿意足了。但是說真的,這種夜景也并不全是美的。屋外的路泥濘,園中的花凋零,路上的人狼狽。但因是夜里,所以你看不到這一切,你只能聽到窗外那淅淅瀝瀝的雨聲,你只會感到往日的喧囂、疲憊、煩惱等都消失了,天上地下唯余安靜。
這時候對窗而立,讓昏黃的燭光映著密密的雨絲,玻璃窗上映著你的臉。你輕輕地呵口氣,一層迷霧便如煙雨般模糊了你的臉,你能看到的東西很少很少,但似乎又能看得很遠很遠。風不要很大,輕輕一吹便一陣淅瀝,燭光一陣跳動,而后又歸于平靜。周而復始,你就會感到其中的節奏,這便是雨的心跳了。
有音,有情,有呼吸,有心跳,這便是真真切切的生命吧。
教師點評
羅丹說過:“對自然的愛好和真摯,這是天才作家的兩種強烈的渴望。”正是有了這樣的愛好和真摯,作者才能凝神專注地觀賞雨色、夜色,才能產生獨特的感覺,然后進行有效的美化和加工。這篇文章寫得非常生動。作者對煙雨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摹,讓人深深地沉浸在他所營造的那一片境界中。文中夾雜著不失時機的抒情,恰到好處。最后一段收束有力,畫龍點睛,讓人嘆服。文章開篇就很引人入勝,引用杜牧的詩為全文奠定基調。文章結構工巧,語言在感性中略帶有理性色彩。本文流露出作者對煙雨的迷戀與向往,也可看出作者很善于營造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