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治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城內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快樂體育理論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研究
高文治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城內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快樂體育理論”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求,通過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快樂體育理論,為學生塑造一個較為輕松的體育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愉快的心情下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本論文從實際教學出發,通過對快樂體育理論的基本內涵進行闡述,提出了快樂體育理論在實際運用中遵守的原則,最后是快樂體育理論在實際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小學體育教學;快樂體育理;基本內涵;具體運用
體育是小學階段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也是唯一的戶外活動課程,是鍛煉孩子身體的重要手段,應該主要以娛樂為主。但是,隨著近年來體育成績的考核要求嚴格,體育教育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引入新的教學理念加以修正。
所謂“快樂體育”是指從終身體育與個性和諧發展需要出發,把體育運動作為學生將來的生活內容教給他們,讓他們體驗從事理解、掌握、創造運動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加運動的自覺性的體育教學思想體系。它尊重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并認為體育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有吸引力的樂事,其基本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快樂體育”強調追求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是教學目標的核心,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是“快樂體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在“快樂體育”的影響下,學生的獨立性、自立性、創造性等個性特征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第二,“快樂體育”特別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快樂體育”思想認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由學生的主體意識決定的。
學生從事體育學習的體育基礎、學習目標與追求、個性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學習方式方法等各不相同,具有鮮明的個體差異,教師只有最大限度地適應學生的需要,因材施教,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創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第三,“快樂體育”認為體育教學成功的關鍵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快樂體育”思想認為,積極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是促進體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從這種意義上講,沒有和諧的師生關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快樂體育”。
(一)具有相應的針對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身心上畢竟有其獨特特征,這方面心理學和生物學已經告訴我們了。其中,小學生在生理上的典型特征是神經容易興奮,好動活潑,容易擴散,動作準確性及協調性弱;而在心理上則感覺及知覺已得到充分發展。盡管小學低年級和中高年級有稍微的區別,但在整個小學階段,其感知覺的系統性及準確性都不斷增強。甚至,對于小學低、中、高年紀學生,其身心特征也有所不同。這就是說,運用快樂體育理論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譬如,對于低年級學生,當盡量選擇運動負荷量小的運動,在教學上要盡量采用簡單易懂的方式。
(二)提高學生的興趣。所謂的趣味性就是體育教學內容與形式要活潑、有趣,既能調動小學生的主動參與,又能較好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工作。這里的趣味性包括兩方面,一是教學方式要盡量生動有趣,如選擇游戲法、合作學習法、陽光體育教學法、建構主義法等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的教學法,二是具體的教學形態,包括語言、教姿教態、教具的展示等,如在語言的選擇上,要盡量繪聲繪色,達到“矯情”的效果,這是以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依據的;教姿教態要栩栩如生、貼切,運動項目的動作示范要與生動的語言協調起來;選擇的教具類型也要選易于引起學生興趣的、集中學生注意力的。
(三)加強學生的互動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個體意識已充分建立,其自我意識十分依賴于他人的評價。其自我意識尚不夠全面、客觀,主觀色彩較濃。因此,內心極其希望得到他人肯定認可。快樂體育理論強調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體育活動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筆者認為,這種情感體驗相當一部分是建立在體育教師的正面評價上的。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轉換角色,懷有一顆“幼稚”的童心,實現與小學生的互動。在互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使得教師融入小學生的內心,使其獲得成功的感受。
(四)實現以人文本的教育方式。現代兒童觀認為兒童雖然還無法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和社會行為,但主張要將兒童當成獨立的社會個體,有獨特性格特征的社會成員來看。快樂體育理論就是要將體育教學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激發其探索、求知的欲望。教師通過創造各種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小學生領悟各類體育項目的技巧,學中樂,樂中學。
(一)通過游戲實現教學目的。魯迅曾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這是兒童的天性使然。因此有教育家指出,兒童的身心發展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游戲獲得,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學校教育獲得的。游戲之所以是小學體育教學不可忽略的手段是源于其有利于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促進小學生心理素質與思維的進一步發展。游戲具備一定的比賽與情節,使得小學生在趣味的游戲中肢體的表現力、觀察力、靈敏性和協調性。游戲還能培養學生樂觀、進取、合作、機智、果斷等品質。
(二)利用學生的感官系統。這里提出的視覺、聽覺、觸覺交融是小學體育教學中創設繪聲繪色的教學情境的有效手段。要進入一定的教學情境,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學設施。小學生對萬事萬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所帶來就是強烈的求知欲。借助多媒體設備,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具有視聽結合、聲情并茂的特征,栩栩如生的卡通動漫以及圖像、艷麗顯眼的顏色、激動人心的聲音都可較好地引起小學生的興趣。
(三)通過競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采用比賽法,主要是利用競爭的精神,它能最大地激發小學生個人和集體的潛力,避免學生產生消極情緒,起到活躍課堂情緒,使得小學生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體育運動,發現運動的樂趣。在小學生熟悉一定的運動技巧后,就可采用比賽法,可起到提高運動技能和發展身體素質的作用。
[1]戴雅芳. 對小學體育教學從“快樂體育”到“陽光體育”的探索[J].學周刊,2014,04:213.
[2]鄭麗娟. 談小學快樂體育的運用研究[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12:94-96.
[3]鄭麗娟. “快樂體育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結題報告[J]. 當代體育科技,2013,27:53+55.
[4]王愛兵. “快樂體育”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分析及應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0:171.
[5]車志宏,柴鳳鳴. 小學體育教學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 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05,03:69-71.
[6]沈斌. 小學“快樂體育”的教學[J]. 體育學刊,2002,03:89-91.
G623.8
:A
:1671-864X(2015)09-0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