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將從營銷這個角度來講一講,我們從什么方面去做,我們將會是革命者;我們怎么做,我們將會是被革命者。
在今天我們講傳統的營銷模式將會被打破,可是傳統的營銷模式是什么樣的呢?我們講是一個銷售漏斗,主要由媒介、創意和渠道三部分構成。而今,原有銷售漏斗的每一個環節都被打破了。首先來看媒介。在五年前的時候,微博出現了。微博是自媒體,自媒體就是人人都是媒體,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一個麥克風,但每一個人手里都有個麥克風不是說每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聲音傳遞給另外一個人,而是全部的媒體屬性都不存在。其次,創意。過去我們所謂創意是指在沒有見識的人那里好使,但在有見識的人那里不好使了。現在互聯網的迅速普及使得人們的見識迅速擴大,所以現在的創意已經不好使了,就算好使,我們也吸引不到渠道。最后,渠道。基本上被網絡巨頭壟斷。
我們可以講,傳統的銷售漏斗實際上已經死了。今天是一個革命的時代,我們需要徹底顛覆之前的思維。第一我們要從產品思維轉換為用戶思維,我們能不能在第一時間抓住我們想要的用戶,并將他們轉化為我們的傳播者,因為既然人人都是媒體,人人都是傳播者,那么這些人對我們來說就是最有價值的人。
我們再來看一下如何啟動我們現在的傳播模型。只有我們和意見領袖形成了非常好的關系,將他們變成我們的鼓吹手,或者說變成我們的“粉絲”,就可以將我們的“傳染病模型”啟動,如何啟動一場病毒式營銷呢?很多營銷人認為是好的內容,但是在現在這樣的時代,好的內容早已過剩,不可能擊中大家。新浪微博上,在其鼎盛時期,每天有5000多個活動,一年180多萬個活動,是不可能靠一個活動,一個創意來啟動病毒的。今天,只有借助“關系”才可以啟動一個病毒,所以,今天我們的企業主要是搭建關系,關系才是核心。而要搭建關系,我們需要改變一些思維定勢:“買家沒有賣家精”,“甲方乙方斗智斗勇”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因為信息已經變得透明,我們所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都建立在同一伙人的思想之上,尤其是小米把這件事情做到了極致,在“米粉”節的大會上,雷軍會率先感謝米粉們的支持,而在歷史上,我們會先感謝渠道商的支持,感謝媒體的支持,永遠忘掉了誰是我們真正的衣食父母,而用戶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尤其是用戶里面永遠支持我們的,永遠追隨我們的那些人。
我們今天在談論革命,不是互聯網在革你的命,沒有人可以革傳統行業的命。每一個企業的使命是做好產品,就像我們的孫大午先生,沉浸30年去做好一件產品。在互聯網時代一個企業垮了,你不能說是互聯網搞死了你,互聯網承受不起這樣的誣陷,永遠都是你自己搞死了你自己。只是說,互聯網來了以后,讓別人更容易地看清了你的本質。
作為企業一定要向社會提供稀缺性的品質。沒有真正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在今天的時代,每一個企業都要想方設法進入他人的手機,因為手機已經成為人的第六感官,那么怎么進入他人的手機?就是要借助社交網絡,而社交網絡是建立在真實的社會關系之上。
什么是革命?革命永遠都不會革“草根”的命,革“光腳”的命,因為光腳不怕穿鞋的。
今天,傳統的互聯網巨頭才是革命的對象,而我們傳統的企業,則是革命的助手,我們的傳統企業只需要將我們的產品做好,就可以去擁抱這個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