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岸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得越來越成熟,企業的生存環境也發生著越來越顯著的變化,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加強企業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建設顯得愈發重要。然而,國內企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這兩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對我國企業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現階段我國企業的一些不足之處,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企業;預算管理;績效考核
中圖分類號:F27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5-0267-02
引言
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并在企業實際運營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企業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其價值也越來越受到各界的普遍關注。企業預算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減少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績效考核是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加強內部控制的有力手段。它們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一方面,它們在企業中分屬于不同的部門,有著不同的職位和智能;另一方面,它們又相互影響,在現代企業管理這個大系統運行中協同發揮著作用,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在這樣的狀況下,加強企業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的研究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當前企業在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對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的意義認識不足
當前,我國企業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對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的認識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一些企業領導者對預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明確的認識。在一些小的民營企業當中,企業領導者認為進行預算管理沒有必要,認為這樣會增加企業運作環節,耗費人力和財力,而起不到實際的作用。其次,在很多企業當中,對預算管理的認識比較片面。一些企業雖然制定了相關的預算制度,但是由于缺乏深刻的理解,在執行過程中過度關注財務方面的指標和忽視了其他非財務的關鍵因素,造成企業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視長遠發展的情況。再次,在績效考核方面,一些中小企業管理者把績效考核作為控制和監督員工的一種手段,甚至把績效考核作為日后處罰員工的工具,而沒有意識到績效考核的目的是什么,從而背離了績效考核的初衷。
(二)企業預算管理在實踐過程中存在缺陷
很多企業在進行預算管理時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首先,很多企業在進行預算管理時,習慣根據企業以往的經營經驗和歷史指標來進行決策,忽略了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無法將預算管理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造成決策的失誤。其次,企業預算管理結構存在漏洞。在企業進行實際預算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監督控制手段,一些人可能利用預算管理的漏洞進行財務造價,導致預算資金數字虛高,損害企業的利益。再次,企業對預算執行情況缺乏有效的反饋體制,由于一些企業管理者對預算資金的具體流向不夠重視,執行人員對預算費用沒有明確的規劃,對預算的執行情況沒有及時向上級反饋,導致專款沒有專用,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
(三)企業內部績效考核機制不夠科學
現階段,我國企業內部績效考核機制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第一,在績效考核的方式、標準上都存在問題。在很多企業中,績效考核基本都是上司對下屬的工作評判,這種方式很有可能受到考核者與被考核者之間關系的影響,考核過程主觀性較強,同時缺乏一個明確的標準,難以做到公平公正。第二,績效考核單向性較強,缺乏互動性。出于人際關系或者其他因素的考慮,很多考核者并不愿意將考核的結果及建議傳達給被考核者,這使得績效考核的效果大打折扣。第三,企業內部績效考核缺乏系統的規劃,有的企業只是在年末的時候才會進行臨時性的考核,沒有對員工平時的表現進行深入的分析,最終使得績效考核流于形式。
(四)企業中存在割裂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的問題
目前,在我國很多企業當中,一些人認為預算管理是財務部門的事情,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部門的事情,兩者之間并沒有本質聯系。很多企業沒有把預算管理的目標帶到績效考核中去,使得績效考核缺乏相應的基礎和依據。另外,一些企業在進行績效考核的過程中只是對員工的出勤情況、工作進度等進行考核,而沒有包含對預算使用情況的考核。除此之外,在很多企業中,由于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分屬于不同的部門,兩個部門可能出于自己利益等方面的考慮,各自為政,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不能有效的結合起來,發揮出整合作用。
二、企業加強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的策略
(一)深化對企業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內涵的認識
科學的認識是加強企業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建設的基礎。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清楚的認識到預算管理不僅是一種對未來企業發展所需資金的估測,同時也是一種控制手段。因此,企業管理者應該投入專項的資金與人力,聘用專業化的會計人員進行預算管理。其次,企業管理者應該認識到進行預算管理的目的不是簡單的降低成本,其中還包含了價值增加等更深層次的含義。再者,企業管理人員要從企業整體戰略目標著手,深刻全面地了解績效考核的意義,不能把思維局限于某個方面;要清楚地認識到績效考核真正目的是為了發現并解決企業運營中存在的問題,挖掘員工潛力并最終促進企業及員工的共同成長。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成立于1954年,是一家大型的國有企業。其領導十分重視企業預算管理的建設,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逐漸建立起了一套科學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這個系統中包含了年度預算編制,項目成本核算,預算執行控制等各個方面的內容。通過這套系統,企業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資源的合理配置,增強了企業競爭力。經過發展,企業最終走出國門,先后承擔了越南、湯加、安哥拉、剛果等國家的機場建設,贏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贊譽。
(二)加強企業預算管理各個環節的建設
加強企業預算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應該加強企業預算管理組織的建設,成立預算委員會,對企業發展成本進行科學預測,加強企業內部預算審計部門的建設,對預算指標的下達、預算結果的科學性,預算調整的合理性等進行審計分析。第二,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綜合長遠的預算目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根據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隨時進行調整和優化。第三,企業內部應設立單獨的預算監管部門,明確企業管理人員的預算審批權限,加強對企業預算的全面控制,避免預算嚴重超支、預算方案反復調整的現象。第四,建立企業預算責任體系,分解預算指標,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執行部門或個人,當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找到負責人和原因。第五,建設雙向暢通的預算信息溝通渠道,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反饋,及時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杭州鋼鐵集團與1996年開始實施預算管理,在探索的過程中,杭州鋼鐵集團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結合企業的長期發展規劃,不斷對其進行調整。1997年,杭州鋼鐵集團建立一套以會計核算體系為突破口的預算管理體系,對企業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和控制,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解決。完善的企業預算管理大大促進了杭州鋼鐵集團的發展,2013年該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 028億元人民幣,集團擁有38家全資及控股公司,并多次獲得省內外的各種榮譽。endprint
(三)健全企業內部績效考核體系,加強考核效果
首先,應該制定周期性的業績考核目標。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根據企業的具體經營情況,通過科學的分析,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績效考核目標,并將這些目標落實到企業具體經營活動中去。其次,在績效考核的過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采用科學的績效考核辦法,統一績效考核的標準。在進行企業內部績效考核的過程中,應盡量減少人為干預因素,從多個方面運用多種手段進行綜合考核。制定相關的獎懲制度,加強監督,用“制度”來管人而不是用“人”來管人。最后,應加強業績考核的動態管理。針對績效考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增加考核者的責任意識,加強考核者與被考核者之間的溝通,及時將信息傳達給被考核者,以達到增強績效考核的效果。新浪公司在成立之初,業績提升十分迅速,但是在人力管理上卻有很多不規范的地方。2002年段冬擔任新浪人力資源總監,大刀闊斧地進行了績效考核改革。他根據當時公司的實際情況,用5個業務指標以及兩個管理或行為指標來進行標準化績效考核。在實施的過程中,建立起了公平的員工獎罰升降制度,對績效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過三年的發展,公司員工從開始的700多人上升到2 500多人,而且每個人都有了強烈的績效考核觀念,這對新浪后期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四)將績效考核與企業預算管理有機結合
將績效考核與預算管理有機結合,可以充分發揮二者的優點,促進企業的發展。首先,在企業制定預算方案的初期,應該將兩者結合起來,對預算資金的運作情況進行績效考核,并根據績效考核的結果不斷修正預算方案。其次,績效考核可以直接反應預算執行部門的工作情況,應該將企業績效與員工薪酬考核結合起來,用績效考核來激發預算執行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最終促成企業預算目標的實現。再次,加強企業財務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的溝通和交流,優化企業內部管理資源配置,使企業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協同發揮作用,進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結語
企業加強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需要企業在科學認識兩者內涵的基礎上,運用多種手段進行綜合建設。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應該用發展的眼光,根據具體情況加強預算管理各個環節的建設,健全內部績效考核體系,并且將兩者有機結合,使其發揮出最大作用,從而實現企業快速健康持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曹麗.淺談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的結合應用[J].統計與咨詢,2013,(4).
[2] 劉艷.淺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的協同共建[J].財經界,2014,(14).
[3] 甘岳峰.財務預算與績效考核之間的關系[J].人力資源管理,2013,(5).
[責任編輯 李 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