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娟 (吉林省九臺市人民醫院預防保健科,吉林 九臺 130500)
百白破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措施
韓麗娟 (吉林省九臺市人民醫院預防保健科,吉林 九臺 130500)
目的:探討百白破疫苗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方法:回顧我科共接種吸附無細胞百白破疫苗1 558人次,1 439人接受基礎免疫,119人接受加強免疫.觀察接種過百白破疫苗者的不良反應.結果:接種人次中,28人出現不良反應,主要以發熱為主,沒有出現潛在生命威脅的不良反應.結論:預防接種不良反應與受種者的個體差異、接種人員操作技術等有密切關系.接種人員要規范操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百白破疫苗;不良反應;護理;預防
接種疫苗對兒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有非常重要的防范作用,是目前臨床計劃免疫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1].然而接種后,小兒可能會出現紅腫、硬結、發熱等不良癥狀,影響到小兒的成長發育.為了防止小兒接種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現對我院接種百白破疫苗的小兒進行分組探討,取得不錯的效果,總結如下.
1.1 觀察對象 接種吸附無細胞百白破疫苗者1 558人次(年齡3個月~2歲),基礎免疫 1 439人,加強免疫 119人.無發熱不適,無禁忌證的健康兒童.
1.2 疫苗及接種劑量 吸附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由武漢生物制品廠生產,疫苗均在效期內使用.接種劑量為0.5 mL/人次.
1.3 接種方法 兒童接種年齡、部位以及疫苗的保存均嚴格按照疫苗操作規范要求和免疫程序進行接種.接種時告知其監護人百白破疫苗的適用兒童年齡、作用、適應證及禁忌證以及不良反應等注意事項.
1.3.1 不良反應預防的觀察 接種前應先了解接種兒童近期是否感冒發熱或過敏史以及上次接種疫苗后是否出現不適等.接種后要在接種點觀察30 min無不良反應后再離開,囑家長以后還要多注意觀察兒童是否出現異常,一旦有不適及時找醫生,醫生要詳細填寫接種后出現的不良反應監測表.觀察內容包括:局部紅、腫、熱、痛等炎癥反應;緊張、焦慮、煩躁、發燒、頭疼、惡心、嘔吐等全身反應癥狀以及是否出現過敏性休克、紫癜等變態反應.
1.3.2 護理 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及時采取相對應的應對措施,包括:①局部護理:可用局部熱敷方式緩解,盡量避免接觸接種部位,一般情況下 2~3 d可消失;②全身護理:對癥處理,如發熱者可采用物理降溫,不管用時可使用退熱劑,皮疹兒童給予抗過敏藥;③變態反應護理:給予相應的抗休克、抗紫癜處理.④心理護理:及時告訴家長接種會出現的相關不良反應,多詢問、多溝通、多交流,消除家長的憂慮,以便積極配合接種.
疫苗接種后出現不良反應與疫苗問題、接種方法、兒童個體情況等多種因素有關.如疫苗的運輸及儲存方式不當或夏秋季灰塵、臟物污染接種部位等都會引起不良反應.在本組實驗中,我們發現 1~2歲兒童加強免疫組、夏秋季接種后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分別高于1歲以內基礎免疫組和冬春季接種的兒童,差異顯著(P<0.05),與相關報道基本一致[2].研究認為,以后臨床接種可從以下幾個護理方面防控不良反應的發生,接種前:①盡量在冬春季或低溫天氣(<30℃)對1歲以內的小兒接種,遇到高溫天氣(≥34℃)可推遲接種.②事先檢查疫苗是否有硬塊,采用被檢疫苗與合格疫苗相比較的方式觀察被檢疫苗,將兩者搖勻后豎立5~10 min,觀察是否有分層現象,若出現分層,則說明疫苗存在凍結情況,不宜繼續使用.③根據小兒的實際月齡,準確篩選注射器件,2歲以內兒童均使用1 mL注射器,為保證疫苗能注入肌層,針頭選用 5號或者5號半最為恰當.稍大一點的小兒可選用6號針頭.④明確小兒接種過敏史、禁忌證及接種史等,對小兒家屬進行相關接種健康教育和指導,發放相關宣傳資料等[3].
接種時:①嚴格按照相關的消毒制度,接種時動作輕柔,采取恰當的方式配合家長不讓小兒過分活動,影響接種.②在小兒上臂外側三角肌處進行接種,進針時避開靜脈,保證其深度超過針頭的70%.接種完畢,指導家長用消毒棉簽對針刺部位進行按壓2~3 min,觀察 30 min后,確定無任何異常再讓家長離開.接種后:①指導家長保持接種部位的清潔,接種后第2 d,可以用溫開水熱敷.每次熱敷約30 min,每日至少熱敷3次,同時在熱敷期間,要著重觀察小兒的皮膚等生命體征[4].②指導家長做好小兒接種后的相關保護,防止著涼或運動出汗等造成不適,從而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接種后第1 d,盡量避免小兒外出活動,在家也讓小兒穿長袖衣服,防止接種部位受涼,受到碰撞或接種部位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而引起感染,從而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1歲以內的小兒在冬春季或溫度較低的季節接種吸附無白細胞百白破疫苗,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會大大減少,并且小兒也會更加舒適,不適癥狀出現概率明顯減少,疫苗接種后積極預防不良反應,并且對不適癥狀采取相對應的防護措施,積極預防與護理不良反應的關鍵措施,可以在今后臨床實踐中被廣泛推廣使用.
[1]顏素琴,陳沛芬,劉紅霞.接種百白破疫苗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2,7(9):192-193.
[2]呂秀梅.百白破疫苗接種后的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處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4):160.
[3]林文璇,李容漢.吸附無細胞百白破疫苗預防接種反應分析及預防[J].中國社區醫師雜志,2007,9(14):145.
[4]李本秀.兩種百白破混合制劑接種不良反應觀察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雜志,2005,5(8):1759.
《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雜志約稿函
《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十二五”國家重點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中華醫學會電子版醫學系列雜志”之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承辦、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是國內第一本涵蓋器官、組織、細胞移植以及再生醫學等相關領域的電子版學術期刊.雜志創刊于2007年(季刊),以多媒體光盤為載體,附紙質導讀本,圖文聲像并茂,信息量大,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借助多媒體技術活潑生動的形式,進一步突出雜志的專業特色,更好地為全國從事移植工作的醫務人員、科研人員和廣大讀者服務.現已成為美國《化學文摘》來源期刊,并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等檢索數據庫和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收錄.
征稿范圍:器官、組織和細胞等移植醫學相關問題的述評和綜述,移植有關的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的論著及其階段性報道,移植倫理、管理規范及相關社會學議題,國內外移植會議報道和論文薈萃等.
投稿方式:
電子稿件請發送至電子郵箱 yizhi@zju.edu.cn;或登錄雜志網站(http://www.zhyzzz.org)在線投稿.如電子圖片、視頻資料容量超過10兆字節,需刻錄成光盤(CD或 DVD均可),郵寄至杭州市慶春路79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院內《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編輯部,郵政編碼310003.
目前雜志對來稿一律免收審稿費及版面費,并贈送當期刊物.如有適合的相關研究視頻素材,編輯可協助制作多媒體視頻.
熱忱歡迎廣大醫務工作者踴躍投稿!
R186
A
2095-6894(2015)02-016-02
2014-08-12;接受日期:2014-08-25
韓麗娟.E-mail:hanlijuan1320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