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蘭
淺談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療效
張小蘭
目的 探討藥物保守治療對未破裂型異位妊娠臨床治療療效。方法 對55例符合藥物保守治療條件的異位妊娠患者給予口服米非司酮和肌內注射甲氨蝶呤治療,治療期間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腹痛及不良反應,定期檢測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變化,必要時復查B超。結果 55例患者經過藥物治療,51例保守治療成功,治愈率為92.73%,4例失敗,轉為手術治療,失敗率為7.27%。其中9例有輕度胃腸道反應,2例有口腔潰瘍, 1例輕度肝功能受損,停藥后很快恢復。術后1年再妊娠率為50.98%。結論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治療符合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條件患者,是一種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治療方案,對于有生育要求患者臨床上值得大力推廣。
異位妊娠;保守治療;米非司酮;甲氨蝶呤
異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 習稱宮外孕。異位妊娠依受精卵在子宮體腔外種植部位不同而分為輸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闊韌帶妊娠、宮頸妊娠、子宮殘角妊娠等, 而最多見的為輸卵管妊娠, 占異位妊娠的95%左右。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急腹癥, 發病率約為2%,是孕產婦死亡原因之一[1]。近年來隨著人工流產次數增加,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增多, 異位妊娠發病率在不斷增加, 現就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探討如下。
1.1 一般資料 55例患者均為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本院診斷并給予藥物治療的未破裂的異位妊娠患者, 年齡19~38歲, 平均年齡(26.45±4.13)歲;患者平時月經規律, 月經周期30 d左右, 停經時間為37~59 d, 平均停經時間(46.73±7.26)d;患者有陰道少量不規則出血或輕度下腹部疼痛;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B超提示無盆腔積液或少量積液。無藥物治療禁忌。
1.2 方法 米非司酮50 mg, 2次/d,連續服用3 d, 甲氨蝶呤(MTX)75 mg,單次肌內注射, 用藥第4~7天復查血HCG及B超,若第2次血HCG下降<15%, 則用藥1周后再次甲氨蝶呤同等劑量肌內注射, 直至血HCG降至100 IU/L以下出院隨訪,治療期間每3~5天復查1次血HCG, 每周復查1次B超觀察附件包塊大小及盆腔積液情況, 同時每周復查血常規及肝腎功能。
1.3 保守治療指征 ①無藥物治療的禁忌證。②輸卵管妊娠未發生破裂。③妊娠囊直徑≤4 cm。④血HCG<2000 IU/L。⑤無明顯內出血。
1.4 療效評價標準 血HCG 連續2次正常, 附件包塊縮小或消失, 臨床癥狀消失, 月經恢復為治愈。血HCG上升或持續高值不下, 附件包塊明顯增大, 腹痛加劇, 腹腔內出血增多而改行手術治療為藥物保守治療失敗。
治療55例, 治愈51 例, 治愈率為92.73%, 其中9例有輕度胃腸道反應, 無特殊處理, 2例有口腔潰瘍, 給予B族維生素及口腔護理很快恢復, 1例輕度肝功能受損, 停藥后也很快恢復。失敗4 例, 失敗率為7.27%。3例由于用藥后1周內出現下腹劇痛伴腹腔出血改行急診手術, 1例由于用藥后14 d血HCG下降緩慢且患者胃腸道反應重而主動要求改手術治療, 患者在血HCG降至100 IU/L以下, 附件包塊≤4 cm時準予出院, 住院天數在7~29 d。出院后門診隨訪,隨訪期間仍每周復查血HCG及B超檢查, 大多出院后7~14 d血HCG基本降至正常, B超提示包塊明顯縮小或消失。患者一般在血HCG降至正常后的30~40 d 左右恢復月經。術后1年隨訪其再妊娠率, 有26例患者再妊娠, 再次妊娠率為49.09%。
導致異位妊娠的病因有很多, 常見有輸卵管炎癥、輸卵管妊娠史或手術史、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輔助生殖技術、避孕失敗、婦科腫瘤壓迫輸卵管、子宮內膜異位癥等[2]。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及治療至關重要, 隨著診療技術的提高,如血HCG檢測技術、陰道B超及其他輔助診斷手段的推廣和應用, 80%的宮外孕在未破裂之前就能得以診斷, 這也為異位妊娠早期診斷及治療創造了機會和條件[3]。
對于有生育要求患者進行藥物保守治療為首選。藥物的選擇有甲氨蝶呤、前列腺素、米非司酮、氯化鉀及中藥等,其中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方案在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米非司酮能與孕酮受體及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 對子宮內膜孕酮受體的親和力比黃體酮強5倍, 從而產生較強的抗孕酮作用, 使妊娠的絨毛組織及蛻膜組織變性, 內源性的前列腺素釋放, 促使黃體生成素(LH)下降, 黃體溶解, 從而使依賴黃體發育的胚囊壞死, 造成流產, 同時, 米非司酮能夠增加子宮對前列腺素的敏感性, 并具有軟化和擴張子宮頸的作用,米非司酮還可作用于絨毛 , 加速妊娠絨毛的變性壞死, 顯著提高異位妊娠保守治療的成功率[4,5]。甲氨蝶呤(MTX)為抗代謝類藥物, 通過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的活性來抑制四氫葉酸的合成, 從而抑制DNA合成, 其治療宮外孕的作用機制為MTX抑制滋養細胞增生, 破壞絨毛, 使胚胎組織壞死、脫落、吸收[6], 但其有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 所以治療期間應每周復查血常規及肝腎功能, 根據不同的結果給予對癥支持治療。
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效果良好, 有效率極高, 既避免了手術痛苦及術后引起的并發癥, 又保留了輸卵管功能, 提高了患者生育率, 故適合于年輕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但臨床醫師采用藥物保守治療要嚴格掌握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的指征, 并且在治療期間嚴密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 治療過程中如出現血HCG上升或腹痛加劇孕囊破裂出血則及時手術治療。
[1]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 233-234.
[2] 雷穎燕.甲氨蝶吟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宮外孕的臨床療效.心理醫生雜志, 2012, 10(22):302-303.
[3] 張曉娟,李麗.甲氨蝶吟對宮外孕治療安全性分析 .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4, 5(24):97-98.
[4] 劉艷,胡小燕.異位妊娠的臨床及手術治療療效觀察.中國醫藥導報, 2014, 13(17):105-106.
[5] Bollen TL, Singh VK, Maurer R, et al.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radiologic and clinical scoring systems in the early prediction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Am J Gastroenterol, 2012, 107(4):612-619.
[6] 劉建中,張國良, 孟凡學.異位妊娠的臨床分析與治療.中國婦幼保健, 2013, 31(21):115-1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30
2015-04-02]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