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紅 王曉青 李凱
16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圍術期護理
董春紅 王曉青 李凱
目的 總結16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術前術后護理體會。方法 回顧性分析16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對本組16例乳腺癌患者進行隨訪, 1例死亡, 其余均存活。結論 有針對性的進行術前術后護理, 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男性;乳腺癌;護理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 MBC)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 乳腺癌發生于男性并不多見, 其發病率在男性人群中約為0.85~1.30/10 萬, 在所有乳腺癌病例數中 <1%, 在所有男性癌患者中亦不足1%[1,2]。MBC 發病原因尚不明確, 一般認為與乳腺癌家族史和基因突變有關, 約有4%~40%MBC與人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的突變相關[3]。作者現將對男性乳腺癌患者的術前術后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06年1月~2014年11月共收治男性乳腺癌患者16例, 年齡最小42歲, 最大72歲, 平均年齡57歲。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 其中6例(37.5%)行傳統根治術, 10例(62.5%)行改良根治術。術后患者均接受化療, 采用CAF化療方案:(環磷酰胺 + 阿霉素 + 5-氟尿嘧啶), 或者TP(多西紫杉醇+順鉑)方案化療。大部分男性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體均為陽性, 多主張進行內分泌治療,可使無病存活率由28%提高到56%, 同時5 年生存率由44%提高到61%[4]。對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陽性的患者給予口服三苯氧胺內分泌治療, 療程 5 年。12例腋窩淋巴結轉移者接受術后放療。乳腺癌化療用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 無一例外滲及靜脈炎發生,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 護理
1.3.1 術前護理
1.3.1.1 心理護理 有些患者一旦查出乳腺癌, 就錯誤認為“癌癥=死亡”, 產生緊張、恐懼、疑慮和痛苦的心理反應。特別是男性患者, 會覺得難以接受, 自己得了一種“女性疾病”, 從心理上抗拒, 產生自卑心理。要鼓勵患者面對現實,配合治療, 積極配合醫生完成各種治療計劃使之獲得治愈,鼓勵患者要忍受治療所帶來的痛苦和產生的并發癥。患者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其對手術的耐受性及術后的康復效果。告知此病也見于男性, 多鼓勵患者以樂觀的心態應對疾病, 同時讓妻子多疏導患者, 加強患者及家庭對疾病的適應能力。
1.3.1.2 飲食護理 生活規律, 營養合理, 要以樂觀的精神去戰勝疾病, 注重營養, 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肥肉等,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戒除煙酒。
1.3.1.3 術前準備 ①協助做各種檢查:血常規、大生化、凝血常規、血清常規、心電圖、胸片、鉬靶、CT等。②備皮:男性乳腺小, 腋毛多, 避免刀片割傷皮膚 , 避免感染。③術前禁食12 h。
1.3.2 術后護理
1.3.2.1 術后應該嚴密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等生命體征的變化, 觀察手術創口的出血及滲血情況, 一經發現問題, 應該及時處理。如果術后的最初幾天內出現低熱、創口疼痛, 通常是手術創傷所致, 是正常現象, 可不予處理, 或者給予對癥治療;若出現高熱, 且創口疼痛較重, 伴有創口局部滲出, 則可能為發生了術后感染, 應予抗菌素治療。
1.3.2.2 注意患側肢體 不在患肢抽血、靜脈注射、測血壓。患肢不提重物、不背包;避免長時間下垂;睡覺時適當抬高,避免受壓;避免患肢皮膚破損及感染。
1.3.2.3 患肢康復鍛煉 術后24 h:活動手指及腕部。術后48 h可下床活動, 注意扶持患肢術后1~3 d:可用健側上肢或他人協助患側上肢進行屈肘、伸臂等鍛煉。術后4~7 d:患者可坐起, 鼓勵患者用患側手洗臉、刷牙、進食等, 并作以患側手觸摸對側肩部及同側耳朵的鍛煉。注意避免上臂外展。術后1~2周:開始肩關節鍛煉, 鍛煉方法包括手指爬墻運功、轉繩運動、舉桿運動、拉繩運動等。
1.3.3 出院指導 ①保持充足的睡眠, 不熬夜, 注意休息。②戒煙酒。③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④不用患肢搬動提取重物, 堅持肢功能鍛煉。⑤定期復查, 每半年來醫院復查1次, 5年之后復查1次/年[5]。
對本組16例乳腺癌患者進行隨訪, 1例死亡, 其余均存活。
男性乳腺癌患者比較特殊, 雖然發病率低, 但疾病進展很快, 容易誤診, 預后較差, 目前在治療上, 還是參照女性乳腺癌治療原則, 以手術為主, 輔助化療、 放療以及內分泌治療, 手術方式目前還是以改良根治術為主。Giordano 等回顧性研究報道:男性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和傳統根治術患者5 年生存率分別為75.9%, 72.7%,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于根治性乳腺切除術創傷大, 且未能明確提高總生存率, 已被改良根治術或單純乳房切除術所取代[6]。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采取手術、放療、化療或內分泌治療, 護理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延長壽命。
[1] Arslan Y, Oksüzoglu B, Ozdemir N, et al.Outcome of non-metastatic male breast cancer: 118 patients.Med Oncol, 2012, 29(2): 554-560.
[2] Chen L, Chantra PK, Larsen LH, et al.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t lesions of the male breast1.Radio-graphics, 2006, 26(4):993-1006.
[3] Ottini L, Silvestri V, Rizzolo P, et al.Clinical and 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BRCA-positive and BRCA-negative 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sults from a collaborative multicenter study in Italy.Breast Cancer Res Tr, 2012, 134(1):411-418.
[4] Murphy CE, Carder PJ, Lansdown MRJ, et al.Steroid hormone receptor expression in male breast cancer.Eur J Surg Oncol, 2006, 32(1):44-47.
[5] 徐德芝, 黃瓊霞, 葉群英, 等.乳腺癌患者的護理措施及心理指導, 2010, 20(3):189-191.
[6] Giordano SH, Cohen DS, Buzdar A, et al.Breast carcinoma in ma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Cancer, 2005, 103(2):432-433.
Perioperative nursing for 16 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DONG Chun-hong, WANG Xiao-qing, LI Kai.
Qingdao City Central Hospital, Qingdao 266042, Chin
Objective To summarize perioperative nursing experience in 16 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6 male breast cancer c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Follow-up for the 16 cases showed that there was 1 death case, and the other cases all survived.Conclusion Targeted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n prolong survival time in patients.
Male; Breast cancer; Nursing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37
2015-01-12]
266042 青島市中心醫院(董春紅 王曉青);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