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寧 王彥生
羊膜載體復合膜緩釋系統的實驗研究
于寧 王彥生
目的研究羊膜載體復合膜緩釋系統對骨髓炎的治療作用。方法30只純種新西蘭大耳白兔制成骨髓炎模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15只。對照組模型給予局部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觀察組模型給予羊膜載體復合膜緩釋系統中應用抗生素進行局部治療, 對比觀察兩組模型的治療效果。結果建立模型前兩組兔體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建立模型8周, 對照組兔體質量下降較多, 觀察組兔體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兔骨培養感染細菌均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對照組兔骨培養細菌感染均為陽性, 陽性率為100%, 細菌計數為(8.4±3.7)×107;觀察組中9只骨培養細菌感染為陽性, 陽性率為60%, 細菌計數為(4.2±2.8)×1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局部應用抗生素相比, 羊膜載體復合膜緩釋系統對骨髓炎的治療作用較好。
羊膜載體復合膜緩釋系統;骨髓炎;實驗研究
慢性骨髓炎的病情復雜, 病情也較長, 容易并發病理性骨折、骨缺損及慢性竇道等, 手術的失敗率及感染復發率較高, 臨床治療較為棘手, 也是國內外骨科醫生及研究領域多年來探索的一個難題[1]。近年來開放性骨折的發病率逐年上升[2], 慢性骨髓炎的發病率也有所上升。骨感染與骨缺損同時存在, 相互影響, 治療既要修復缺損, 又需治療感染[3]。本研究就羊膜載體復合膜緩釋系統對骨髓炎的治療作用進行實驗研究和探討, 現報告如下。
1.1 骨髓炎模型制備 選取30只健康清潔的純種新西蘭大耳白兔, 雌雄不限, 體重1.1~1.5 kg, 常規麻醉、消毒后, 于實驗白兔的右側膝關節上3 cm處注射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液, 誘導制備成股骨骨髓炎模型, 后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15只。
1.2 羊膜載體復合膜制備 取新鮮的牛羊膜, 用磷酸鹽緩沖液(PBS)沖洗3次, 去除血跡和污漬, 0.2%戊二醛交聯15 min, 0.5%的十二烷基磺酸納水浴振蕩器內消化過夜, 0.25胰蛋白酶水浴振蕩器內消化3 h, PBS洗3次后冷凍干燥備用。用1%的明膠和1%的殼聚糖制成明膠殼聚糖緩釋降解復合凝膠液,配置時加入慶大霉素藥物溶液。將凝膠液平鋪于羊膜上, 塑形、冷凍干燥后備用。
1.3 方法 將兩組模型白兔, 用1%的異戊巴比妥納(30 mg/kg)進行腹腔注射麻醉, 麻醉生效后進行局部備皮、消毒、鋪無菌手術巾;切開大腿皮膚, 逐層切開皮膚、皮下組織、筋膜組織、充分顯露竇道冰切除;根據X線片測出炎性髓腔的長度及寬度, 沿其縱軸用骨刀切開一次皮質(一般不超過管狀骨周徑的1/3);摘除死骨, 徹底清除死腔內膿苔, 并刮除髓腔內的炎性肉芽組織, 至骨面有少量滲血為止;再用0.1%碘伏浸泡死腔5 min后, 用生理鹽水沖洗, 然后用干紗布填塞。對照組給予局部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取出干紗布后, 于死腔內注入慶大霉素溶液, 不留空隙, 縫合皮膚。觀察組模型給予羊膜載體復合膜緩釋系統中應用抗生素進行局部治療, 根據死腔容積大小選取制備好的含有慶大霉素的羊膜載體復合膜體積, 并將羊膜載體復合膜剪成鋸末狀碎塊備用, 加固化劑并調成糊狀, 取出死腔內的干紗布, 加入羊膜載體復合膜, 注意不留空隙, 后縫合皮膚。術后將兩組白兔分籠飼養。
1.4 觀察指標 于建立模型前及建立模型后8周測量兔體質量, 并于8周后處死動物, 并取出整個右側股骨, 于無菌操作下用尖嘴咬骨鉗咬碎股骨, 并用研缽及研棒研碎, 取骨粉進行骨培養, 計算骨培養細菌感染率及細菌計數。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兔建立模型前后兔體質量變化情況 對照組兔建立模型前的兔體質量為(1.43±0.08)kg, 建立模型8周(1.09± 0.05)kg;觀察組兔建立模型前的兔體質量為(1.44±0.09)kg,建立模型8周(1.27±0.06)kg。建立模型前兩組兔體質量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建立模型8周, 對照組兔體質量下降較多, 觀察組兔體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模型骨培養細菌感染情況及細菌計數 兩組兔骨培養感染細菌均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對照組兔骨培養細菌感染均為陽性, 陽性率為100%, 細菌計數為(8.4±3.7)×107;觀察組中9只骨培養細菌感染為陽性, 陽性率為60%, 細菌計數為(4.2±2.8)×105。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羊膜載體復合膜, 不但具有支架載體的功能, 并且含有纖維黏連素(FN)、層黏連素(LN)和Ⅳ型膠原等, 可以促進種子細胞黏附、運動和分化等重要生命功能的一種特殊蛋白分子。本研究就羊膜載體復合膜緩釋系統對骨髓炎的治療作用進行實驗研究和探討, 顯示羊膜載體復合膜緩釋系統在骨髓炎的治療中, 具有更好的效果, 抗菌效果更好[4]。
綜上所述, 與局部應用抗生素相比, 羊膜載體復合膜緩釋系統對骨髓炎的治療作用較好。
[1]湯善華, 靳安民, 呂仁發, 等.納米羥基磷灰石/硫酸慶大霉素緩釋系統的制備及體內釋放實驗.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7, 11(18):3573-3576.
[2]韋冰丹.感染性骨不連的治療進展.醫學綜述, 2009, 15(14): 2161-2162.
[3]余升華, 胡漢生, 范震波, 等. ARBX與RBX治療感染性骨缺損的實驗對比.廣州醫學院學報, 2013, 41(2):43-46.
[4]王冰, 鐘偉, 劉儒森.羊膜載體復合膜負載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促愈創面的研究.濰坊醫學院學報, 2010, 32(3):202-20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211
2015-04-29]
沈陽醫學院科技(項目編號:20141008)
110024 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手外科
王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