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
周 莊 情 思
周莊是密如星云的江南小鎮一個杰出的代表,古老的水鄉座落在江蘇省蘇州東南昆山縣境內。它仿佛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鑲嵌在美麗的淀山湖畔。
北宋元佑元年,周迪功郎舍宅為寺始稱周莊。元代中期,沈萬山利用周莊的地理環境,通過運河、長江、黃浦江等水系之便通番商貿,孕育發展了周莊歷史的獨特魅力。
依河成街的古鎮,明清建筑達百分之六十以上。千余戶傍水筑宅的居民,錯落有致的排列在小鎮的規劃中。有“橋從前門進,船自家中過”的張廳,有建于乾隆七年占地兩千多平方米的江南居民之最的沈廳。有現仍保存完好的“澄虛道院”被稱作“水中佛國”的全福寺。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過了古老的橋頭,拾級而行邁進了沈廳的大門。陽光透過蒙了一層灰塵的老窗欞照進,六百年前的居家禮儀淋漓盡致的呈現在眼前。狹小的市井門庭延伸出長長一串深景,顯現了江南商人藏愚守拙的謹慎,鋪張了家庭禮儀的空間規程。
一個商賈富翁躲在江南水鄉小鎮作著縱橫四海的生意,也許是元明時代的富商不張揚的一種特色吧。留連清雅閑致與世無爭的江南古居,我的心好像被一種淡泊寧靜的人生哲學深深的感染。
雖然沈萬山被明太祖朱元璋長枷鐵鐐流放云南,人生的孤舟擱淺在遙遠的邊塞,而他的名字將永遠載入周莊的史冊中。
交叉連通的雙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蒼老斑駁的青灰色仿佛清晨的殘夢給人一種遙遠的遐思。波光粼粼的水宛如千古不滅的精靈,靜靜地流動著往昔與現實的故事。清涼的晚風吹動著游人的發梢,撥動著愛的情思……
旅美畫家陳逸飛先生筆下一幅“故鄉的回憶”為周莊增添了勃勃生機,使它名揚了海內外。
大學者余秋雨的同籍臺灣作家三毛,在周莊的小茶樓上品茗時感慨萬千的留下了懷念家鄉的淚水。給平淡的小茶樓增了幾分紅火的生意,風水的神秘。此時我想起了三毛那憂傷凄艷的“橄欖樹”,她那驚世駭俗的浪漫留下了落花流水的永恒。
搖啊搖!搖到了外婆橋。飽經風霜的外婆橋,受日經月華的撫愛,露出了天鐫的容顏。清澈的水流閃動著耀眼的金光,仿佛甜蜜的江南少女眨著流盼的目光向情人暗送秋波。近千年歷史的周莊,聚集了中國水鄉的最美。
江南小鎮曾隱居過許多儒雅的志士精英,當年他們選擇了“退而守靜思之樂”的人生,于無聲處創造了江南水鄉的文明歷史,是多么難能可貴。如果他們的靈魂地下有知,看到今日江南小鎮的變化一定會感到欣慰的。
周莊成全了留名千古的沈萬山,沈萬山用平生的努力為周莊演繹了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
漫 步 杭 州
杭州舊稱臨安,座落在錢塘江下游的北岸,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曾為南宋都城。是歷代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游覽的圣地,是文人墨客觸景生情的景區。
小時候就聽人們說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時因不諳世事,也幻想不出祖國錦繡江南那豐腴潤澤的美麗。當生命的腳步真正的走進杭州時,才被它那迷人的景色所驚詫。
杭州雖沒有泰山雄,華山險,黃山奇,峨眉秀那種獨具特色的風光,也沒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楊朔風光甲桂林”那種圣譽。但在游人的眼里,杭州有一種溫潤怡然、文明清澈的文化底蘊。
在欣賞眾多的景點中,更多的是讓人們去思緒歷史,思緒昔日文人借風華的山水去苦求文化靈魂的真諦。也許真正屬于歷史的是西湖底下那厚厚的淤泥,或淤泥中殘磚碎瓦里銅臭般的故事。然而,讓人感到可敬的是盡管華夏大地出現過許多坎坷磨難的滄桑巨變,而杭州的景物依然堅守著那份千載不變的古韻是多么難能可貴。
恬靜嫻雅的杭州,仿佛一幅美麗的畫,一首動聽的詩,一曲優雅的歌。“如煙的蘇堤春曉,如雨的曲苑風荷,如夢的平湖秋月,如幻的斷橋殘雪,如訴的柳浪聞鶯,如醉的花港觀魚,如霧的雷峰夕照,如仙的雙峰插云,如詩的南屏晚鐘,如畫的三潭印月……”這些景點無不記載著靈秀的山水留下的永恒歷史。
沉睡久遠的通天河像一本厚重的歷史書,明代詩人楊宏贊道“夏日炎忘暑,冬游卻似春,源流雖一派,清白直垂云”不知道西天取經的師徒們是否再此留下過他們跋涉的足跡。天目溪的水宛如王羲之蘭亭閣序里耐人尋味的字,又似柳公權書法里流露出的清骨柔腸百媚千嬌。當年徐霞客在此放舟時,一定是別有一番悠然釋懷的情趣。
獨釣寒江的富春江,群山疊翠的千島湖,氣勢恢弘的錢塘江,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早已融入這座城市的脈絡,潤澤著它喧囂的日夜和染滿塵埃的靈魂。
在一步一景的天堂里,始終被眾多的景物迷戀著。這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湖光山色之地,總好像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在吸引著我。使我無法停下腳步,也無法放下手中這支疾馳的筆。
在杭州,一直被生命的綠感動著。環視西湖是蒼蒼茫茫的綠,南山路的樟樹層層疊疊的綠,楊公堤的梧桐郁郁蔥蔥的綠,虎跑泉的云杉是濃濃重重的綠。
“松陽路轉入清涼,石間泉喧仍寧靜。”回旋于樹叢山石間的清泉,清風習習鳥語間鳴、曲徑通幽輕聲流動,令人盡消塵念。伴石徑而駐足的水清澈見底,沒有一絲漣漪,浮萍上招蜂引蝶的小黃花仰視高高的云杉在默默的遐想。
觸景生情,心里仿佛涌出一種懷古的惆悵。幻想許仙與白娘子在斷橋結緣在斷橋分別的悲劇,李慧娘愛裴書生慘死在南宋宰相賈似道刀下的情景;杜十娘為負心的李公子淚沉寶箱的傷逝,白居易蘇東坡被貶杭州的郁悶,李叔同在西湖出家的心情……
杭州是個讓人流連忘返、讓人浮想聯翩的世外桃源,它的美一半在于水。不論是煙雨空濛的西湖,還是蜿蜒潺潺的虎跑泉,不論是滴水如注的靈山洞,還是波濤洶涌的錢塘江,無不同奏一曲流水之韻,萬水千山都是情。我無法表達對杭州的愛戀與敬仰,一切就像紹華女兒的心事一樣“無限美好”。
在離開杭州的旅游車上,隔窗向這座古老的城市投去最后一瞥時,我突然想起了白居易的“三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桂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盡管手中的相機留下一些凝固的記憶,而最讓我不能忘懷的是對悠久文化的思索和對歷史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