鍇頡
我的辦公室在八樓,每天早上七點半,就能看到門外樓層保潔員忙碌的身影。她們穿著輕便的鞋子,手里拿著抹布,輕輕巧巧地打掃著走廊。光潔的電梯、樓道,一塵不染的門窗乃至洗手間,都是她們精心維護的功勞。在這個整潔明亮的環境里辦公,不僅心情愉悅,而且還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
樓層保潔員一個樓層一位,每個月一輪換,所以經常能看到不同的面孔,其中有三位樓層保潔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們都四十多歲,工作認真負責,樓層清潔工作做得很好,有趣的是她們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
當樓里有新調來的辦公人員,或者調換辦公室的時候,走廊里就常有垃圾堆放在門口。第一位保潔員很文靜,不愛多說話。當看到門口有垃圾時就不聲不響地拿撮子把垃圾收走了;第二位保潔員很直率,說話嗓門大,看到垃圾就自言自語地抱怨,也把垃圾收走了;第三位保潔員很愛笑,見人愛打招呼,她手拿撮子,輕輕敲開了辦公室的門,不一會兒,在愉快的笑聲中,她把垃圾清理走了。后來樓層里有人把垃圾分類,說有位保潔員人好且有困難,給她攢的,讓她賣點錢貼補一下。每逢新來辦公人員,就會有人告訴不要往走廊堆放垃圾,如果清理不及時,會扣保潔員那微薄的工資。漸漸地,八樓的走廊里不但沒了垃圾,而且人們主動攢舊書,廢報紙,廢瓶子。
遇到問題上門溝通,坦誠相待——多么正能量的工作方法!我悄然一試,果然有效。
一次,我在向部門征集課題素材時,對方是位女科長,五十多歲,就是遲遲不報。她單位的辦公室主任很生氣,拿她沒辦法,要我下個書面通知,找領導簽批,規定她按時限完成。我想到了第三位保潔員。我去找那位辦公室主任,邀請他一同去拜訪這位科長。剛開始,她的態度很生硬——沒時間,就是寫不了。我就微笑著肯定她在行業里的貢獻,誠懇地說明沒有人比她拿出來的東西更有價值,也肯定她的難處,又向她詳細說明我對課題的設計,提供寫作思路,她終于同意試一試。由于時間緊,我就經常故意“遇見”她,主動關心她的難處,只字不提材料。終于有一天她說完成初稿了,看完后我很振奮——哪里是初稿呀,絕好的文章!
還有一次對方承擔了課題,卻不見進展。我笑盈盈地去她辦公室找她“聊天”。原來她的孩子要中考,丈夫還常常出差。我立刻調整了課題的完成時限。中考一結束,她就主動找我來了,說課題提綱已經出來了,讓我不要急。
很感激樓里的保潔員,她們不僅給我帶來了整潔的工作環境,還讓我悟到了一種管理理念、一套工作方法。不必像第一位保潔員那樣默默承受,也不必像第二位那樣粗糙簡單。放下電話,上門服務,就是叩響發現問題的智慧門。分析原因,換位思考,就是掏出解決困難的金鑰匙。保潔員的做法給予我們啟示:精心維護自己的工作崗位,隨時清理思想上的死角,走出方法上的誤區,共同營造清潔的環境,清爽的心情。
本欄編輯 ?劉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