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婷,姚西俠,王 懿,劉黎明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710061)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1至2013年載文的計量學分析
劉會婷,姚西俠,王 懿,劉黎明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710061)
根據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1至2013年編發論文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分析載文量、欄目構成、第1作者年齡、學歷及職稱、第1作者研究方向、引文類型、基金項目資助等情況,以期了解期刊的刊文趨勢和發展方向,為保證該刊學術質量及進一步提高刊物的整體質量提供參考。
載文分析;作者分析;欄目設置;引文計量指標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雜志是婦幼衛生專業學術性刊物,主要以專題研究、臨床研究、文獻綜述、研究信息、介評、專家論壇等欄目形式,向讀者介紹國內外婦幼衛生專業方面的新進展,婦幼及兒童各階段疾病預防的新經驗,婦幼心理行為及健康指導、圍產醫學、優生、遺傳等方面的新理論和實驗研究新動向。2007年已被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已取得《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證書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證書。同時被《中文醫學科學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盤數據庫》(CBMdisc)、《中文生物醫學期刊目次數據庫》(CMCC)、《中國科技期刊篇名數據庫》進行目次、文摘或全文的收錄,并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收錄。本文應用文獻計量相關方法,對2011至2013年《中國婦幼健康研究》編發論文載文量、第1作者的職稱和研究方向、研究領域、基金項目、引文情況等做了統計分析,更加深刻地了解本刊的學術動態和影響力,以期為進一步提高該刊的整體質量提供參考信息。
按照《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1至2013年紙質期刊出版的文章順序,逐一統計每年每期發文第1作者的年齡、學歷、職稱、所在地區和研究方向、文章的引文類型及數量,基金項目資助等內容,統計結果均保留兩位小數。
2.1 2011至2013年發文量分析
發文量是指在特定的時間里,某期刊發表的不包括文摘文件、會訊刊訊、信息、紀念文章和賀詞、廣告性文章等在內的全部論文數,是反映期刊內容含量、體現期刊輸出能力以及衡量學術研究活躍程度與學術成果數量的重要指標。文獻計量領域常以發文量來評價作者學術成就[1]。2011至2013年《中國婦幼健康研究》的發文量、基金資助的論文數量及比例等指標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3年中本刊的發文量先降后升,而且回升的幅度比較大。基金資助的論文總量亦如此。作為衡量期刊論文學術質量重要指標之一的基金資助論文比例卻在2012年度達到最高,說明該年度刊發論文中有更多被各種基金資助的學術成果發表。2013年度國家級基金資助論文在絕對數量上雖然有上升趨勢,但其比例有所下降。因此本刊在以后的審稿中,應努力把好論文質量關,不斷提高學術水平,爭取吸收更多的受各級項目資助的高級別文章,以擴大本刊在業界的影響力。
表1 2011至2013年《中國婦幼健康研究》的發文量分析[n(%)]
Table 1 Analysis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 of Woman and Child Health Research during 2011 to 2013[n(%)]
2.2 欄目構成情況
本刊主要由專題研究、臨床研究、醫學薈萃等欄目構成,分別占31.82%,26.60%和21.47%。3年內各欄目發文總量和每個欄目的年發文情況如表2所示。本刊包括欄目比較廣泛,涉及婦幼健康研究領域各個方面,其中專題研究、臨床研究和醫學薈萃為三大主要欄目,為本刊的研究方向。隨著期刊的發展,專題研究欄目逐漸縮小,而臨床研究欄目則大幅擴增,醫學薈萃也逐步增加,提示本刊的發展趨勢正偏離專題報道。這應該引起編委專家們的重視,并恢復對婦幼健康有意義的專題研究類文章的重點征稿。案例報道、婦幼綜合研究、預防出生缺陷等方面論文的刊載則體現了本刊內容的多樣性。
表2 2011至2013年各欄目發文數量(n)
2.3 作者情況的分析
2.3.1 年齡結構狀況
根據第1作者的年齡,將作者分為30歲及以下組,31~45歲組和45歲以上組。據統計,3組中30歲及以下組人數最少,多數為學生或青年醫師,學歷及工作資歷比較淺,因而在科研上成果較少。3年中3組的構成比例變化不大,沒有特殊意義。
2.3.2 學歷和職稱狀況
根據對3年內本刊發文的第1作者的學歷統計發現,除極少數學生身份的作者外,持有碩士學歷的作者占大多數,持有博士學歷者次之。本科畢業的作者很少在本刊發表文章,原因之一可能是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相對較低,其科研產出在質量和專業影響上達不到本刊的發文水平。統計職稱時,工程師、技師、圖書、研究等非醫學系列的職稱按同級別職稱統計。2011年至2013年間在本刊發表文章的第1作者中,具有主治及以下級別職稱,包括主管護師、主管技師和助理研究員等職稱的人數逐漸增多,而具有副高及正高級職稱的作者則逐漸減少。隨著職稱的升高而發表的論文的數量逐漸減少,其中一方面原因或許是具有高級職稱的作者因要承擔較為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而無暇撰寫論文,另一方面可能與職稱評定的需求量減少有關。同時,具有高級職稱作者的減少提示,本刊應從各方面提高影響力和總體質量,以便吸引更多學術界的高級專家和學者投稿交流。
2.3.3 作者的地區分布
作者的地區分布指來源期刊登載論文所涉及的地區數,按全國31個省、市和自治區計算(不含港、澳、臺地區)。這是衡量期刊論文覆蓋面和全國影響力大小的一個指標[2]。作者分布以第1作者所在省區為統計對象,具體分布見表3。在連續3年本刊的發文中,作者所在地區遍及全國20余省市,包括海南、新疆、云南、遼寧、貴州、甘肅等地,地域范圍比較廣大,說明本刊在全國范圍內已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在地域上也有一定的聚集性,地區分布比較集中,以陜西最為集中,說明陜西作為該刊的主辦單位之一,更加關心支持陜西地區的婦女兒童健康的發展,較為注重陜西本土相關專業人員的培養和凝聚,在本地區內影響力大,具有一定的地方保護特色;其次為北京地區,上海、廣東、江蘇、湖北等地,在數量上也遠遠超過其他地區,具有突出的地域特點。在排名順位為前7位的省份中,陜西地區第1作者的發文量分別占全年發文量的28.91%、38.36%和31.83%,但北京作者發文所占比例在連續3年有下降趨勢。地區排名順位前7位的作者發文數量分別占當年總發文量的89.38%、84.28% 和77.98%。此比例的逐漸降低表明本刊的作者正在逐漸向更大范圍擴散,隨著期刊質量的逐漸提高不斷吸引更多的讀者投稿。
表3 2011至2013年發文量排名順位前7位的地區及發文數量統計[n(%)]
2.3.4 作者的合作度
合作度是衡量作者合作研究程度的一個重要計量指標,反映某學科領域內作者合作智能的發揮程度,而文獻作者合作度則指在一定時期內每篇文獻的平均作者數[3]。不斷增長的各層面之間的科研合作使科技論文的署名作者數逐漸增加。《中國婦幼健康研究》雜志刊發文章的作者署名情況亦如此。2011至2013年中,獨立作者發表的文章篇數分別為29,13和25,占全年總量的8.55%,4.09%和6.63%。作者數量在2到5之間的論文數量分別占79.65%,79.25%和82.76%,作者數量在6到9之間的論文數分別占10.62%,15.72% 和9.28%,還有1.12%,0.94%和1.32%的論文作者數量超過10。例如,題為“廣州市兒童醫療資源需求預測”和“618例早期妊娠胚胎丟失相關因素分析”的文章分別是由同一機構的11位作者完成的,“早產危險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及分類樹分析”一文由來自5個機構的12位作者合作而成,而題為“中國6城市母乳喂養嬰兒0~12月齡生長速率研究”一文的19位作者來自12個不同的機構。多機構作者之間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婦幼健康研究領域吸引了其他學科研究者的興趣。而且論文作者數量的增多將會提升論文的影響力[4],增加論文被引用的幾率[5]。
2.3.5 研究方向狀況
對第1作者的研究方向進行同類合并與整合,將相近的研究方向歸為同一類,將細小范圍的研究統籌到大類方向中。統計第1作者的研究方向及相應的文章數量,具體結果如表4所示。結果顯示,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兒科臨床、婦產科臨床、兒童保健、婦幼健康保健、婦科腫瘤和新生兒疾病等方面。除這些研究方向外,還有一些邊緣及相關學科領域,如輔助生育技術、預防醫學、統計學、護理、教育、人力資源管理、影像診斷、公共衛生、內鏡檢查等。這些特點表明,本刊以婦幼健康為中心,吸引了很多其他相關學科及領域研究者的關注。
表4 不同年度排名前10位的研究方向統計(n)
Table 4 Top 10 research directions in different years(n)
2.3.6 引文語言及數量情況
引文是研究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因此具有科學的交流作用[6],是作者利用情報能力的重要標志,可反映出論文著者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研究成果的掌握和利用能力以及閱讀傾向。發表論文所蘊涵的信息含量反映在引文的數量上。2011至2013年本刊所引用的全部引文數量、引文比例及篇平均引文量如表5所示。
引文語種的分布能揭示該刊文章與國際研究成果的接軌程度和對國外研究成果、學術理念和研究方法的借鑒情況。本刊多數文章引文中包含中外文參考文獻,而且以英文為主的外文引文數超過中文引文數,極少數作者以中文引文為主或者全為中文引文。綜述類文章的引文則幾乎全為英文,說明英文是我國婦女兒童保健專業研究領域最常用的語種,另一方面也說明該領域的研究者越來越重視借鑒國外研究成果。外文引文數量的比例偏低,揭示了作者利用國外參考文獻和科研成果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3年中篇均引文數量都未達到8條,低于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文章的2011年和2012年的平均引文數[7]。因2013年的該指標還未公布,故待后續研究中做討論。
表5 2011至2013年引文語種及數量統計[n(%)]
本文運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從多個方面對《中國婦幼健康研究》在2011至2013年的1 034篇學術論文的相關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本刊的稿源范圍廣,研究重點是婦幼兒童保健及婦幼臨床方面的問題。載文質量較高,研究體系相對穩定。中年研究者是科學研究的骨干力量,而中高級職稱科研人員在科學研究中起主導地位。在同類型刊物中,本刊在國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是我國婦幼健康研究領域重要的信息源。這從正面肯定了陜西教育的科研高度和水平,也在一定程度的側面說明了本刊在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本研究樣本數量較少,如能對10年或更長時間內該刊發文的情況做具體統計分析,將會在各方面取得更加準確和全面的數據,也將更能反映本刊的實際情況。同時,如果能將本刊近幾年內的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等評價指標進行分析,將會對本刊的影響力有更加深入的探析。
[1]卓毓榮.2005-2008年《圖書館論壇》廣東作者發文期刊統計分析[J].情報探索,2010,(7):45-47.
[2]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1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R].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12.
[3]肖榮榮.2003-2012年《情報科學》文獻計量分析[J].情報科學,2013,31(8):66-70.
[4]杜建,張玢,李陽.我國醫學領域不同學科作者合作度與論文影響力的關系[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2,21(3):18-23.
[5]Fereshteh Didegah, Mike Thelwall.Which factors help authors produce the highest impact research?Collaboration, journal and document properties[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3,7(4):861-873.
[6]Milojevic’ S.How are academic age, productivity and collaboration related to citing behavior of researchers?[J].PLoS ONE,2012,7(11):e49176.
[7]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3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EB/OL].(2013-10-10)[2014-10-02].http://www.istic.ac.cn/ScienceEvaluateArticalShow/tabid/679/Default.aspx?ArticleID=95281.
[專業責任編輯:王 懿]
Analysis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 of Woman and Child Health Research during 2011-2013
LIU Hui-ting, YAO Xi-xia, WANG Yi, LIU Li-ming
(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haanxiXi’an710061,China)
Based on literature metrology, the theses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 of Woman and Child Health Research during 2011 to 2013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number of thesis, column, authors’ age, educational level, professional title and research direction, citation type and found assistant thesis, so tha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journal could be explored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whole academic quality of the journal.
thesis analysis;author analysis;column;citation indexes
2014-10-10
劉會婷(1976-)女,館員,碩士,主要從事醫學信息與情報工作。
劉黎明,教授。
10.3969/j.issn.1673-5293.2015.01.065
T139
A
1673-5293(2015)01-01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