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亞,劉 青,崔紅梅,李蓮英,張 悅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 蘭州730050)
甘肅農村已婚婦女宮頸癌及婦科疾病患病現狀分析
陳 亞,劉 青,崔紅梅,李蓮英,張 悅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 蘭州730050)
目的 通過對甘肅省農村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掌握本省農村婦女病及宮頸癌患病情況。方法 對475 845例年齡35~59歲的農村已婚婦女進行宮頸癌檢查,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475 845例被檢查者中,生殖道感染患病率為55.934%;宮頸癌前病變患病率為0.363%;原位癌患病率0.025%;浸潤癌患病率為0.030%。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最高為隴東地區(71.543%),最低為中部地區(37.382%),各地區患病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6 718.430,P<0.01)。隴東地區CINⅡ和CINⅢ患病率分別為0.109%和0.104%,均顯著高于河西、中部和南部3個地區(CINⅡ隴東地區與河西、中部、南部比較,χ2值分別為13.804、13.728、22.308;CINⅢ隴東地區與河西、中部、南部比較,χ2值分別為89.078、11.324、12.175,均P<0.01)。河西地區CINⅢ患病率顯著低于中部、南部和隴東地區(χ2值分別為44.168、26.022、89.078,均P<0.01)。南部地區與中部地區CINⅡ和CINⅢ患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4.061、0.762,均P>0.05)。本省宮頸癌患病率為30.262/10萬,各地區患病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5.194,P<0.01),南部地區患病率顯著高于河西地區和中部地區(χ2值分別為23.743、11.900,均P<0.01)。結論 甘肅省婦女病患病率較高,宮頸癌患病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宮頸癌;宮頸癌前病變;生殖道感染;婦科疾?。晦r村婦女
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威脅婦女健康。世界范圍內每年約46.6萬宮頸癌新發病例,亞洲23.5萬人,占總數的一半,我國估計有10萬新發病例,約占全世界宮頸癌新發病例的1/5。目前,宮頸癌的篩查是國內外早期發現和診斷宮頸癌前病變和早期宮頸癌的一種常見手段[1-3]。根據“2009年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中“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項目”,甘肅省2009至2011年對15個項目縣(市、區)的35~59歲有性生活的農村婦女進行了宮頸癌篩查,以掌握甘肅省農村婦女宮頸癌患病率基線資料,進一步了解甘肅省宮頸癌患病狀況及發病趨勢,為宮頸癌的診治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選擇甘肅省15個項目縣(市、區)的475 845例農村已婚婦女作為研究對象,年齡35~59歲。根據甘肅省狹長的地域特點,調查地區由西到東分別為:河西地區(5個市/區、中部地區(4個縣)、南部地區(3個縣/區)、隴東地區(3個縣/區)。
1.2 檢查內容
通過“三階梯”診斷方法對農村婦女進行宮頸癌普查,內容包括婦科檢查、陰道分泌物濕片顯微鏡/陰道分泌物或宮頸分泌物涂片革蘭染色顯微鏡檢查、宮頸脫落細胞檢查和醋酸染色(acetic acid,VIA)/復方碘染色后肉眼觀察(macroscopic observation after iodine staining,VILI)等。對宮頸脫落細胞檢查或VIA/VILI結果可疑或異常者,以及肉眼檢查異常者,行陰道鏡檢查;對陰道鏡檢查可疑或或異常者,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
1.3 檢查方法
為保證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項目質量,對項目地區(包括市、縣、鄉級)相關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按衛生部規定的統一標準和方法進行檢查。詢問被普查者月經史、孕產史、既往史、家族腫瘤史、避孕方法等,進行宮頸癌防治知識問卷調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由專人填寫宮頸癌檢查個案登記表,對發現疾病并已明確診斷者,及時提供治療并進行追蹤隨訪。
1.4 組織病理學診斷
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與宮頸癌的診斷標準為組織病理學檢查。陰道鏡下活檢組織的病理診斷分為:①正?;蜓装Y;②輕度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Ⅰ);③中度上皮內瘤變(CINⅡ);④重度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Ⅲ);⑤浸潤癌。本研究中高級別宮頸癌前病變包括:CINⅡ、CINⅢ。
1.5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應用χ2檢驗進行率之間的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相關檢查受檢情況
陰道分泌物常規檢查475 845人,受檢率100%;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475 845人,受檢率100%,VIA/VILI檢查126 959人,受檢率26.68%,陰道鏡檢查35 698人,受檢率7.50%,病理檢查人數9 116,受檢率1.92%。
2.2 農村婦女常見疾病患病情況
患各種婦科疾病者298 810人,患病率62.796%。其中,生殖道感染266 159例,患病率為55.934%;宮頸癌前病變1 728例,患病率為0.363%;原位癌118例,患病率0.025%;浸潤癌144例,患病率0.030%,見表1。
表1 農村婦女常見疾病患病情況(n=475 845)
2.3 各地區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比較
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最高為隴東地區(71.543%),最低為中部地區(37.382%),各地區患病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6 718.430,P<0.01),見表2。
表2 各地區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比較
2.4 各地區宮頸高級別癌前病變患病率比較
隴東地區CINⅡ和CINⅢ患病率分別為0.109%和0.104%,均顯著高于河西、中部和南部3個地區(CINⅡ隴東地區與河西、中部、南部比較,χ2值分別為13.804、13.728、22.308;CINⅢ隴東地區與河西、中部、南部比較,χ2值分別為89.078、11.324、12.175,均P<0.01),河西地區CINⅢ患病率顯著低于中部、南部和隴東地區(χ2值分別為44.168、26.022、89.078,均P<0.01)。南部地區與中部地區CINⅡ和CINⅢ患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4.061、0.762,均P>0.05),見表3。
表3 各地區宮頸高級別癌前病變患病率比較(n)
2.5 各地區宮頸癌患病率比較
本省宮頸癌患病率為30.262/10萬,各地區患病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5.194,P<0.01)。經兩兩比較,南部地區患病率(56.419/10萬)顯著高于河西地區和中部地區(χ2值分別為23.743、11.900,均P<0.01)。
表4 各地區宮頸癌患病率比較
3.1 甘肅省農村婦女生殖道感染發病情況
近幾年,宮頸癌的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3萬婦女死于宮頸癌。宮頸癌發病率很不平衡,在我國,宮頸癌的分布主要在中西部地區,有明顯的聚集現象,且農村高于城市,山區高于平原。甘肅省地處中國西北,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宮頸癌的發生逐漸受到關注。
本次宮頸癌普查結果顯示,生殖道感染是影響婦女生殖健康的主要疾患,甘肅省農村婦女常見疾病中,生殖道感染患病率為55.934%,與本省以往報道基本一致,而且高于何朝華于2010年報道的四川省生殖道感染疾病患病率(42.10%),但低于穆蘭芳于2012年報道的青海省患病率(61.32%),考慮這些與保健知識貧乏、個人衛生與不潔性生活有關。下生殖道感染使宮頸黏膜易隱藏病菌,宮頸受病菌侵襲受損,受損的宮頸上皮是誘發宮頸癌的高危因素。因此,宮頸炎癥是導致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一個主要協同因素。本次篩查結果顯示,甘肅隴東地區生殖道感染患病率遠高于本省其余3個地區(P<0.01),本地區CINⅡ、CINⅢ患病率同樣最高,提示生殖道感染會促使高危型HPV感染,最終導致高級別宮頸癌前病變的發生;另一方面,提示隴東地區生殖道感染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不高,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河西地區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較高(59.622%),但CINⅢ患病率最低(0.016%),提示河西地區生殖道感染患者得到了較好的治療和控制。
3.2 宮頸癌前病變與宮頸癌的發生關系
宮頸癌的發生發展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其開始是宮頸上皮內瘤變(CIN),一般從CIN發展到宮頸癌需10年的時間,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在篩查中很容易被發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癌前病變顯得極為重要[4-6]。本次調查顯示,宮頸癌前病變患病率為0.363%,略低于何朝華于2010年報道的四川省宮頸癌普查結果(0.54%)。在CINⅢ患病地區分布中,隴東地區患病率高于其余3個地區,河西地區患病率最低,與本次普查中宮頸癌患病率河西地區最低相一致。
據上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腫瘤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甘肅省武都區等地的宮頸癌死亡率在全國處于較高水平,因此,做好宮頸癌早診早治工作,對提高婦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次普查結果顯示,甘肅省宮頸浸潤癌患病率為0.030%,略高于本省以往報道(0.026%),接近全國宮頸癌平均發病率的2倍(15.3/10萬)。這與我省地處中國西北高海拔地區,多民族聚居,經濟相對落后,交通不便等有關。從本省宮頸癌患病地區分布來看,南部地區宮頸癌患病率高于河西地區和中部地區(P<0.01),而在CINⅢ患病地區分布中,南部地區與中部地區無統計學差異,提示南部地區對于婦女病的診治、追訪及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綜上所述,應加強婦女常見病知識宣傳力度,提高我省農村婦女自我保健意識,以降低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對生殖道感染患者或高級別宮頸癌前病變患者應采取積極干預措施,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導致宮頸癌;應重視我省南部地區(尤其是武都區及成縣)宮頸癌患病情況,加大投入,關注高危人群,加強本地區婦女病的追訪管理,以達到降低宮頸癌發病率的目的,提高婦女的生活質量。
[1]Belinson J, Qiao Y L. Shanxi province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study: A cross-sectional comparative trial of multiple techniques to detect cervical neoplasia[J].Gynecologic Oncology,2001,83(2):439-444.
[2]Cuzicka J, Arbynb M, Sankaranarayananc R.Overview of human papillomavirus-based and other novel options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Vaccine, 2008, 26(10): 29-41.
[3]Qiao Y L, Sellors J W,Paul S E. A new HPV-DNA test for cervical-cancer screening in developing regions: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clinical accuracy in rural China[J].The Lancet Oncology, 2008, 9(10): 929-936.
[4]韋毓, 劉青禧.年輕女性宮頸炎及相關病變發病現狀分析[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08, 19(3): 296-297.
[5]張曉金, 歸綏琪.宮頸癌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8,19(1):56-59.
[6]朱亞莎, 周艷秋, 張薇, 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08, 19(5): 425-428.
[專業責任編輯:安瑞芳]
Current situ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and gynecologic diseases among rural women in Gansu rural areas
CHEN Ya, LIU Qing, CUI Hong-mei, LI Lian-ying, ZHANG Yue
(MaternalandChildCareHospitalofGansuProvince,GansuLanzhou730050,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cervical cancer and gynecologic diseases among rural women by conducting cervical carcinoma screening among them in Gansu. Methods A total of 475 845 rural married women aged 35-59 years old
cervical cancer; precancerous lesion;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gynecologic diseases; rural women
2014-06-18
陳 亞(1983-),女,主治醫師,碩士,主要從事婦產科臨床流行病學研究。
劉 青,主任醫師。
10.3969/j.issn.1673-5293.2015.01.047
R711.3
A
1673-5293(2015)01-0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