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在嘉
難忘病例
談醫學生涯中部分難忘病例(四十三)
陳在嘉
干部,女性,58歲,于1975-3-10入本院,患者自1973年秋由于勞累后在寒冷中覺心前區疼痛,持續短暫,以后為悶痛,無明顯壓榨感,最多時每天發作1~2次,每次約10分鐘,有時向左肩部放射,含硝酸甘油暫時好轉或完全緩解。兩月后即該年冬天突然心前區疼痛加劇,劇痛難以忍受持續兩小時以上,需用嗎啡或杜冷丁強鎮痛劑。覺呼吸困難,咳嗽,咯痰,惡心,嘔吐數次,大汗。遂至哈爾濱市一院急診住院。心電圖檢查: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經鎮痛,服用地高辛,吸氧等治療,心前區仍有時輕度疼痛,呼吸困難好轉。半年來食欲差,覺腹脹,偶有肝區疼痛,超聲檢查疑有肝硬化或脂肪肝?兩天來上述癥狀加重,遂來京檢查。
1973年初發現血壓高,最高170~180/110~120 mmHg(1 mmHg=0.133 kPa),曾服中藥地巴唑等,效果不穩定,曾療養半年。血壓降至正常,曾查血膽固醇4.94 mmol/L,否認肝炎、腎炎、糖尿病等疾病。
入院查體:體溫36.3℃,脈搏88次/分,呼吸平穩。血壓130/90 mmHg。能平臥。身體肥胖,神志清楚,皮膚無黃染,體表淋巴結無腫大,頭部五官正常,甲狀腺不大,頸靜脈不怒張。胸廓對稱,兩肺底有濕性啰音。心向左擴大,濁音界在左鎖骨中線外2 cm,心律齊,心率88次/分,胸骨左緣3~4肋間有1~2級吹性收縮期雜音A2> P2,均不亢進。腹平軟,肝底右肋下2 cm,劍突下5 cm,有壓痛,脾未及。下肢有輕度可陷性水腫。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實驗室檢查:血、尿、便常規正常,血電解質、葡萄糖正常,膽固醇4.94 mmol/L,甘油三酯1.05 mmol/L,黃疸指數<5 U,谷丙酸氨基轉移酶正常,麝香草酚絮狀反應(++)、濁度試驗10 U,白蛋白3.55(g/dL)/球蛋白2.77(g/dL),非蛋白氮24.6 mmol/L,二氧化碳結合力25.9 mmol/L。放射核素肝掃描:肝臟體積稍大,放射分布除肝下緣稀疏外,其余部位尚均勻,未見明顯占位病變。
心電圖:V2-6呈QS型,I、aVL呈qR型,II、III、aVF呈rS型, ST段在V2-6輕度抬高,TV2-6先正后負雙向,TI、aVL倒置,陳舊性心肌梗死,廣泛前壁、高側壁,左前分支傳導阻滯。X線心臟相:兩肺靜脈影增寬,肺紋理重,未見肺實變,心臟呈主動脈型,主動脈影寬,升主動脈呈梭狀擴張,心腰稍凹陷,左心室明顯向左擴大,向后延長,左心室影增大形態不自然,搏動顯著減弱,心胸比率0.67,符合冠心病,并室壁瘤可能,伴左心衰竭。
住院后予用地高辛強心,多種利尿劑,長效硝酸甘油,心得寧,肝泰樂等,情況稍好轉后,于1973-06-03行冠狀動脈和左心室造影,其結果:①冠狀動脈呈右優勢型,右冠狀動脈正常,左冠狀動脈前降支起始部完全堵塞,對角支未見顯影,左回旋支大致正常,為單支病變。②左心室高度擴大,前壁、側壁至心尖部形成巨大室壁瘤,左室膈面有另一室壁瘤:為雙室壁瘤,總瘤體占左室80%左右,二尖瓣后葉脫垂。
造影后經內、外、放射科多次討論,診斷意見一致。兩個室壁瘤,瘤體巨大,如將瘤體全切除,左室所剩容積有限,膈面瘤體切除易損傷乳頭肌,且患者已明顯累及右心衰竭,肝臟明顯腫大,下肢浮腫,外科建議繼續內科治療。強心、利尿加服益氣中藥,肺部啰音在尿多時可消失,肝在肋下約7 cm,無腹水征,下肢浮腫有時全消失或有輕微浮腫,偶有心前區疼痛,憋氣較前好轉,1976-04-28回原地繼續藥物治療。
1978-01-06因陣發性胸悶憋氣加重4個月再次來我院,兩肺濕性啰音,心臟較前增大,室壁膨突更明顯,心胸比率0.76,除肝大外,可觸及脾臟,提示心源性肝硬化,強心、利尿外,用硝普鈉靜滴,患者覺胸悶、憋氣改善明顯,停用硝普鈉后,用消心痛10 mg,Q2h,以減輕心臟前負荷,1978-06-04出院。
1980-08-26因心慌、氣短、頭暈、陣發性胸悶加重,第三次入院,兩肺濕性啰音,肝在右肋下8公分,劍突下平臍,無腹水征,下肢水腫,心臟進一步擴大,電解質紊亂,低鈉低鉀血癥,有室性
早搏,房性早搏,房室結區逸搏,尿蛋白(±),白細胞滿視野,非蛋白氮36.5 mmol/L,二氧化氮結合力18.5 mmol/L,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功衰竭,治療調整血電解質,控制心律失常,治療腎感染,情況好轉,于1980-10-28轉回原地。
本例患者為前降支單支病變,起始部突然完全堵塞,無充分側支循環,當時為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史前時期,不僅無直接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且尚無溶栓治療,患者前降支不僅供應左室前壁,側壁,并轉折到膈面,梗死范圍廣,而且透壁深,形成前壁、側壁至心尖部巨大室壁瘤和膈面室壁瘤。心電圖上未示膈面心肌梗死,因有左前分支傳導阻滯II、III、aVF呈rS型,起始小r波掩蓋了梗死的圖形。進一步治療十分困難,患者能維持這些年,大多時間是住在醫院,醫療條件較好之故。近年廣泛開展介入治療,即在邊遠地區至少有溶栓治療,能早期開通梗死相關冠狀動脈,類似如此重的病例已較為少見了。患者肝腎功能已受累,即進入能置換心臟的年代也無能為濟了。
2014-08-12)
(編輯:常文靜)
100037 北京市,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冠心病診治中心
陳在嘉 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從事冠心病臨床研究 Email:chenzaijia102@126.com
R541
C
1000-3614(2015)03-0285-02
10.3969/j.issn.1000-3614.2015.0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