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浪,王小宜,劉進康,廖偉華,歐利紅,劉慧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放射科,湖南省長沙市410008)
·學術交流·
基于圖像存檔和傳輸系統的多模式教學方法在醫學影像教學中的應用
李浪,王小宜,劉進康,廖偉華,歐利紅,劉慧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放射科,湖南省長沙市410008)
當代計算機及圖像新技術應用于臨床醫學教學是國內外醫學教學的新趨勢和教學改革的熱點。隨著圖像存檔和傳輸系統(PACS)在影像科的普及及廣泛應用,其在醫學生醫學影像學的教學中的引入、應用及經驗日漸成熟。該院醫學影像學教研室醫學影像學教學中,采用基于PACS的結合病例導入式教學、情境式教學和隨機進入式教學等多模式整合的教學方法,以期達到掌握綜合掌握本課程相關知識,為日后臨床課教學及臨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的目的,經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PACS;醫學影像學;多模式教學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圖像存檔和傳輸系統(picture archiving&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已經在影像科廣泛應用。將臨床技術的進展應用于臨床教學,實現教學的創新和完善,一直是臨床實踐教學熱衷研究的問題,也是影像實踐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PACS結合多模式教學方法,既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習興趣,也能為學生臨床綜合技能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我科近年來將PACS系統引入影像見習教室,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現就PACS結合多模式教學方法在影像見習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醫學影像學位于基礎與臨床的交界地帶,內容豐富,范圍廣泛,影像教學需要兼顧學科的橫向與縱深聯系,不能孤立化和局限化。傳統的醫學影像教學從一片一燈發展到多媒體課件演示,再到影像見習軟件的應用,無一不圍繞著更好地提高學生影像知識水平與思維能力這一核心目標,但是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逐漸顯得捉襟見肘,已經不足以滿足新形勢下的教學需要。
1.1 醫學影像發展現狀
醫學影像學發展非常迅速,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展,影像教學所涵蓋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信息量不斷增加,傳統的多媒體課件已經無法很好地承載海量的數據,急需新的教學輔助手段應對新的情況。
1.2 醫學影像學科特點
醫學影像學是一門橋梁學科,與諸多臨床學科密切相關,影像學與臨床學科教學的關系,不是平行的、分割的,而是相互交叉、融匯貫通的。影像學不光要伴隨醫學生起步,也要貫穿整個臨床學習的過程,這決定了影像學的教學不可能脫離臨床獨立存在,也不可能使用單一教學模式達到滿意的效果。
圖像存檔和傳輸系統(PACS)即圖像存檔和傳輸系統,它是數字化圖像技術、計算機技術及通信技術的結合,它將數字成像設備、高速計算設備、海量存儲設備和診斷工作站通過網絡結合起來,完成對圖像信息的采集、存儲、傳輸及顯示等功能,使圖像資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1]。PACS與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放射信息系統(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緊密結合,為影像科醫師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診斷信息,而教學醫院的患者數量龐大,無疑是相當寶貴的教學資源,對于專科醫生的培養是非常有利的[2-3]。隨著PACS在臨床日漸普及,傳統的以觀片燈為媒介的教學方法已經遠遠落后于教學需要,而PACS的應用在影像教學中的優勢日益凸顯[4],為了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來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我們科室在2011年將PACS終端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引入了影像學見習教室,使同學們在課堂上能直接和醫院信息系統聯網,模擬臨床影像診斷環境,形成直觀的印象,并且能利用PACS強大的數據庫和網絡檢索功能,掌握傳統教學方法無法傳授的知識。
學生學習影像學一般分為幾個階段,先是認識基本病變,然后掌握具體疾病的表現,最后融匯貫通,學會綜合診斷,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教學要求,需要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認識基本病變的階段,我們主要是結合病例導入式教學方法,在掌握具體疾病的階段,主要是病例導入式和情景式教學方法,而在系統學習完之后我們主要是結合情景式教學法和隨機進入式教學法。應用多模式教學法能夠拓寬現有教學方式,取多種教學方法之長,更好地傳授知識,滿足教學需要。
3.1 病例導入式教學
病例導入式教學是根據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原理設計的、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方式。這種方法除了需要良好的硬件配置之外,還需要一定的軟件基礎[5-6],目前一般教學醫院已經能夠達到這個要求。我科邢嫵等[7]在影像見習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劉慧等[8]將PACS系統聯合該方法應用于教學,反響良好,因此繼續推廣應用。該方法通常用于講解典型病例,教師不再拿著書照本宣科,而是利用PACS強大的數據庫和網絡檢索功能搜集合適的病例,并且對臨床影像資料直接進行觀察,以具體病例為中心提出問題要求學生解決。如腦外傷患者,可以要求學生找出骨折、血腫或腦疝等一系列基本病變,掌握硬膜下血腫、硬膜外血腫、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內血腫的區別,訓練學生全面觀察的思維方式及綜合分析病例的能力。
3.2 情境式教學
情境式教學(situational teaching)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目的地創建接近實際的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接軌[9]。該方法主要應用于每個病種基本概念講完之后,由教師使用PACS調出事先準備的病例,利用其與HIS的對接,先向學生呈現該病例的臨床病史和體格檢查記錄,要求學生將自己想象為接診的醫生,選擇合適的影像檢查方法,之后利用RIS調閱影像,分析影像學特點,最后獨立回答或分小組討論,給出合適的影像學診斷。使用這種方法,超越了教室的限制,模擬了實際工作的場景,學生可以像真正的影像科醫生一樣進入影像診斷流程,既能傳授知識,又能培訓技能,實際上是案例教學法的拓展和深化。
3.3 隨機進入式教學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應該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是學習的中心,教師只是引導者[10-11]。隨機進入教學法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認知彈性”理論發展起來的,該理論認為認知能力隨情境的不同會產生不同意義,表現出非常大的靈活性、復雜性和差異性,因此,學習者應該通過不同途徑和方式進入同樣教學內容的學習,獲得對同一問題的多方面的認識和理解[12-13]。這種教學方法相對較早地向學生呈現了某一領域高級知識的復雜性特征,以促進學生探索與建構能力的發展,而不是信息的被動傳遞和接受,教學內容是高度聯系的知識整體[14-15]。該方法常用于見習的后半階段,每個系統的教學完成之后,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對實際操作的興趣越來越高,為了進一步鞏固學到的知識,可以嘗試使用隨機進入教學法,使用PACS將當天所有該系統的病案調出來,由學生隨機選擇,使學生能夠通過不同途徑進入同樣教學內容的學習。這種方法模擬了臨床工作中的真實情況,不能由教師事先安排,變數很大。學生們會發現,臨床實境和書本章節不同,有極大的靈活性、復雜性、差異性,同樣的疾病,因為患者個體和臨床背景的差異,可能出現不同的影像學表現,而同樣的影像學征象也可能發生于不同的疾病,常規的思維方式無法應對這種情況。通過這種方法教學,學生對同一內容進行多方面探索,對所學知識進一步進行了知識的交叉和重建,思維更為開闊,知識掌握更加牢固。實踐證明,隨機進入式教學時學生的積極性是最高的,仿佛直接到達臨床一線面對真實而復雜的病例,對未知情況的好奇和初試牛刀的興奮,使同學們躍躍欲試。
醫學影像學是一門橋梁學科,我們在教學方法的探索過程中發現,醫學類的知識是復雜多樣的,不同的知識可能需要不同的傳授途徑,單一的教學方法不一定適合醫學類教學,我們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的進度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醫學影像學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可能脫離臨床孤立傳授,利用PACS和HIS與RIS結合,不僅能獲得海量的影像資料,還能獲得豐富的臨床資料,使影像學的教學不再脫離臨床,使同學們能實境感受臨床影像診斷學的樂趣。PACS與臨床的接軌,結合多模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使學生們掌握到的不再是孤立呆板的影像學知識,而是更加靈活的、網絡化的、與臨床交互融匯的綜合性知識,為以后更快適應臨床工作打下了基礎。學生從一開始的不適應,思路混亂,到后來能夠較熟練地運用診斷學思維,條理清晰地做出診斷,學習效果是顯而易見的。PACS的應用帶來了影像學教學的改革,如何調整教學方法來配合新的教學手段,必將成為醫學影像學教學研究的新目標。
[1]白人駒,徐克.醫學影像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2,36.
[2]李浩,李睿,袁遠,等.PACS系統在現代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4):697-698.
[3]丁爽,邵華,劉文亞,等.PACS系統在醫學影像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3):406-407.
[4]陳柱,馬聰,肖恩華,等.醫學影像學見習應用PACS教學法與傳統讀片教學法的對比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4,35(4):86-88.
[5]HG SCHMIDT.Foundation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some explanatory notes[J].Med Educ,1993,27(5):422-432.
[6]NEVILLE AJ.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d medical education forty years on.A review of its effects on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J].Med Princ Pract,2009,18(1):1-9.
[7]邢嫵,王小宜,劉進康,等.消化系統影像學實習中教學新方法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9):1105-1106.
[8]劉慧,王小宜,李文政,等.基于PACS的病例導入式教學在影像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6): 637-639.
[9]潘長宏.淺談情景式教學的動用[J].科教文匯,2009(20):12-15.
[10]王方芳,陳俊國.建構主義理論與我國醫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醫學與哲學,2005,26(12):67-68.
[11]傅偉,趙淑蘭.從建構主義視角看現代教育技術[J].中國教育學刊,2014(5):72-73.
[12]王佳.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方法的調查與研究[J].大學教育,2013(22):116-117.
[13]吳良根.隨機進入教學:模式及實例分析—建構主義理論視閾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1(10):72-76.
[14]何克抗.關于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與哲學基礎--對建構主義的反思[J].中國大學教學,2004(7):15-18,23.
[15]任怡,王麗偉.基于建構主義認知理論的教學設計[J].中國輕工教育,2013(4):89-92.
1005-8982(2015)31-0108-03
R81
C
2015-08-10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研究項目(No:2014TT2007)
王小宜,E-mail:wangxymi@126.com,Tel:0731-8975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