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設,王文平,孫潤晗
(1.開封安利達金屬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開封 475004;2.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93106)
機械制造行業不僅為我國社會經濟、國家安全提供了基本裝備,還為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豐富的產品。機械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大,對于其他行業的感應系數也很大,可以這樣說,機械制造業可謂經濟發展的基礎行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驅動力。如果缺乏現代化機械制造業,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如紙上談兵,因此,國家和社會各界對于該領域的關注自然不言而喻,這也是機械制造業成為我國最早應用信息化技術行業的重要原因。
縱觀我國機械制造業信息化發展歷程,早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我國就成功研發出了我國首個組合機床多軸箱CAD系統,簡稱“CAD”系統。在19世紀80年代初期,該技術就開始在我國機械制造企業中廣泛推廣和應用。
在“七五”期間,原國家機械部圓滿完成了一系列基于信息技術應用的新技術攻關項目,如機械基礎件、重點產品、自動化控制系統、機器人開發、柔性制造系統等的研發。
在“八五”期間,我國機械制造領域掀起了一場關于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的改革。原國家機械部還組織研究小組,完成了大批研究課題,如機電產品CAD應用、CAD標準化研究等,并出臺了《機械工業“八五”技術改造實現技術進步的若干規定》等一系列文件,提出要加快CAD/CAM、MRPII、自動物流管理系統、成組技術、CAD與AS/RS集成化系統的研發與應用。與此同時,國家鼓勵企業采用計算機輔助管理方式,并積極應用數顯、可編程序控制器、數控裝置等技術對傳統設備進行改造,旨在大力促進機械制造業信息化應用。
在“九五”期間,我國機械制造業信息化建設持續朝著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大批試點企業在CIMS技術應用推廣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在電子器件、數控、工業自動化、傳感器、機器人等多項技術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系列骨干企業也成為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并為我國出口創匯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其中部分重點企業甚至構建了相應的技術開發中心,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機械制造業信息化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十七大”所提出的五化并舉、兩化融合等戰略方針,將我國信息化建設戰略由“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調整為“促進工業化、信息化融合”,與信息時代我國工業化的發展特點相適應,并進一步突出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從“兩化融合”方針的提出到現在,CAD技術已經在機械制造業領域取得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大批機械制造企業由于機電一體化的實現,而迅速提升了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現代化管理系統軟件的應用也日趨成熟,機械制造行業信息化系統發展勢頭良好。
雖然,我國機械制造業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但就信息化應用深度方面仍不太理想。CAD應用效果顯著優于ERP,但是,CAE應用效果不佳,數字化設計、制造也屬于薄弱一環,CIMS推廣應用還未實現全面集成化。中小型制造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低,且該領域信息化仍缺乏統一標準。大型企業多集中在專業主機生產制造領域,雖然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但是其對于信息化的應用需求多數僅僅停留在產品、制造、管理方面。就組裝型中小企業而言,很少將注意力放在產品設計與加工方面,因此,其對于信息化應用的需求也較為簡單。多數零部件配套廠由于缺乏技術創新,多數也僅僅起步于電子商務。但是,對于配套型小企業而言,其對于諸如CAD、PDM等產品制造的信息化技術有較大需求。
PDM技術以產品數據管理為基礎,利用計算機、數據庫等技術,將企業生產中所有和產品有關的信息加以集成與管理的一項技術。它以數據、資源、過程三者作為管理三大要素,構建了面向產品設計、制造與生產管理的信息流橋梁,解決了單元技術應用所存在的“信息孤島”等問題。PDM是多模塊構建而成的系統,在機械制造業應用中,軟件集成、流程管理、結構管理等屬于應用較廣的模塊。例如,在企業產品開發、設計時需要對產品靜態、動態資源進行開發和設計,而在平臺支持之下,需要將產品分類屬性、設計文檔、工藝技術、數據模型等文件加以聯系,以便產品開發和設計。而PDM具有零件檢索、數據庫等一系列功能,并提供分類、編碼等形成相應的產品數據,將相同、相似特征的零件納入數據庫,有效支持了資源的應用,提高了產品的開發設計效率。近些年來,“集成化”、“協同化”發展已經成為機械制造業信息化發展的主旋律,而PDM系統提供了全信息生命周期內產品的開發、設計、生產流程管理,文檔、項目管理,結構、配置管理、設計檢索、數據庫、集成化等功能,為促進機械制造業的信息化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從物理結構視角而言,CRM屬于智能化信息處理系統,但就功能視角而言,CMR是以企業經營、管理為導向的“以客戶為中心”的決策管理方法。有些企業應用CMR系統,實質上只是該系統的一個軟件模塊,其實完整的CRM系統不僅包括網絡呼叫中心所有功能,還包括將該中心所采集的信息、數據加以處理、分析和存儲等過程。因此,CRM系統是一個提供咨詢、服務、交易功能,保證數據可靠性,為企業提供科學決策的智能化系統。然而應注意的是,CRM系統只是電子商務的子集,該系統只涉及到企業產品銷售、服務、技術支持等外部資源,而企業事務處理往往涉及人、財、物、資金等多重管理,這是CRM系統所難以勝任的。如企業通過市場營銷取得訂單,但該訂單應通過后臺系統的審核,以確保企業及時為客戶提供足夠的產品。審核的內容包括對庫存、產品生產情況的查詢,產品品種、數量的確定,客戶信用情況的查詢、審核等內容。而只有審核通過之后企業方可接單。如今,CMR未來開始朝著和ERP系統整合化方向發展,打造由銷售前端、企業內部到供應后端等一條增值的服務鏈,才能發揮其最大價值。
ERP基于企業內部資源管理進一步增加了對外部資源的利用,實現了企業信息流、資金流與物流信息的集成化,加強對企業各資源的集約化管理。ERP系統從供應鏈出發,以企業資金流作為核心,將制造商、供應商、協作商、用戶、競爭對手等紛紛納入管理中,極大地優化了企業的業務流程。當ERP系統引入國內后,很多機械制造企業紛紛實施,而不顧是否具備應用條件,導致很多企業ERP系統應用成功率低,甚至引發了重大的損失。在應用時,要求企業負責人全程參與ERP的實施,要求企業上下全力配合,所制定ERP目標應結合企業現狀及需求。對于機械制造企業而言,必須以BOM、ITEM為基礎,為ERP系統運行提供數據支持,因此,建議企業應用ERP前應先實施PDM或PLM,如今國際上已經有PLM、ERP融合產品,這表明企業管理軟件開始朝著相同的平臺尋求完整解決方案的方向發展,當然,二者的融合度仍有待提高,需要利用內部接口將PLM數據傳送至ERP中,當前,國內在該領域研究正在加深,實現二者的深入融合還需要一段時間。應明確的是,ERP系統推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初上線不會立即帶來顯著收益,這是一場革命,需求企業有堅持不懈地決心和理念支持。
為了促進我國機械制造業信息化建設的穩定發展,加快機械制造產業、產品的升級換代,提升國內機械制造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必須著力提高我國機械制造業的信息化水平,確保其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葛江華,隋秀凜.產品數據管理(DPM)技術及其應用[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1999.
[2]高奇微,莫欣農.產品數據管理(DPM)及其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
[3]趙天奇,陳禹六.大型復雜產品研制與生產的動態聯盟模式[J].計算機集成制系統,2000,12(10):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