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文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6)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追求利潤,不顧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和社會公眾的利益,引起了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重視。本文對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對策進行了思考:
我國會計信息主要有自愿和強制兩種披露方式,除相關會計政策和法律法規規定必須披露的部分外,絕大多數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和方式都是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自愿選擇的。分析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可以發現:它們披露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不完全,甚至有不披露的現象,且披露的信息中自我表揚的居多,不能客觀全面地反映企業實際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披露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主要采取定性分析,以文字性的說明和敘述為主,缺少以貨幣計量的財務數據來進行定量分析。此外,從上市公司發布的報告中能看出關于社會責任的會計信息內容都比較空洞,缺乏實質性的內容和數據,偏愛于講原則、喊口號,缺乏可比較的硬性指標,不能滿足信息需求者的實際需要。
大多數企業在編制披露信息時都會美化粉飾其履行的社會責任,側重炫耀本公司在公益事業和稅收方面的貢獻,而對一些不利企業形象的信息采取回避或模糊概念的方式蒙混過關。企業選擇第三方就其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進行審計才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可信度。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都是由財務部門按公司要求編制的,而不是由專門的機構負責。披露的會計報告形式不夠統一,可讀性不高,文字不夠簡潔,結構也不清楚,沒有突出本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重點和特色。同時,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形式和項目也存在不同之處,缺乏橫向的可比性。
利益相關者作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其態度直接影響到企業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重視程度。目前,我國企業的利益相關者除了主要出資人會對企業的財務報表外,其他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關注意識還有待提高。就上市公司而言,很多股東多是以獲利為目的,對財務報表沒有足夠的重視,更別提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進行監督。因此,只有更多的利益相關者認識到企業社會責任的本質和重要意義,關注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才能推動企業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
目前,我國企業的社會責任觀還比較落后,意識不到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形象與利益的重要作用。甚至有些企業為了避免信息披露后要承擔的風險,只愿意披露利好信息,甚至有很多企業將未來要履行的社會責任計劃也放入社會責任報告中,而將那些對公司有負面作用的會計信息被掩蓋起來,造成了披露情況與真實情況的不符,嚴重危害了社會責任會計的發展。
從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披露來說,我現有的法律法規還很不健全,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隨著多個法規文件制度的相繼出臺,上市公司對外公布信息的透明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從法律體系的角度看,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法律體系尚未建立,存在很多問題。此外,我國對于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計量仍處于凌亂的狀態,缺乏較為明確具體的指標,導致很多企業只能以文字形式表述其履行的社會責任情況,大量缺失責任會計信息具體的量化值,這也給很多企業模糊概念、甚至蒙混過關提供了便利。
目前,我國對于上市公司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監管還處在剛剛起步階段,監管過程存在很多問題,產生這一問題主要有兩個的原因:一方面,既沒有形成相應的法規來強制企業披露,也沒有建立專職部門來檢查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另一方面,我國缺乏獨立客觀的外部評價機構,沒有強制要求對上市公司編制的社會責任報告進行審計。
作為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使用者,社會公眾對這部分信息的關注度不夠是我國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存在這么多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從根本上教育廣大公眾意識到自己是信息需求的主體,提高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關注意識,才能推動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發展。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加強宣傳教育,利用網絡等媒體技術,舉辦對社會公眾宣傳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重要性等活動,來提高公眾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意識。
增強企業的道德教育,使其認識到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意義是解決企業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問題的根本途徑。只有企業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到其自身是社會的一分子,受社會的委托使用資源,才能促進企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促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披露。只有通過道德教育讓企業認知社會責任,把社會責任視為自身文化和發展的一部分,引導企業從社會需求出發,主動披露自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信息,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
目前,我國基本上還沒有以會計報表為主的社會責任報告,都是用文字進行簡單描述,再附加部分圖片、圖表和數字作輔助補充說明。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不夠規范,不能完整地反映企業的社會收益與價值,缺乏實用性。為了促進這一問題的解決,要努力完善會計信息披露的指標體系,規范其報告形式,定量評估其社會責任情況。
企業社會責任會計是近十年才受到廣泛關注的新事物,其信息披露存在著很大的漏洞,而其監管體系的發展更緩慢。對企業社會責任會計而言,外部受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內部也受到企業自身機構的監管,但起主體作用的是政府職能部門的外部監管。而我國還尚未建立監管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及其披露的監管體系。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各級政府管理部門應努力整合、管理規口,并對缺失的職能進行補充和完善。
[1]王學英.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稅管理.2010.
[2]栗耀宇.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J].經營管理.2013.
[3]陳共榮.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