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日照市天津路中學
創設探究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張寧
日照市天津路中學
在歷史教學中恰當地創設探究性問題情境,以問題促思考、促學習,就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讀史方法與習慣,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順利完成歷史科的各項教學任務。那么歷史教師如何以全新的理念,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識和創新的理念與能力呢?
多角度;深思考;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意識
大家知道,數學教學中許多題可以一題多解,哥白尼讀中學時,老師讓他復述一道幾何題,哥白尼并沒有沿襲老師的方法講解,而是采用了自己獨特的一種方法講述,其獨到之處受到了老師的充分肯定。對哥白尼成長為“創新型”人材,其正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實歷史教學又何嘗不可以一題多解呢?只要你從不同角度,多個層次去思考問題,盡管途徑不同,但同樣可以得出正確結論。例如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制度的衰落時期,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證實:第一種,我們用傳統的思維方式,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學,科技對外政策等方面來闡明明清時期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時期,從而形成正確結論。第二種,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明清商品經濟發展這一細小角度切入來闡述:這一時期,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也能證明這一制度的衰落,由于商品經濟發展導致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展,政治上,清政府重農抑商政策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思想上,導致反封建民主思想產生;文學上,出現了傳奇,明清小說等。第三種,我們還可以從比較的角度引導學生通過與封建社會繁榮時期的隋唐進行縱向比較或與同一時期的西歐國家進行橫向比較,同樣能夠證明清前期出現康乾盛世實際上盛世不盛,是封建社會的回光返照。從而培養了學生思維深度與廣度,使學生的思維步入探究的軌道。
在教學中,如果我們應經常啟發引導學生,對同一問題是不是還可以從另外角度來得出這一結論,從而要求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一題多解,可以把學生的思維“開放”“搞活”進而形成探究的意識。
質疑的前提是學生首先要自學,它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有了自學作為基礎,學生便可對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質疑,如果教師再授以一定的方法,那學生的質疑便可解決,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便得到了培養。對英法早期資產階級有關史實,我們鼓勵學生自學,要求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分析思考,提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問題,諸如為什么資產階級革命任務完成了卻沒有完全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英法是通過武裝斗爭形式、法律形式完成資產階級任務的,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是通過什么形式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君主立憲制政體和共和制政體哪種政體更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對文本內容提出質疑,這樣既可以開發學生智力,啟迪學生思維,更可以培養學生探究意識探究能力,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允許學生超越課本知識,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允許學生鉆“牛角尖”,允許學生“打破沙鍋問到底”,允許學生“問倒”老師。如此這般,會有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固化。
許多事例告訴我們,逆向思維可以促進我們去思考,探究,創新,歷史學習也不例外,如果我們在教學中經常使用逆向思維的方法,要求學生反過來思考問題,同樣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講述巴黎公社失敗原因的時候,我們會分析到客觀原因、主觀原因,如果我們進一步設問要求學生反過來思考,巴黎公社時期,客觀上敵人力量不是過分強大,主觀上巴黎公社沒有一系列策略上的過錯,那巴黎公社革命會成功嗎?學生就會去思考會不會成功,為什么?再僻如說,太平天國運動中的〈〈天朝田畝制度〉〉,在戰爭時期不可能實施,那反過來思考,如果戰爭結束了,那這一制度是不是就可以實施了呢?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我們歷史學科中舉不勝舉,只要我們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展開逆向思維,對學生探究意識形成和探究能力的正向作用不可低估。
一個中學生的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判斷力的發展與年齡相符,能適應中學階段的學習和其他各種活動就是智力正常。根據這一理論,我們在教學中十分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聯想與想象。例如,我們在講述古代經濟發展的原因,其共性無外乎表現在政治上,政權鞏固、統治者政策清明;經濟上,工具改進,水利興修,耕地面積擴大;民族關系上,民族的融合;對外關系上,中外的交流;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的反作用等。對此我們激發學生去展開充分的聯想與想象:1、經濟發展的因素通常從哪些方面來思考?2、中國古代史一共是五大塊(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文化),相互之間有什么聯系?3、如果我們要求另外四大塊例如文化發展的原因那又因從哪些方面來思考?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去激疑學生就會把整個古代史各個方面整合起來思考探索,從中也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規律。所以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想象力充分激發出來的話,學生的探究能力就會不斷升華。
總之,探究式學習是新課程理念所要求達到的“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最好體現,探究式學習的整個過程,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參與意識和情感體驗。面對課改的新形勢,歷史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多思考,多總結,多學習,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才能使他們產生探究的欲望,進而形成探究的意識,具備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想象力充分激發出來的話,學生的探究能力就會不斷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