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暢
(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重慶市401120)
“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及對策
譚暢
(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重慶市40112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加上政策的鼓勵,我國企業海外投資規模日益擴大,這些投資項目很多涉及到了東道國的關鍵領域,切實關系著東道國的國計民生,但由于投資缺乏項目影響的綜合評估,加之我國企業的身份頻頻遭到質疑,我國企業海外投資遭遇了很多的政治風險,東道國的國家安全因素以及環境保護問題等成為干涉投資的阻力。鑒于此,“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企業在擴展對外投資時,應充分了解東道國投資環境,在投資中要強調企業的環境意識,構建安全保障綜合體系,同時在國際上營造積極輿論,為海外投資保駕護航。
一帶一路;海外投資;政治風險;環境保護;安全保障體系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設想?!耙粠б宦贰睉鹇砸灾袊鵀橹行?,影響范圍輻射至亞歐非三大洲,涉及60多個國家、40多億人口,已經成為我國對外開放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下,我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計劃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矚目。然而,我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并非進行得一帆風順,受政治、經濟、環境問題等多種因素交互影響,企業海外投資計劃陰霾重重。我國企業海外投資具有怎樣的特點,面臨怎樣的風險,以及應當如何規避、化解這些風險,從而推動企業海外投資更有保障地順利進行,這是本文所要討論的主要內容。
截至目前,我國企業已經在外國的鐵路、公路、港口、核電、工業園、油氣開發等重大項目中取得了突破和一定的收獲。商務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統計數據表明,2014年我國共實現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1160億美元,其中非金融類投資1028.9億美元,同比增長14.1%,我國雙向投資口徑首次接近平衡。[1]我國企業海外投資具有如下特點:
1.投資項目涉及東道國關鍵領域。我國企業參與海外投資建設的項目部分涉及鐵路、公路、港口、核電、工業園、航空航天、油氣開發等關系東道國國計民生的領域,這些項目的性質決定了其必然具有較大的規模,同時意味著項目投入成本高,即便是前期投入成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是國家級境外經貿園區,作為合作區項目開發、建設、招商與管理的實施主體,埃及泰達公司注冊資本金為8000萬美元,其中中方持股80%。[2]近期叫停的中遠集團對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資計劃,可能使中遠集團損失掉前期投入的數十億歐元及未來可通過港口獲得的收益。
2.投資時對項目的綜合影響缺乏考慮。長期以來,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時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只重視發展與東道國政府或上層精英的關系,而忽視了反對派、非政府組織或社會輿論的聲音,缺乏對東道國國情的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國企業海外投資大多集中在亞洲、非洲以及拉美地區,這些地區的國家貧富差距大,民眾與政府關系緊張,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習慣性地照搬國內“上層路線”,投資項目建設收益大多為社會權勢所占有,而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拆遷移民等問題卻直接影響普通原住民的生活,導致當地民眾將我國企業視為東道國政府攫取社會財富的幫兇。①
3.中國企業的身份頻遭質疑。在進行海外投資的中國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國有企業,因其具有政府背景,在進行海外投資時屢遭質疑,美國國會中國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②甚至將我國國有企業的投資形容為一匹“潛在的特洛伊木馬”。我國國有企業投資外國關鍵領域(如航空航天、工業、運輸等)時之所以常常失敗,其原因無外乎涉及國家安全。由于我國企業的身份不能輕易辨認,有些國家甚至認為我國一些大型民營企業也會受到我國政府影響,可能從事超越經濟、商務的其他事務。
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的主要特點直接或間接導致了我國企業海外投資中可能面臨的風險。[3]在我國海外投資規模迅速增長的同時,我國企業海外投資遇挫的情況亦經常出現,③這些被擱置叫停的項目給我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損失。
1.東道國政治風險高。對我國海外投資影響最大的是政治風險。[4]一般認為,政治風險指國際投資中因東道國政局變動、政策不連續、地緣政治沖突、民族主義與宗教意識形態沖突、地區和局部戰爭、官僚體制、恐怖襲擊等因素,以及外國投資者本向行為而給投資企業造成損害的可能性。[5]總體來看,東道國政治風險主要包括政局變動以及發生騷亂、恐怖襲擊或武裝沖突等情況。
(1)東道國政府換屆,領導人更迭。我國第一本企業國際化藍皮書《中國企業國際化報告(2014)》中的數據顯示,2005—2014年發生的120起“走出去”失敗案例中,有25%系政治原因所致,其中有17%是在運營過程中受東道國政治動蕩、領導人更迭等影響而遭受損失。2015年1月27日,希臘新政府宣誓就職,希臘激進左翼聯盟勝選組閣后兌現停止出售國有資產的承諾,主管海運事務的常務副部長茲里察斯稱,不會出售比雷埃夫斯港多數股份,新政府將根據希臘人民的利益重新考慮港口的私有化方案。由于希臘各政黨政見不同,政府換屆后中遠集團投資比雷埃夫斯港的計劃被擱淺。在亞洲,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斯里蘭卡投資14億美元填海造地,建造科倫坡港口城。但斯里蘭卡政府換屆后,新政府表示要對該項目進行重新評估。
(2)東道國發生動亂、恐怖襲擊或武裝沖突。我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大多集中在中東、非洲、拉美等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高的地區,這些地區政治不穩定因素較多,如政局動蕩、宗教矛盾尖銳、恐怖活動頻發,甚至存在局部武裝沖突等情況。這些不穩定因素一方面對我國務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另一方面也直接影響著投資的收益以及投資的順利進行。
我國企業及人員在海外投資時面臨的安全威脅主要包括以下類型:一是人員遭到反政府武裝分子和恐怖分子綁架,有時單純的求財會轉變為人身傷亡案件,甚至涉及政治訴求;二是搶奪物質材料,駐地或工地遭到反政府武裝分子和恐怖分子襲擊。此外,東道國爆發的武裝沖突也嚴重制約了我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發展。[6]2011年爆發的利比亞武裝沖突導致了我國企業近200億美元的損失,由于我國企業的投資集中在基礎建設方面,盡管我國外交部門組織的撤僑行動保障了我國在利比亞僑民的人身安全,但各企業的設備、原材料及基建設施在戰爭中幾乎損失殆盡。此外,近年來東南亞等國多次發生的反華暴亂也使我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2.東道國國家安全因素。在雙邊投資協議中設置例外條款是平衡和協調投資者,保護東道國國家安全、公共利益的“安全閥”,[7]國家安全例外條例已經為《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及眾多雙邊投資協定所接受。④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家安全不僅包括傳統的軍事安全,還包括國家經濟安全。[8]鑒于其性質,國家安全條款本質上屬于國家自行判斷條款,盡管國際習慣法要求國家在履行條約時必須善意,[9]但在缺乏明確標準的情況下,國家安全條款時常被濫用。東道國政府以國家安全考慮為由終止我國企業海外投資項目的情況近年來屢見不鮮,這種風險高發于我國企業對發達國家的投資。
美國曾多次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我國企業的投資和收購。2005年6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宣布參與競購美國優尼科公司,該事件引起了美國部分國會議員的反對,稱收購計劃可能危及美國的能源與安全,在美國政府的干預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不得不退出競購。2008年2月,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以危害美國政府信息安全為由,阻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收購美國電腦網絡設備公司(3Com)的交易。2011年2月,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再次以國家安全隱患為由,要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撤消對服務器技術公司(3Leaf System)的收購計劃。2012年10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發行政命令阻止中國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在美國投資建設四個風力發電場,稱此舉可能威脅或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
3.東道國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國企業對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缺乏足夠的重視。近年來,我國企業在境外的投資因多次造成東道國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而被稱為“掠奪性發展”“中國環境新殖民主義”“中國環境威脅論”“中國生態傾銷論”等聲音不絕于耳。[10]一方面,我國石油、天然氣、礦產、鋼鐵、電力行業等企業在境外投資的重點領域均為極易造成環境污染的行業;另一方面,我國企業在這些領域的投資大多集中在非洲、拉美等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而這些地區生態環境系統極其脆弱,這些國家自身環保法律制度不甚健全,環境監督機制也不夠完善,再加之我國企業環保意識淡薄,導致很多地區生態環境遭到了不可逆轉的破壞。
2015年1月26日,墨西哥聯邦環境保護署以觸犯生態平衡與環境保護規章及長期欠繳罰款為由,全面叫停位于該國加勒比海邊坎昆市郊的中資商城項目——“坎昆龍城”。我國在緬甸興建的密松大壩2007年動工,計劃投資36億美元,但由于沒有遵守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要求,且可能導致生物多樣性破壞、江水污染等多種生態環境問題,于2011年9月被叫停。
1.充分熟悉海外投資環境。由于世界各國具體國情、政治體制、宗教信仰、經濟發展狀況等不盡相同,我國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時應根據不同類型的國家分別采取不同的境外投資策略和模式?!耙粠б宦贰睉鹇詾槲覈髽I“走出去”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我國企業對國際投資環境相對陌生,對國際政治風險、金融風險、經營風險、創新風險等把握不夠。與國內投資相比,國際投資影響因素更加復雜且相互疊加,往往會導致投資項目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間存在巨大差距,我國企業只有針對不同國家的特點,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投資模式,才能使投資產生共贏的效果。
我國企業在非洲地區的投資比較多。這是因為我國企業在這些國家能夠高效獲取行政資源的支持與保護,抓住機遇與其政府展開深入合作,從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這些國家大多政局動蕩,且受國際政治影響較大,我國企業面臨的風險較大,投資損失也不少。在多黨派國家中,受各方勢力影響,議會對投資透明度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理解以及政府預算支出往往多變,可能導致投資方向與決策力度的不甚統一。發達國家更重視對國家安全與高端技術的保護,并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對我國企業的投資進行限制。
鑒于此,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戰略下開展海外投資時,既要考慮與東道國文化傳統及風俗信仰的對接,也要考慮與東道國政治及法律制度的對接,正視不同社會文化的差異性,全面了解所在國家的歷史傳統、制度安排、媒體輿論、消費傾向乃至風俗習慣,從而制定靈活的戰略。
2.增強海外投資企業的環境責任感。《國際法》中的環境保護義務屬于軟法性質,并沒有具體規定跨國公司的環境保護義務與環境損害責任,不具備嚴格的法律約束力,此外各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的發展程度也不甚一致,但我國企業在進行海外投資活動時不可借此逃避環境義務的約束,而應主動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
第一,在雙邊投資協定中加入環境條款。國際投資法發展的趨勢表明,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雙邊投資協定開始注意平衡東道國與投資者的利益,在重視投資者利益保護的同時,也注意保障東道國生態環境等社會福祉。[11]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企業作為資本輸出者,一方面要切實履行環境保護責任;另一方面也要意識到環境保護義務有可能成為某些國家設置環境壁壘和實行投資保護主義的手段。為減少其中的利益沖突,可考慮在雙邊投資協定中加入環境條款,這樣既能明確我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時履行東道國環境義務的意愿,也能促使東道國環境規制措施符合非歧視、善意等要求??傊?,我國企業在對投資國的環境保護義務上升為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條約義務時一定要審慎,目前階段仍然應以軟法義務為主。[12]
第二,利用我國國內法對境外投資企業的環境損害行為進行規制。在不損害東道國國家主權的前提下,根據《國際法》中的屬人原則,母國負有對海外投資者進行監管的權利和義務。韓秀麗[13]從政治、經濟、法律三個方面入手,給出了利用我國國內法規制在境外投資的中資企業環境損害行為的具體理由。我國不乏海外投資環境保護的法規和行政規章,⑤要求我國企業在海外投資應進行核準或備案,遵守東道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只是相關規定過于簡單和原則化,沒有實際可操作性,也缺乏強制性。我國亟需一部具有可操作性的專門針對海外投資環境保護的法規或法律。
3.構建投資安全保障體系。構建投資安全保障體系是一個國家保障本國企業和公民海外投資利益的重要手段。司法救濟是投資糾紛發生之后的一種救濟方法,屬于事后救濟,而構建投資安全保障體系則處在糾紛發生之前,要通過軍事或其他武裝手段來預防東道國境內可能發生的動亂、恐怖襲擊甚至武裝沖突。我國企業海外投資過程中面臨越來越多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挑戰,為應對這些挑戰,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適應海外投資保障需求的安全保障力量。
第一,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的區域不乏局勢動蕩的國家和地區,單純依靠這些國家和地區當地的執法力量難以保障我國員工和企業的安全。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我國應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這不僅是以身作則的表現,也可借助維和部隊來達到穩定當地治安、震懾當地不法分子、保障中資企業與投資項目安全的目的。2014年9月,由于南蘇丹局勢動蕩,我國應聯合國邀請派出700名步兵營士兵參與聯合國在南蘇丹的維和任務,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南蘇丹局勢的和平穩定,也保護了我國員工的安全和石油開采的順利進行。⑥
第二,中國安保公司積極參與中資企業海外安保工作。雇用安保人員對局勢動蕩地區的企業和員工進行安全保護是歐美國家的一貫做法。[14]相比較而言,我國涉外安保行業起步較晚,發展還不夠成熟。非洲是我國企業投資的重點地區,而涉足非洲的國際安保機構不多,這為我國安保公司提供了很大的市場。海外安保業并不是簡單的“以暴制暴”,不僅提供軍事力量的支持,還進行安全風險評估、識別、預防和解除等,具體包括海外安全情報收集和分析、海外安全評估調查、安全培訓、危險營救等一系列服務。[15]中國安保公司參與中資企業海外安保工作具有一定優勢,不僅在語言溝通和文化認同方面完全沒有障礙,而且可大大降低中資企業雇用安保人員的成本支出。當然,由于安保行業的特殊性,中國安保公司應重視與東道國安保機構的合作,遵守東道國法律法規。
第三,維護海外投資建設安全必須加強國際軍事合作。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戰略下“走出去”,其安全保障僅僅依賴聯合國維和部隊或安保公司是遠遠不夠的,應當在建立命運共同體政治主張的前提下,完善軍事安全領域的合作,通過“一帶一路”戰略下利益各方的團結合作,充分發揮各國安全保障力量在風土人情、地形、文化認同等方面的優勢,排除恐怖組織、極端勢力、海盜、自然災害等對經濟合作的影響,構建真正的安全保障體系。
4.營造積極輿論為海外投資保駕護航。隨著我國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世界經濟格局正在逐步重新規劃,由西方國家主導的傳統強權利益分配體制客觀上受到了挑戰。西方媒體經常把我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與我國的政治與軍事戰略意圖聯系起來,鼓吹“中國經濟威脅論”“中國經濟滲透說”等言論,想方設法遏制我國踐行“走出去”戰略,“中國高鐵威脅論”幾乎成了反對派攻擊政府與我國投資項目的政論基礎。
基于此,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時,我國應當在國際上營造積極的輿論,為我國企業海外投資保駕護航。其一,我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應落實互利共贏的理念,將投資與東道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給東道國國家和民眾帶來看得見的利益;其二,我國應積極耐心地闡釋和平發展的意圖,我國企業海外投資應將經濟效益與政治、軍事意圖區別開來,樹立中國和平崛起、不稱霸的大國形象;其三,推動中國“搭便車”理論,歡迎一切愿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形成整體部局、協調合作、發展互利、團結共贏、睦鄰友好、強鄰富鄰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打造命運共同體。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我國海外投資呈高速增長態勢,這客觀上挑戰了國際上傳統的強權利益分配格局,既有可能遭到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對和遏制,也有可能引起其他國家或實體的恐慌和排斥。我國企業海外投資因其固有的特點,面臨多方面的風險,需要投資前充分熟悉了解海外投資環境,投資中提高海外投資企業環境意識等社會責任感,構建投資安全保障綜合體系,同時在國際上營造積極輿論,為海外投資保駕護航,通過建設利益共同體,進行互信互利、平等共贏的合作,我國企業海外投資就能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持續發展。
注釋:
①緬甸密松電站的壩址屬于緬甸政府軍管轄范圍,而淹沒區卻處于克欽獨立組織控制區域。軍政府對密松大壩投資利益的獨斷分配,令我國投資企業被視為導致不公的共謀和不公行為的受益者,繼而成為緊張局勢下暴力事件的焦點。
②美國國會中國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背景下,美國國會為監測中美貿易交往對美國經濟與安全影響而于2001年特設的機構。
③2015年以來,希臘新政府宣布停止上屆政府啟動的向中方出售比雷埃夫斯港股權的進程,墨西哥政府以生態環境破壞為由叫停中墨合資的“坎昆龍城”項目。此前,墨西哥政府因反對黨質疑招標過程透明性而單方面“無限期”擱置了我國企業本已中標的高鐵項目,緬甸政府以環境為由停止了中緬之間的水壩和高鐵項目,我國企業成功收購外國公司股權的項目也屢遭爭議。
④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21條、世界貿易組織的《服務貿易總協定》第14條均規定有“安全例外”。在雙邊投資協定實踐中,美國等國締結的雙邊投資協定采用“根本安全利益”的表述,德國雙邊投資協定采用“公共安全”的表述,還有國家或地區采用“國際和平與安全”等表述。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秘魯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中的投資規則采用“實質安全利益”“重大安全利益”的表述,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政府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投資協定》中的“安全例外”采用《服務貿易總協定》第14條的表述。
⑤如《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2004年)、《境外投資項目核準暫行管理辦法》(2004年)、《關于鼓勵和規范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意見》(2006年)、《境外投資管理辦法》(2009年)、《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08年)、《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社會責任指引》(2012年)等。
⑥自1990年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我國通常只向維和部隊派遣工程兵、運輸兵、醫療兵等非戰斗人員。2013年,我國派遣了一支近400人的安全部隊赴馬里維和,其中首次包含了安全部隊人員。2014年,在南蘇丹維和任務中,我國派遣了首支全部由安全部隊人員組成的維和部隊。
[1]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情況[EB/OL].(2015-01-26)[2015-05-05].http://ccn.mofcom.gov.cn/spbg/ show.php?id=15904.
[2]安春英.淺析中國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J].亞非縱橫,2012(4):1-6、58.
[3]陳積敏.論中國海外投資利益保護的現狀與對策[J].國際論壇,2014(9):35-40.
[4]陳立泰.我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的風險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8(7):48-51.
[5]梁靜波.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政治風險與對策[J].求實,2013(4):40-44.
[6]張臏心.雙邊投資條約在武裝沖突情況下的適用問題研究[J].國際經濟法學刊,2013(1):24-43.
[7]、[8]、[9]余勁松.國際投資條約仲裁中投資者與東道國權益保護平衡問題研究[J].中國法學,2011(2):132-143.
[10]、[12]韓秀麗.中國海外投資中的環境保護問題[J].國際問題研究,2013(5):103-115.
[11]韓秀麗.環境保護:海外投資者面臨的法律問題[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59-66.
[13]韓秀麗.中國海外投資地環境保護——母國規制方法[J].國際經濟法學刊,2010(3):138-162.
[14]P.W.Singer.Corporate Warriors:The Rise of the Privatized Military Industry[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3:81-82.
[15]Lauren Groth.Transforming Accountability:A Propos?al for Reconsidering How Human Rights Obligations Are Ap?plied to Private Military Security Firms[J].Hasting Internation?al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2012(4):29-89.
責任編輯:陳詩靜
The Overseas Investment Risk of China’s Enterprises in the Light of“One Belt and One Roa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AN Chang
(SouthwestUniversity ofPolitical Science&Law,Chongqing401120,China)
W ith the encourage of China’s econom ic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policies,the scale of overseas investment of China’s enterprises is becoming larger and larger;and most of these investment projects are related to the host countries’key areas and their national economy and livelihood.But,because of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question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ina’s enterprises,these investment projects are facing so many political risks;the host countries’nation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lated problems are the resistance forces to intervening the investment.So,in expanding overseas investment in the lightof“One Beltand One Road”,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investmentenvironmentof the host countries,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establish the safeguarding system,and create the positive opinion environment to protectouroverseas investment.
One Beltand One Road;overseas investment;political risk;environmentprotect;safeguarding system
F276.7
A
1007-8266(2015)07-0114-05
譚暢(1989—),女,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人,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