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
摘 要:隨著現代管理理念的不斷深入,很多企業也將其從內部管理延伸到外部供應鏈管理中,在供應鏈范圍越來越大的前提下,信息的傳播也需要更加的準確與及時,物流信息管理也逐漸成為企業價值的重要體現。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更是不可或缺。本文主要從RFID技術的概述與應用優勢入手,分析該技術在供應鏈物流管理各個環節中的實際應用,并研究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RFID;供應鏈物流;應用;問題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條件下,企業如果不能及時獲取信息,企業供應鏈便很容易出現失衡,企業產品的供應能力也會因此出現波動,從而影響企業的未來發展。對于企業供應鏈來說,對物品信息進行采集的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供應鏈信息的有效性與及時性產生影響。在當前條件下,RFID技術是比較主流的信息采集技術,將其應用到供應鏈物流管理中,有著非常大的現實意義。
一、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概述與應用優勢
1.RFID的概述
射頻識別技術,英文全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屬于一種自動識別技術,主要由以下三個基礎部分組成:第一,Tag,標簽,上面有用于識別的電子編碼,以便于標識目標對象;第二,Reader,讀寫器,主要用于讀取標簽上的信息;第三,Antenna,天線,主要用于前兩者之間的信號傳輸。在運用過程中,標簽主要用于信息的承載、讀寫器主要用于信息的讀取、天線主要用于信息的傳遞,三者之間的密切配合可以實現快速準確的信息傳播。
2.RFID的應用優勢
相比于條形碼系統,RFID系統的應有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具有良好的可識別性能,傳送電波的過程主要通過無線電,因此能夠進行遠距離大量的快速識別,而且整個讀取過程能夠自動完成,不需要人工干預。其二,能夠對信息進行自動化處理,標簽的容量非常大,而且可以進行反復讀寫,能夠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來設計,對于供應鏈中的實施數據能夠實現自動化的采集與處理。其三,對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無線電波的能夠穿透絕大多數非金屬物體,在將標簽密封處理之后,還能夠抗污染、耐高溫、防水,即使在惡劣環境下,也能夠正常工作。
二、供應鏈物流管理環節中的應用
在供應鏈物流管理中,RFID技術可以應用到以下環節中:
1.生產環節
現階段,很多企業已經將RFID技術運用到了制造車間的物流管理中,用于識別生產環節中的原料、半成品以及成品,以便于對生產線的生產情況有效掌握,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出錯率,提升產品的生產質量與生產效率。尤其是運用準時制的車間,無論原材料,還是零部件,都需要準時送達,在運用RFID技術以后,及時性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生產效率更高。
2.倉儲環節
在這一環節中,RFID技術廣泛用于貨物的存取以及庫存的盤點。將標簽貼在物品或物品的包裝箱上,在倉庫門口設置讀寫器,在物品入庫的過程中,便能夠實現自動清點,還可以對庫存物品實現實時監控,發現缺貨時能夠及時補貨,從而使庫存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
3.運輸環節
RFID技術在運輸環節中主要應用于運輸車輛或運輸貨物的自動定位,通過GPS與RFID兩種技術,可以準確的將貨物的運輸過程與當前位置傳輸給調度中心,以實現對貨物的實時監測,從而對貨物的運送時間及時預知,保證貨物可以及時完好的到達客戶手中。運輸單位也可以以此為基礎,根基實際的運輸能力與運輸需求,合理調配運輸工具,設計最佳的運輸路線,提升貨物的運輸效率。
4.銷售環節
RFID技術還可以應用到零售環節中,以方便顧客更加全面快速的了解貨物的生產廠家、產地、日期以及性能,從側面提升顧客滿意度。另外,商場管理者還能夠運用RFID技術,了解商品的銷售情況,對商品保質期進行有效控制,合理的調整商品價格。在付款環節中也可以通過掃描標簽的方式來代替傳統的收款方式,不僅提升了效率,還大大降低了出錯率。
5.配送環節
在供應鏈物流管理的配送環節中應用RFID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配送速度與分撥效率,與傳統的人工方式相比,效率更高而成本更低。當貼有標簽的貨物進入到配送中心以后,讀寫器能夠自動讀取貨物信息,系統會將其與發貨信息核對,之后對標簽進行更新。在進行揀貨、包裝等相關工作中,通過讀寫器,還能夠對貨物進行跟蹤,以客戶的實際需求為基礎,進行準確配貨,提升配貨效率。
三、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應用標準
當前,阻礙RFID技術在供應鏈物流管理中全面應用的一個主要因素便是相關應用標準尚不統一,如果數據格式與識別規范等方面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就會使得供應鏈的上下游之間不同通用RFID標簽,如生產環節中的標簽無法在運輸環節中使用,那么運輸環節中的標簽便需要重新制定,不僅麻煩,而且會降低信息準確性,企業在引進該技術的過程中,也會面臨更多的應用風險。現階段,RFID標準在國際上主要有兩個技術陣營:其一為Auto ID-Center,該標準源自美國;其二為Ubiquitous ID Center,該標準源自日本。這兩個標準當前都處于應用的初級階段,但相互之間無法兼容,兩個標準都想要實現各自的國際化。
2.應用技術
在將RFID技術應用到實際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標簽、讀寫器等硬件設備,也需要一些相關的軟件設備。雖然RFID技術有著很多應用優勢,但穩定性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且,RFID技術的應用不僅需要依托于硬件技術,還需要企業具有良好的信息數據管理平臺,包含數據庫、數據挖掘、應用程序等,用于處理系統生成的諸多數據。但當前的RFID系統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研究。
3.應用安全
從某種程度上講,RFID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能夠提升供應鏈中信息管理的透明度,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企業的信息安全。現階段,RFID系統的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每個模塊之間的數據傳輸過程中。RFID標簽上所顯示出來的信息是顯性的,很容易被企業的競爭對手獲取,也可能會落入到有不良企圖的人受眾,對用戶與企業的利益都存在威脅風險。企業在應用RFID技術時,既需要保證自身信息的安全性,還需要確保合作企業信息的安全性,但當前技術的安全級別還有待提升,需要通過多種安全措施的綜合運用來確保信息的安全性。
四、結論
綜上所述,RFID技術在供應鏈物流管理中的應用已經成為當前企業發展的主要途徑,現代通信技術也為該技術的運用奠定了基礎,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企業可以通過RFID技術,及時采集并處理供應鏈中的各種信息,實現供應鏈的自動化,達到提升效率、降低出錯率的目的。雖然當前RFID技術還存在一些應用問題,但該技術的應用優勢不可磨滅,在未來,仍然是供應鏈管理領域中的主要應用技術,有著非常廣大的發展與應用空間。
參考文獻:
[1]王曉思,崔肖敏,劉佳等.RFID技術在生鮮電商冷鏈物流安全監控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17:5691—5692﹢5694.
[2]金娥,陳芳芳.現代信息流對物流的影響探析——RFID在海南省出島瓜果蔬供應鏈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市場,2011,49:32—34.
[3]陸爽,洪芳華,朱利軍等.電力物質供應鏈全過程管理中的RFID應用研究[J].華東電力,2012,02:338—339.
[4]張凱,馬金平.供應鏈集權管理模式下的RFID在VMI系統中應用的效益分析[J].科技和產業,2012,07:74—79﹢93.
[5]崔健.基于RFID的物聯網技術在農產品冷鏈物流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2,09:152—154.
[6]張校磊.射頻識別(RFID)技術在乳制品冷鏈物流中的應用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2,10:153.
[7]莫敏燕.RFID技術在乳制品冷鏈物流中的應用與未來發展趨勢[J].現代商業,2015,1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