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妍婕
敬終如始改作風
·本刊記者 李妍婕
“八項規定前,工作上講場面,接待上講臉面,搞攀比,覺得人家都這樣,不這樣就沒有面子。”“深入基層差,聯系群眾不深入,工作近4年,親自去過的村(社區)還不到一半。”“關心干部不貼心,對有的鄉鎮和部門副職還沒對上號。” ……
去年,像這樣掏心掏肺、劍指“四風”、心系群眾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全省各地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比比皆是,隨處可聞。那么整改成效究竟如何?怎樣長效化、制度化?
為了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今年,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在我省已全面啟動,作為群眾路線的延續深化,著力解決各級領導干部“不嚴不實”的作風問題成為全省各地的重要抓手,堅持用“從嚴從實”的精神讓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我省《關于認真貫徹“三嚴三實”要求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監督的意見》: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繼續抓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四風”問題專項治理和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確保改進作風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
“我有幸參加宜賓市作風建設專題學習班,感受頗多。于公,便于加強管理,避免新的違規;于私,利于增強紀律,規范管理工作……”這是參加第一期“宜賓市作風建設學習班”一位參訓學員所寫的心得體會。
2015年4月21日至30日,宜賓市紀委監察局會同市級相關單位,組成5個作風建設專項巡查組,對10個縣(區)、臨港開發區、19個市直部門(單位)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對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后,于2015年5月19日舉辦第一期“宜賓市作風建設專題學習班”。
參訓學員重點學習了中央、省、市有關文件,觀看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專題片。針對日常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違反八項規定、工作紀律等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撰寫了心得體會,廣大黨員干部受到深刻警示。
宜賓市紀委負責人說:“在全市開辦‘作風建設專題學習班’,是狠抓干部作風建設的新舉措,標志著學規學紀成為新常態。”
近日,廣元市劍閣縣紀委發來的一條手機提醒短信,讓該縣某部門李姓干部非常懊悔。“黨員干部紀律作風日常網絡監督系統收到5月30日你無故缺席縣委重要會議問題反映,擬對你進行記分處理……”李姓干部對記者說,他一時疏忽忘了請假,今后一定吸取教訓,強化紀律意識。
“干部日常監督系統”主要監督黨員干部的紀律、作風方面的問題,劍閣縣紀委負責人介紹:“該監督系統運行兩年多來,實施預警處理591人次,組織處理3人,較好地強化了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和落實作風建設各項規定的自覺性。”
今年1—4月,攀枝花市米易縣開展正風肅紀監督檢查8次,覆蓋全縣68個單位和12個鄉鎮,督促整改節假日公車不按時入庫停放等問題7個,糾正遲到早退、上班時間玩游戲等違反工作紀律問題9人次,點名通報違反會場紀律5人次,公開通報曝光典型案例10件。
王東明同志在全省“三嚴三實” 專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要圍繞轉變作風經常走下去,實打實為群眾辦事,為群眾排憂解難,使各項工作更加貼近群眾、造福群眾,不斷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邱書記,目前我們村還存在村務公開不到位的情況。”

遂寧黨員義工下田助耕。圖/CFP
“災后重建進度比較慢。”
“最近干旱,存在吃水難的問題”……
這是雅安市名山區50余名紀檢干部先后多次深入基層調研聽到的民聲。他們走訪了全區18個鄉鎮4個社區,及時回應和解決群眾訴求,促進工作作風轉變。
全區紀檢干部深入基層以“壩壩會”的形式,到災后重建新村點、村委會活動室、農戶家中與基層黨員干部、群眾交談,調查了解災后重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難題、黨員干部紀律作風問題以及相關惠民政策落實情況。并及時對搜集的問題,進行追蹤督查落實。截至5月底,解決信訪難題10余件,信訪限時回復率達100%,辦信辦案結案率達90%以上。
4月16日中午,眉山市洪雅縣三寶鎮川溪村9組村民張明芝從屋后茶山趕回家做飯,“剛才采的茶葉賣了60多元,下午去地里栽辣椒秧。這樣的日子我們很舒心,多虧縣里為民服務小分隊的幫助。”
張明芝口中的“為民服務小分隊”,是由洪雅縣委宣傳部干部組成的黨員先鋒服務分隊。川溪村位于山上,水井沒法打,只有到水田里找水;通了電,但電壓低甚至帶不動電飯煲;一條毛坯土路,一遇下雨蔬菜水果運不出去。2013年底,為民服務小分隊上山入戶,請來水利專家查找水源,隊員們和村民一起鋪設管道,從8公里外引來清澈的山泉水;協調電力部門,增加一臺變壓器并改造原有線路,讓燈更亮;申請項目資金,硬化2公里村道。
綿陽市鹽亭縣堅持“下去一把抓、回來再分家”,統籌安排走訪對象、時間和地點等事項62次;鼓勵基層干部采取民情夜訪、假日走訪等方式,不坐公車、不講官話、不擺架子,與群眾拉家常、說鄉語、話發展,做到“真聽意見”。活動中,鹽亭縣在鄉鎮試點“一輛自行車三個本子”工作法聽取意見,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民情出租車”。
各級領導干部要敢于“下深水”,深入群眾中,深入基層一線,“敢”字當頭,“干”字在前。
王東明同志在全省“三嚴三實” 專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現在的重點,是要確保問題整改到位、兌現承諾。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對照整改清單逐項檢查,沒有完成的要抓緊整改。
3月20日上午,羅江縣城管局局長周小林和另外幾位部門 “一把手”成為德陽市首個問政類電視節目——“陽光政務熱線”的嘉賓,直面主持人和現場問政代表的質詢。
有代表尖銳提問:羅江深雪堂小學周邊亂象橫生,學校附近的攤販向孩子兜售的零食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有關部門打算如何應對?周小林說:“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校園周邊流動商販的規范和治理工作,一是加強校園周邊攤販經營范圍的審批,二是劃定攤販經營區域,同各部門協作,一道努力維護好校園周邊秩序,保護學生安全。”
此外,與周小林一同上臺的羅江縣食藥監局、交警大隊等部門負責人也同時作出整改承諾,并現場提出整改方案。
3月20日下午,針對節目中群眾反映的校園周邊亂象,羅江縣城管局、交警大隊、交通運輸局、食藥監局、教育局展開聯合整治工作,查處車輛亂停亂放220余起、糾正占道經營40余處。
盡管沒有被問政,同樣的整改行動也在羅江縣衛生局開始。3月23日,羅江縣衛生局召開工作會議,要求下屬10個股室和13個醫療單位倒查問題,及時解決群眾訴求。
群眾滿意是檢驗作風轉變實效的唯一標準,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成效,還得由群眾說了算。以點窺面,全省各地各部門都在積極行動,列出問題清單,一項一項整改。
同時,各級領導干部也敢于“下深水”,深入群眾中,深入基層一線,“敢”字當頭,“干”字在前,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得群眾的認可。(責編: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