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家梁

2015年1月4日上午,新華社退休記者李竹潤在新浪微博上發帖稱,坊間流傳多年的美國“西點軍校學員學雷鋒”一事子虛烏有,而他自己,就是這個假新聞的“二傳手”,他向這些年來被誤導的讀者鄭重道歉。
優秀真實的新聞是精神食糧,然而一旦新聞墮落到與虛假為伍,那么則成了精神冰毒。據專家介紹,在國外,一些有影響的媒體在報道新聞時,如果有一條消息不是自己記者親自采寫的,則要經三家媒體證實后才會發布。這種“三角定位”法確實值得所有的媒體學習。“三角定位”法雖好,但是置之高閣不理睬的大有人在,為了追求填滿受眾感官刺激的欲壑,為了發行量的擴大,聳人聽聞的假新聞照樣可以招搖過市。
生物學家介紹說,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看動的東西很敏銳,對靜止的東西,卻幾乎看不見。只要蟲子在飛,不論飛得多快,往哪個方向飛,它都能分辨清楚;可是蟲子如果停住不飛,它就看不見了。我們有些“二傳手”,還不如青蛙的眼睛,觀察事物根本不敏銳,而有時候的“嗅覺”卻又“敏銳”得驚人。因為專門盯著“有轟動效應”的“新聞”,所以更容易上當。老資格的新聞人講究“‘一聞二睹,沉到一線逮‘活魚”。確實找不到“活魚”怎么辦?專心致志地“繪”,夢中所見,心里所想,筆下所“畫”,紙上的都成了“活魚”,還能不感動觀眾?這樣的“絕招”代代相傳,皇帝的“新衣”便越來越多。
優秀的“二傳手”往往是一個隊的場上核心,是銜接攻防的樞紐;而現實中的不少“二傳手”,則既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又難以擺脫舊的思維窠臼和舊的真理標準。聞“道”而興奮不已者,僅僅憑著模糊的認識和單薄的知識結構,面對假新聞,肯定發現不了“麒麟皮下露出的馬腳”。我相信,可能還有很多人會埋怨李竹潤的“道歉”,盼望這善良的謠言永遠不要被揭穿。
我們的祖先有句名言,謂“人舉其疵則怨人,鑒見其丑則善鑒”。意思是,別人如果指出自己的毛病,就會怨恨人家;而鏡子如能清楚地照出自己的丑陋,就會贊賞這面鏡子。現在的有些人,繼承了這莫名其妙的毛病,倒反而沒有一點坦率地贊賞“鏡子”的勇氣了。
都知道“二傳手”很關鍵,但是很多人往往“不假思索”就做了“二傳手”。我退休前在報社,有個叫“老寧波”的同事。他回憶道,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曾經跟著大伙兒在廣場上喊口號恭祝偉大領袖“萬壽無疆”,然而有人聽了,卻揭發他在喊“咸豆腐漿”,頓時又站出來許多“二傳手”,皆集體作證,實際上有的離他有幾百米的距離,幸虧“把關”的領導心善,息事寧人,才放了他一馬。
習近平同志早就提出,“要注意深刻理解‘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和精神實質,正確掌握‘實事求是這個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靈魂,始終按‘實事求是的要求辦事”。再善良的謠言,畢竟是謠言。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里,人們在意識中總有這樣的“標準”——只要是“有利于國家、民族”的事,有點“豁邊”,有點虛構,也是可以的。有的“豁邊”,純屬孤犢觸乳,為了汲取奶汁,并無故意頂撞母親的意思。然而,通過善良的謠言僥幸獲得的效用,不斷腐蝕人們的誠信系統,最終還是要以犧牲誠信為巨大代價的。
圖:付業興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